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坚守7大法则预防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女性朋友非常容易患有的妇科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对于患者没有致命的危害,但是如果长期如此的话,患者就会患有一系列的妇科疾病,对此,广大的女性朋友一定对此病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怎样预防才能避免月经不调疾病的困扰?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

目录 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哪些 ​坚守7大法则预防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会引发什么疾病 月经不调日常保健 月经不调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1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哪些

  一. 月经不调发病原因

  ⒈月经量过多者,可用长效避孕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一定的激素可以使月经量减少。

  ⒉月经过多的妇女,如果想要选择节育器避孕的话,应在放置避孕环时,应选择含孕酮等药物的活性宫内节育器以减少出血。

  ⒊月经过少或经常闭经者不应选用避孕药来闭经,否则会导致长期闭经,可放置宫内节育器。无论是哪一种月经异常,都可采用阴茎套或阴道隔膜。

  ⒋月经周期不规律,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使月经周期规律。

  ⒌月经稀发:隔40天以上来一次月经,而且经量过少。

  ⒍月经频发:不到21天就来一次月经,且经量过多。

  ⒎月经不规则:指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不多者。

  ⒏月经中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和排卵痛。

  二. 月经不调发病机理

  疾病机理在于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多由于肝气郁滞或者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肝为肾之子,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子病及母,使肾气的闭藏失司,故常发展为肝肾同病。

  ⒈肝郁: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血海按时满溢,则月经周期正常。若情志抑郁,或忿怒伤肝,以至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过度,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

  ⒉肾虚:素体肾气不足,或年少肾气未充,或久病失养,或多产房劳,损伤肾气,或老年肾气渐衰,使肾气亏损,藏泄使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以至月经周期紊乱。

2​坚守7大法则预防月经不调

  一、经期勿提重物:月经不调患者勿提重物及做剧烈运动以免下腹部用力,造成经血过多或延长,但做适度温和的运动,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阻止水份滞留,更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脑内啡(这是一种使人全身舒畅的天然鸦片)。

  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月经不调,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尽量做到勿抽烟,勿食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饮料。酒精会加重情绪低潮、头痛及疲倦,并引发吃甜食的冲动;咖啡因则会促进乳房胀痛、焦虑及烦躁。

  三、经期严禁洗头:预防月经不调,在经期要严禁洗头,主要是因为月经期间女性抵抗力较弱,易感染风邪(感冒),现代吹风机发明后,只要洗头完即时吹干,而且等头发全干后再上床睡觉即可。

  四、经期注意保温:预防月经不调,在经行之时身体要保温,勿食生冷(包括凉拌生菜、西瓜、椰子汁,及冰箱刚拿出来的食品或冷饮),勿食酸醋,以及螃蟹、田螺等寒凉食物,以免引起月经骤止或淋漓不净、疼痛加剧。

  五、忌房事不节:房事不节,肾中精血就会亏少,月经就会受到影响,很有可能出现月经不调。若是在经期行房事,危害就更大了,轻者感染出血,严重者会因为大出血而死亡。

  六、忌情志抑郁:情绪的变化对女人的月经来潮有着很大的影响。日常预防月经不调的方法是防止情志不遂、心情抑郁、急躁易怒、恐慌易惊等。这是由于情绪抑郁可使妇女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而致月经不调,尤其是经期的情绪变化,对月经的影响就更大了。

  七、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提高痛阈减轻疼痛程度,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

3月经不调会引发什么疾病

  ①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②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

  ③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手术治疗。

  ④绝经期综合征: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查看详情>>

4月经不调日常保健

  1、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

  2、注意补铁。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进生血机能,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4、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

  5、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6、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7、月经期会损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蛋、奶等。

查看详情>>

5月经不调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3、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