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体重达到2000克时,可以考虑实施预防 接种 。由于孩子出生体重不同,经历的疾病过程也不同,达到2000克的早晚差异较大。想要早产宝宝身体棒棒,父母要更加用心才行。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宝宝只有真正地吃进去了,吸收了营养,才能强壮身体。那么该如何喂养早产宝宝呢?下面来看看解决方法。
目录
1早产婴儿的特点
(一)外形特点: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33周前摸不到,36周很少超过3毫米。乳头刚可见。女婴大阴唇常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1~2条横纹,后3/4是平的。
(二)体温: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射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故体温常为低温状态。但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故早产儿的体温常因上述因素影响而升降不定。
(三)呼吸:因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常有间歇或呼吸暂停。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常有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咳嗽反射弱,粘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
(四)消化:吸吮及吞咽反射不健全,易呛咳。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胃容量较小,排空时间长,故易吐奶。胃肠分泌、消化能力弱,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障碍。
(五)肝脏:肝功不健全,生后酶的发育亦慢,故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亦较长。贮存维生素K较少,凝血因子低故容易出血。合成蛋白质功能亦低,易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六)免疫: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七)肾脏功能: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差,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着,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2早产婴儿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导致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其多见于33周以下。研究显示,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特征为:(1)生后1周内间歇正压通气持续3天以上;(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现(气促肺啰音等)持续28天以上;(3)为维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续28天以上;(4)胸片有异常表现。
5.脑损伤:约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1500g者发病率可高达50%,症状多见于生后最初几天。
6.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体温而发生皮肤硬肿。
7.感染:早产儿由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不成熟,来自母体的抗体不足,皮肤屏障功能不成熟,频繁的器械操作等致早产儿易发生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8.低血糖:生后血糖<2.2mmol/L为低血糖,早产儿由于生后维持体温呼吸肌肉活动等代谢都需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供给热能,而肝脏糖原储存量少,若不及时喂养很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表现为青紫、呼吸暂停、嗜睡、惊厥、尖叫、肌无力及眼球异常转动等症状,出生72h内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5.5%。
3早产婴儿出院以后……
出院标准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早产儿达到下列标准即可出院,回家喂哺和护理。
(1)自己会吸吮奶而且吸吮有力,奶量增加达150ml/(kg.d)左右。
(2)在一般室温中体温稳定,出暖箱3-Sd后无低体温。
(3)体重达到2000g并且稳定增长,每天体重增加10—30g以上。
(4)近期无呼吸暂停、无心动过缓,不需吸氧。
早产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保暖 居室温度应力争保持在24- 28℃,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6.5℃,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无条件的可将热水袋放在包被外面保温,但要避免烫伤。
(2)喂养 回家后可继续母乳喂养。无母乳的可用早产儿配方奶,逐渐增加奶量,每日喂奶次数6-8次,间隔3—4小时。避免加奶过快过稠而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奶后保持右侧斜卧位床头抬高,避免奶汁反流引起窒息。补充维生素A. D. E. C.B及铁剂,可给小施尔康多种维生素滴剂,每天1次,每次1ml。
(3)预防感染 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换气一次,每次10-15分钟。奶具煮沸消毒,护理婴儿前用肥皂洗手。母亲或其他家庭成员患感冒,如需接触婴儿应戴口罩,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4)其他日常护理
1)每日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每日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 2)定期测体重 每日固定时间于哺喂前测体重,这是决定营养是否足够的重要依据,如果体重不增必须追查原因。
3)日常护理中应对呼吸、面色、神态、反应、活动情况、大小便等进行细致的观察,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4)有条件可每天洗澡,沐浴时室温应适当提高到28C以上。无条件的也要每天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臀部等易感染处。
(5)定期随访、早期干预 因为早产儿是高危儿,有一部分低出生体重儿可有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出院后的前3个月应每1个月复查一次。住院期间头颅B超、CT,听力等有异常者,3个月应复查。3个月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3—4岁。复查时由专业医生做全面查体,发现异常者及早指导康复训练和早期干预。出院后常规去医院眼科门诊做眼底检查,以筛查视网膜眼底病
4盘点早产儿的十大体型特征
早产儿根据未成熟的程度,具有以下十大体形特征:
1、身体长度仅有47厘米,身体比例失调,头大身体小,其比例为1:3。
2、 早产儿的皮肤弹性差,布满皱纹,颜色有些发红,全身几乎没有脂肪,整个身体都被胎毛覆盖。
3、早产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哭不出声来,也没有吸吮母乳的能力。
4、早产儿消瘦,以致成皮包骨头状,特别是肋骨和臀部,四肢瘦得像小棍儿一样。
5、呼吸不均匀,动作总是一惊一诈的。
6、由于软骨发育不全而使耳廓很软,脚趾有时包括手指上薄薄的指甲,未长到指尖处。
7、无眉毛,足底皮肤皱襞微弱。
8、早产儿的头颅骨也呈不完整状态。
9、早产儿的前囟门更大。
10、早产儿中女宝宝的小阴唇未被大阴唇覆盖,大阴唇仅向前隆起;男宝宝的阴囊很小,且无皱纹,睾丸还未下降到阴囊,而是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管中。
5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1、一定要注意保暖,也就是室内的温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温度是37度左右,宝宝没有到预产期就来到这个世界,他自己也没有做好准备,皮下脂肪还没有长好,只有薄薄的一层皮,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温,37度左右最适合。湿度50%就好。
2、喂奶时一定注意别呛奶,因为这个月份的宝宝吞咽反射不协调,所以较容易呛奶,如果吸入到肺里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这对早产宝宝而言无非是雪上加霜。
3、注意大小便及大小便次数,喂奶的奶量,体温等做一个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好室内的空气新鲜,但不要对流风。
5、注意宝宝的皮肤褶皱处,不要有发红的地方,如果发红要有清水(温水)清洗,保持干燥。
6、给小宝宝揉揉小肚子,顺时针的方向,帮助宝宝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有助吸收。
很多人觉得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也会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孙建华教授表示,事实上,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早产儿会出现“加速度”生长,把握这段时机,多数宝宝都能后来居上。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追赶式成长”,多数早产宝宝会在18个月到2岁内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关重要。此时,需要全方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