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临床表现为平时健康的小儿,如果突然发生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在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患儿的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时作时止。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那么,肠痉挛的症状有哪些?可以治疗好吗?下面为大家进行介绍一下。
目录
1肠痉挛的症状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一:婴幼儿不能自己述说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程度不等,重者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二: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一般可以自己表诉腹痛,腹痛部位以中腹部或脐周最多,因便秘诱发的肠痉挛往往表现为左下腹痛,但也有时腹痛难以定位。腹痛一般也为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三:大龄儿的腹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全身情况均较好。单纯肠痉挛在发作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常可自愈。
2肠痉挛的严重吗
1在我国,肠痉挛患者不在少数。在我们身边,肠痉挛患者也是常在。社会的竞争激烈,每天都处于告诉运转中,特别是有些人早上不吃饭就上班,不好的习惯后很容易造成胃病,通常这种胃病背后就伴随着肠痉挛的症状。因此,大家平时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就是在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
2肠痉挛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和刺激性大的食物。例如:辣椒、海鲜、大蒜等食物。肠痉挛患者平时要注意肚子保暖,不要受风寒。多饮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吃生冷食物过多,进食过快或者暴饮暴食均可刺激肠蠕动增强而诱发肠痉挛。
3肠痉挛患者康复后在饮食方面还是要时刻注意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肠痉挛就不会在复发了,关键还是在与自己的控制。同时可加强自身的运动,多运动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和抵抗力。
注意事项: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之后,才能拥有其它。“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可见,饮食习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身体所需营养,可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查看详情>>3肠痉挛患者禁忌的食物
1.不宜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
2.术前忌食长膳食纤维、胀气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油菜、萝卜、土豆、红薯、黄豆、蚕豆等。 术后忌食油腻、粗糙、腥发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糙米、狗肉、羊肉、牛肉、熏鱼等。
3.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4.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5.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熏鱼、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4肠痉挛怎么鉴别
1、胃溃疡:上腹痛多在餐后0.5~1h出现,经1~2h逐渐自行缓解,但发作有周期性,易发生在初春及秋末季,服用抗酸药及黏膜保护剂疼痛可缓解,胃镜检查可确定。
2、慢性胰腺炎:有进食后腹痛,体重减轻,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与本病相似,根据腹部B型超声检查,CT,MRCP,ERCP及腹部平片检查可鉴别。
3、膈下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1∶3,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间歇性上腹钝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体重减轻,消瘦和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在腹部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发病机制大多因膈下弓状韧带或腹腔神经节压迫腹腔动脉的起始部而导致缺血,血管造影可证实受压或狭窄,远端扩张,而无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5肠痉挛是怎么回事
儿童神经系统对肠蠕动调节功能不稳定,副交感神经易兴奋,导致肠蠕动过强,发生肠痉挛。通常认为诱发因素有多种,如机体对食物的过敏,寒冷、饥饿或消化不良,肠内气体过多,喂奶不当,吞咽大量气体等,都可引发肠痉挛。另外,肠寄生虫毒素也是诱因之一。
肠痉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痛的位置不固定,间隔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时间3~5分钟不等。腹痛时孩子大声哭闹,四肢乱动,口唇发白。腹部检查多见腹隆起,无固定压痛点,无腹肌紧张,有时能触及条索状痉挛肠管。往往在排便和排气后腹痛缓解或消失。
要预防肠痉挛,家长在节假日期间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避免孩子吃过量的冷饮及不易消化的食品。一旦出现腹痛现象,应立即联系保健医生,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