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血液内科 >贫血

​缺铁性贫血怎么治?五招即可

铁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生成的重要原材料,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值得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是某一种疾病的一个表现,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它是许多疾病的重要信号,甚至是疾病引起重视或是引导病人去医院看病的首发表现。那么缺铁性贫血怎么治?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缺铁性贫血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缺铁性贫血怎么治?五招即可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什么情况才算是贫血呢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1缺铁性贫血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女性比较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平均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百分之五十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而大约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

  当体内及骨髓中储备的铁质被耗尽,缺铁性贫血就会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铁的功能不及男性,且因为月经血液流失量又大过男性,所以一般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多是停经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经后的女性若患有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因为长期性肠胃溃疡性出血、服用过多阿司匹林、消炎药或是癌症病患。

  如果缺铁性贫血的情形不严重,通常不太会有症状,不过若是血红素中铁质量低于某个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容易疲倦、易怒、虚弱无力、呼吸短促、低血压及因低血压而再姿势改变时觉得头晕目眩、口腔疼痛、指甲易裂、头痛及忽然对某种特别偏好食物或没有食欲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高危险群包括:停经前女性,因为她每个月固定会流失血液;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因为她们需要更多的铁质;婴儿、孩童及青春期快速成长的轻少年,以及平时饮食铁质、肉类及蛋类摄取不足的人。

  要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红肉、肝脏、蛋黄、榖类等富含铁值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则必须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要注意的是,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地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通常医师都会开铁剂给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而再服用大约二个月后情况就会改善。

2​缺铁性贫血怎么治?五招即可

  A.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

  预防/治疗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直接方法是增加膳食铁的摄入量,主要是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肝、瘦肉、鸡蛋、动物全血、禽类、鱼类等。蔬菜中含铁量不高,且生物利用率低。通过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改善缺铁性贫血,但同时会带来能量、蛋白质、脂类过量的问题,因此补充铁的膳食一定要适量。

  B.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膳食中铁的消化吸收率,因此预防缺铁性贫血还要经常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

  ‍C.铁营养强化食品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铁营养强化食品,也是铁营养改善的有效措施,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如孕妇、乳母、婴幼儿、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等,应补充铁强化食品或服用铁剂。‍

  D.减少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会影响铁的吸收,在食用富含草酸盐较多的蔬菜时,可在沸水中焯一下再烹调,以减少蔬菜中的草酸含量;富含植酸的面粉可用发酵的方法减少植酸含量。茶叶中的鞣酸、咖啡、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易发生铁缺乏的人群,如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消化道疾病患者应不食用或者少食用上述食物。当患有某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时,可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对于因疾病原因引起的铁缺乏,应结合原发疾病的治疗,及时补铁。

  E.口服铁补充剂治疗

  经过营养学评价并结合临床特征、生理生化检查后,确定微量元素缺乏并且日常膳食无法补充时,可适量服用营养补充剂,但应严格按照临床医生的医嘱,避免过量。铁缺乏时,可采用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等铁制剂口服补铁。

3女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女性缺铁的症状有哪些

  容易疲劳乏力

  专家表示,人体缺铁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情况,铁类是煮成红血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帮助氧气传输至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旦缺失铁类严重,体内健康的血细胞很可能出现不足,从而整个人感觉精疲力尽。

  呼吸不畅

  人体严重缺铁很容易导致血氧量降低,所以日常在健身或者平常走路的时候时不时感觉气喘吁吁,容易上气不接下气,那么铁类原因很有可能缺失。

  面部皮肤苍白

  血流量减低喝红细胞的减少是缺铁的典型症状,人体缺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脸色苍白不红润。

  指甲变脆

  如果又发现指甲或者脚趾甲容易变薄很脆弱且容易折断,那么你应该检查下身体是否有缺铁的症状,或者指甲凹陷有勺状也是缺铁明显的表现。

  肌肉酸痛

  经常性出现浑身乏力没精神,在勉强健身运动之后会出现长时间的肌肉酸痛,这也是缺铁的表现,因为身体缺铁即肌肉恢复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同时严重影响耐力导致运动起来非常吃力。

  注意力不集中

  缺铁会影响整个人的注意力,专家研究,缺铁的人群神经递质素合成会发色改变,从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整个人精神会经常出现时常的表现。

4什么情况才算是贫血呢

  女性贫血--经期慢性失血

  最新研究表示,月经过多是导致贫血缺铁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正常月经24~35天为一轮回,经期持续2~7天,平均经血量20~60毫升。在医学上来说,当每次经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时间超过7天,就算是月经过多了。当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疮等问题也会导致血液中的铁不断流失而引发贫血。

  女性贫血--怀孕时供铁不足

  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而孕妇因恶心、呕吐或偏食、厌食等,常食用含铁低或不含铁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铁吸收。长时间的铁摄入不足,使孕妇体内的游离铁和铁储备有所减少。女人10月怀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否则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宝宝。

  女性贫血--出血性贫血

  包括急性出血性贫血和慢性出血性贫血两种。急性出血性贫血,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内脏器官(如肝、脾、腔动脉及腔静脉等)及躯体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使机血容量突然降低。慢性出血性贫血,主要由于慢性胃肠炎症,肺、肾、膀胱、子宫出血性疾病,造成长期反复出血所致。另外,钩虫感染也可造成慢性出血性贫血。

5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1.口角炎与舌炎

  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

  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5.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6.脾肿大

  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以上6大危害就是影响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了,想要了解老年人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就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