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偏方秘方 >内科偏方

​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 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控制血糖吧。

目录 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高血糖的表现 高血糖的检查 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区别

1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饮食控制和运动

  1、饮食控制:少吃淀粉和糖含量高的食品,尤其是细粮主食,改吃杂粮类的主食,减少主食量,以副食代替,多吃蔬菜、豆制品、白肉(禽、鱼、虾等),忌油腻、辛辣、尽量少饮酒,注意保证睡眠。

  2、运动:每天定量运动,长期坚持,以快走或慢跑为宜,避免过累。

  3、自我监测:家里自备血糖仪,经常测量餐后2小时和早空腹,根据血糖状况调整饮食和运动量。

  如果血糖比较高还是需要药物帮助才行,通过以上控制逐步减少药量。

2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健康运动: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运动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热量,帮助恢复糖代谢,达到降糖的目的。血糖高的患者适合做的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打羽毛球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健康饮食:饮食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合理健康的饮食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提供营养,补充体内日常所需热量。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合理的饮食更是必不可少的,糖尿病的发生本来就是和吃的有关,因此健康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血糖高的患者最好注意一下饮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才能更好的控制高血糖。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的好坏往往也会影响到血糖控制的好坏。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血糖高时,不要害怕,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即使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也不要悲观失望,糖尿病虽然不能完全根锄,但是日常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糖尿病的患者一样可以正常生活。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改怎么办呢?糖尿病患者有时也会发生低血糖,比如在药物使用不当,或者胰岛素使用过量时,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补充一些糖果饼干等,能够及时是血糖升高的食物,但是不要吃多哦。

  药物控制:只要当自己的血糖不能通过生活方式控制时,才需要药物的帮助,一般情况下,如果能通过饮食和运动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就不需要用药物,要都是有毒性的,长期使用避免不了一些副作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比如说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好不要选择经过肝肾代谢的药物。必要时采用胰岛素。

3高血糖的表现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目前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导致了病情诊断的延迟。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血糖仅是轻度升高,还没有超过或只是轻度超过肾糖阈,肾脏糖份排除很少,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的肾糖阈增高所致。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mmol/L。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肾糖阈增高后,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由此,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4高血糖的检查

  1.非孕妇的血糖检测

  静脉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静脉血糖检测比较繁琐,确诊后一般只需要测定指血的血糖即可成为监测血糖的标准,可以在家中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现在还有动态血糖监测(CGM)可以更加精细的了解我们全天血糖的特点。

  好的血糖控制应该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

  同时,对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时间点也有所侧重,例如新诊断的患者往往需要规律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坚持测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

  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三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口服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孕妇血糖检测

  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8.5mmol/l,3项中有一项超标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5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区别

  高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糖的含量过高,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但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都比较高,这是二者的共性。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如果长期不注意饮,致使血糖含量居高不下,也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因为黏稠的高血糖血液,对血管也有伤害.血液中的糖分和血管的蛋白质相结合,会形成糖化蛋白,糖化蛋白是有害的蛋白质,它无法实现蛋白质的功能,不能够在体内正常代谢,并易使血管受伤,易引发动脉硬化。长期下去,将会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糖都需要做好调节和应对,生活中多借助饮食帮助,常食(良品汇-黑蒜)能起到帮助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