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宝宝也不例外。宝宝患病,医生有时候会开抗生素给宝宝吃。爸爸妈妈要注意了,宝宝吃抗生素的前后有很多注意要点要遵守,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很多危害。一起来看看这些注意要点吧。下面大家就来了解下,宝宝吃抗生素,这些注意要点请牢记。
目录
1抗生素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抗生素是属于一种药物,它是由微生物或者一些高等的动植物,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抗病原体,或者是其他的代谢产物做成的,抗生素可以感染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临床上面也用于很多的疾病,抗生素的种类也非常多,服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空腹不能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饭后服用比较好。2宝宝吃抗生素,这些注意要点请牢记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宝宝也不例外。宝宝患病,医生有时候会开抗生素给宝宝吃。爸爸妈妈要注意了,宝宝吃抗生素的前后有很多注意要点要遵守,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很多危害。一起来看看这些注意要点吧。
一、宝宝服用前的注意要点
通常情况下,悬浮液的抗生素在服用前要泡成药水。炮制前爸妈应摇散药粉,接着倒入适量的水摇匀,让药粉充分溶解。爸妈要注意,用热水泡制药水会影响服药效果。另外,宝宝服用前,爸妈要把药水摇匀了,防止药粉沉淀导致服药剂量不足。
泡制的抗生素药水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抗生素药水很多都需冷藏处理,比如安灭菌糖浆和万博霉素悬液;不过也有的抗生素药水应室温存放,比如日舒悬液和开罗理霉素悬液剂。
二、宝宝服用时的注意要点
当医生开抗生素类药物给宝宝服用时,爸妈一定要引起重视。给宝宝吃药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一定要遵医嘱给宝宝吃药
根据医生在药单上表明的服用时间(比如一天吃1次,两次)和服用剂量给宝宝吃药。
2.坚持让宝宝吃完整个疗程
如果医生给宝宝开了一个星期的抗生素,那么爸妈就要保证宝宝吃满一个星期的药。哪怕宝宝在疗程结束前病情已经好转,爸妈也不应给宝宝停药。如果爸妈提早给宝宝停药,有可能会使残存病菌在宝宝体内继续繁殖,产生耐药性的病菌,使病情反复。
3.别让宝宝吃以前剩下的药
之前剩下的抗生素药物有可能对这次感染是没有效果的,即使还有效果,剂量也是不够治好这次疾病的。小编提醒各位爸妈,之前剩余药物最好丢掉,不能当备用药物使用。
4.询问医生要吃完后是否要复诊
有的疾病需要在吃完药后去医院复诊。比如宝宝患中耳炎,爸妈要在宝宝吃完药后取医院复诊,保证耳朵内不再有积液。
5.病情为好转,一定要告诉医生
宝宝服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病菌有耐药性,使病情不能康复。爸妈及时告诉医生可以方便医生换药。
三、宝宝服用后的注意要点
对于剩余药物的处理,爸妈要掌握正确方法,防止污染环境造成细菌耐药性的提升。
正确的处理步骤是这样的:
1.剩余药水和冲洗药罐的水要放入夹链袋中。
2.再放入咖啡渣、用过的茶叶、废纸进行混合,是药水固定化并降低气味。
3.把夹链袋密封,别让废弃药水流出,然后交给保洁人员。
4.药瓶和药袋要根据垃圾分类办法进行处理。
3抗生素,给孩子用要小心!
你一定听说过抗生素这个词,你的家里也一定有抗生素,但抗生素不是万灵丹,该不该用,怎么用,当妈妈的你可不要轻易作判断。
妈妈们一般都知道“抗生素”这个词,也听说了不能滥用抗生素,可孩子得了病,最要紧的是赶快治好,只要药能治病,哪里还顾得上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忠告。多年来,尽管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在儿童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由于医生或家长的原因,仍存在着种种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孩子得病,家长往往焦急万分,总是希望能马上用药且立即见效,由于对抗生素认识的误区,有时过于强调抗生素在病程变化中的作用,甚至在疾病的治疗中依赖抗生素,常见的问题有:
发热即是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消炎药”。有的家长急匆匆带着高热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在家已经服用抗生素了;有些家长就诊时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不就诊,随意服用家中现有抗生素,缺乏选择性;
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
随意停服或间断服用,认为不发热即为病愈,或为省事不按药物说明服药,随意减少用药次数;
预防用药,认为孩子病了,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了。
4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 庆大毒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2.β-内酰胺类 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 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3.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白霉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4.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6.林可酰胺类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7.多肽类:比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8.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5抗生素危害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产生伤害。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当中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七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多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危害二: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效果变差,必须加大剂量,甚至无效。“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是当前我国医药使用中无奈的写照。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且耐药力在不断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的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由于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因而对任何抗生素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以环丙沙星为例,这种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在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患者的耐药性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抗菌药物的滥用正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药品的能量不断增大,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性,已经升至百分之八十二。
危害三:滥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人体内正常细菌,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会引起一些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念珠菌群病、败血症等继发性感染,危害人的生命。
危害四:抗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直接危胁人的生命。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休克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