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老说,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他们在年轻时付出了很多,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在年纪的时候才有了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对于很多老年人常常会被一些疾病折磨,老年人胃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时候是和年轻时的不良饮食有关。那么老年人胃炎该怎么治呢?来看下小编的介绍吧。
目录
1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
当然,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其实和个人的身体素质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很多身体好一点的患者,一般治疗的时间也是很短的;相反的,身体不好的患者,治疗的时间相对就是比较长一点的。那么,下面首先来介绍一下关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的特异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部饱胀不适,以进餐后症状较重。和无明显规律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见于进食冷、硬、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时可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头晕、乏力、消瘦、贫血,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如慢性胃炎合并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黑便一般在3~4天后停止。如长期出血可引发贫血,其中A型胃炎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贫血、乏力、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较重。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与黏膜的病理变化往往不一致。不能反应病情的真实情况要做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明确病情。
病理病因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非特异性胃炎最为常见(表1),特异性胃炎指各种细菌(结核、梅毒)、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寄生虫(阿米巴、血吸虫)、真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毛霉菌)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改变。
疾病诊断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很多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需鉴别的疾病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早期胃癌、胆囊炎、胆囊结石等。非糜烂性胃炎属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范畴,分为反流样型、溃疡样型、运动障碍样型、特发型等。
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我们便可以知道了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其实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样,所谓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也基本上就是这么多而已。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嗳气、恶心、干呕、头昏、乏力等等,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方面。
2老人胃炎到底怎么治
康复治疗与中医保健
(1)饮食卫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食卫生,因老年人胃炎的特点多是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相对减少功能减退。胃液对饮食中的细菌、病毒的杀伤作用减弱,以至于家庭共同进餐者中老年人发生急胃炎较多,而年轻人较少,所以老年人进食凉菜、生菜、生拌鱼、虾类食物时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另一方面,老年人进餐应讲究,进餐的时间应充足。细嚼慢咽,禁忌暴饮暴食。无体力活动时应每餐八分饱,有助于消化。
(2)饮食营养: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当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使我们民族繁衍昌盛。中国有句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同时可以根据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调整饮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50岁以后人的形态和功能出现某些衰退现象,如:腺体分泌减少,新陈代谢缓慢,抗力降低,感觉功能减退,唾液分泌减少,牙齿松动脱落。胃酸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基础代谢率降低10%~15%,60岁以上可减少20%,70岁以上可减少30%,多食可发胖,但也不能限制饮食防止发胖。
对于老年人胃炎该怎么治小编已经介绍过了,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在年纪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口福,能够吃一些儿女孝顺的食物。但是如果患上了胃炎,相信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小编介绍的大家注意记住并分享给你身边的老年人哦。
3老人养胃的五个坏习惯
1.吃饱就动:很多老人对“饭后百步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理解为“饭后立刻百步走”,实际应该是“饭后半小时百步走”。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如果吃饱就动,一部分血液会供应运动系统,破坏胃的正常消化。而饭后休息30分钟再走,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胃下垂的老人,饭后非但不能散步,还应先平卧10分钟。
2.饭后喝茶:饭后一杯浓茶是很多老人多年的习惯,此举同样伤胃。饭后立刻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茶叶的茶碱,会干扰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一小时再喝茶,且冲泡不应太浓。如果怕饭后口渴,可以在吃饭时搭配汤水。
3.饭前服药: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来说,要留心服药时间。一些常用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胃肠有明显的刺激,长期饭前服用会损伤胃黏膜;有些药物,如胃酶片、淀粉酶等需要和食物一起服,才可及时且最大地发挥助消化作用,也不易在饭前服用。适合饭前服用的大多是,对胃无刺激性的药物、助消化药物如食母生、胃蛋白酶等;或者是需要在胃肠道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收敛药、吸附药、利胆药等;有些降糖药也适宜饭前15分钟左右服用。
4.吃剩饭菜:大部分老人都很节约,剩饭剩菜不舍得丢掉,但如果长期吃剩饭菜,不仅伤胃,还有食物中毒的风险。尤其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菜如果不妥当保存,易受到细菌污染,吃了很容易引发胃肠炎。因此,建议老人要每餐少做一点,保证餐餐吃新鲜饭菜。
5.懒得咀嚼:有很多老人因为牙口不好,咀嚼困难而“囫囵吞枣”,此举对老人十分有害。老人食管内壁的弹性弱,不能适应突然挤压,严重时食道可能被撑胀破裂,因此老人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物咀嚼得越细,就越能减轻胃肠负担。
4老人得了胃病吃什么好
牛奶
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粥类
粥类容易消化,尤其八宝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热量更高更丰富,对胃有好处。而新鲜的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能有效地保护胃。确定适合养胃的早餐食物,原则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营养。如:鸡蛋羹、鸡蛋汤、煮鸡蛋、大豆、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汤水
比较养胃的东西首选不是粥,而是汤,汤还不能是肉汤。肉汤也含酸多,菜汤较好,什么菠菜、粉丝、鸡蛋能上的都上。再加点鸡精调味。
主食:最养胃的,是面条。
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另外就是饼干。
苹果
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宜于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
5老人胃病有哪些应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1.1、少食高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都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
1.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也较长,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1.3、适度补充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恰相反,反而有减轻腹胀之效,特别是在摄入高脂食物后。这是因为,高脂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也往往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1.4、饮食要规律
我们的肠胃就怕饮食不规律,三餐不定时,或者一天只吃两顿,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胃出现问题。所以想预防得胃病,应该养成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1.5、饮食不可过饥过饱
吃饭时,一定要适量的吃,不能吃的太饱,撑的胃很难受,影响肠胃的正常消化吸收,特别是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样最伤肠胃了。每餐吃到七八成饱比较好,中间如果饿了可以吃些点心加餐,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肠胃,预防胃病。
2、心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3、行为方面的注意事项
3.1、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
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容易带吞进不少空气;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让大量空气潜入胃部,引起腹胀。
3.2、注意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