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思想的开放,往往在婚前过早的进行性行为,这样往往会导致意外怀孕,从而不得不进行流产,然而有些女性由于流产的原因以及体制的因素,特别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分离,这样的症状特别容易引起女性出现肚子疼或者是很难再次怀孕,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引起女性朋友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子宫内膜分离怎么办?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子宫内膜分离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可应用已烯雌酚0.25~0.5mg,每日口服1次,连服1~2周,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治疗5~7天。
(2)手术治疗:
并发宫腔积脓者应立即扩张颈管,引流脓液。术后置橡皮引流管于颈管至无脓液流出为止,同时应用上述药物治疗。
(3)如发现有明显诱因,应予去除。
2子宫内膜分离怎么办
(1)一般疗法
子宫内膜分离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2)清除宫腔残留物及其它异物
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但以轻轻清除突出宫腔残留物为宜,尽量不要刮宫,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
(3)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
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用扩张宫颈口的方法配合治疗,以利于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并祛除诱因。老年患者还可应用少量雌激素。
(4)手术治疗
本法适合于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而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此时单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可考虑手术切除。
3子宫内膜分离异位的治疗
1、卵巢型内异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卵巢内异症是内异症的最常见部位,占内异症的17% ~44%,临床难以与其他肿瘤相鉴别,且药物治疗难以有效缩小囊肿体积,故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术后粘连少而成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术式。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囊肿剥出术、囊肿剔除术、囊肿穿刺辅以囊壁烧灼术,其中囊肿剥除术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复发少,妊娠率明显高于囊肿剔除术。
2、 腹膜型内异症的治疗
对于腹膜型较浅的病灶可进行烧灼或汽化,对于深部浸润的病灶应切除。且腹腔镜术后恢复快、盆腔粘连概率低,可能比开腹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生育力。开腹手术则仅适用于病灶粘连广泛,多发或面积巨大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盆腔视野优于开腹手术,前者可放大4~6倍,能清晰显现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宫骶韧带【译】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阴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骶骨前面)、阔韧带后叶(阔韧带【译】是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由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向盆侧壁延伸而成。)等处的微小病灶。一项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内异症腹腔镜术后5年的复发率仅为19%。Hart等对比内异症术后的平均妊娠率,发现开腹手术的妊
3 、其他部位内异症的治疗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主要包括如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直肠内异症及膀胱输尿管内异症,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深层的病灶,因为病灶的切除率与疼痛的缓解程度呈正相关, 1992年国际妇科内镜诊治标准中明确规定,切除和(或)修补肠道、膀胱和输尿管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手术程序,对于分布于子宫直肠陷凹、阴道后穹窿等部位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病灶可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手术。因此,在DIE手术中涉及切除和(或)修补肠道、膀胱及输尿管时,腹腔镜手术可能逐渐取代开腹手术。但腹腔镜操作困难,需要熟练的手术技术,开腹手术的病灶切除率最高。许学岚等[3]对8例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结果因盆腔严重粘连和病灶深,而有3例残留病灶。开腹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手的触觉功能,感知深处病灶并进行准确分离,在彻底切除深部和大块病灶的同时较好的防止肠管、输尿管、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即使出现严重损伤,也可以及时进行修补等补救治疗。
4子宫内膜分离激素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1982年Meldtum及Lemay报道,应用LHRHa治疗内异症获得良好效果。LHRH对垂体有双相作用。LHRH大量持续应用,使垂体细胞呈降调反应,即垂体细胞受体被激素占满无法合成释放FSH、LH、而起反调节作用。副反应为潮热、阴道干燥、头痛、阴道少量流血等。
2.内美通(Nemestran):即3烯高诺酮(R2323),为19去甲睾丸酮衍生物,具有较高抗孕激素活性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抑制FSH及LH分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内膜萎缩、吸收。
3.达那唑:是一种合成甾体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脑GnRH产生,从而使FSH、LH合成及释放减少,导致卵巢功能受抑制。亦可直接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与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异位内膜萎缩,不排卵及闭经。丹那唑还有轻度雄激素作用,产生毛发增多,声音变低沉,乳房变小及痤疮出现等男性化表现。丹那唑另一常见副作用是水分潴留及体重增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丹那唑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可能对肝细胞产生一定损害,故患有肝疾患的妇女禁用。
常用剂量为400mg/d,为2~4次口服,从月经开始服用,一般在1个月左右症状即有所减轻。如无效,可加至600~800mg/d,取得效果后再逐渐减至400mg/d。疗程一般为6个月,90~100%均取得闭经的效果。
丹那唑对盆腔腹膜的内异症疗效较好,对大于1cm直径卵巢异位肿块疗效较差。
4.三苯氧胺(Tamoxifen,TMX):为双苯乙烯衍生物。剂量为10mg×2/d,月经第五天开始,20天为1疗程。
5.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或甲孕酮(安宫黄体酮)等作周期性治疗,使异位内膜退化。从月经周期第六天开始至第二十五天,每日口服上述一种药物5~10mg。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因此,对希望生育者,可从月经周期第十六天开始到第二十五天,每日应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mg。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又不致于影响排卵。部分病例在治疗期有较重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发胀、子宫绞痛、乳房疼痛以及由于水分潴留及食欲改善而体重过度增加等,给予镇静剂、止吐剂、利尿药及低盐饮食可以减轻。
睾丸素:对本症也有一定疗效。应用剂量应随病人之耐受量而定。最好开始剂量为10mg,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服。这种剂量很少影响月经周期及发生男性化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服用几个周期。此后可减低剂量再维持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能治愈。
6.外敷法:血瘀的形成多由肝郁气滞、脾虚气弱或肝肾两亏所致,亦可由外邪寒、湿、火三气或凝滞引起。中医古方桂苓宫膜贴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传统黑膏药,针对淤血导致痛经的病理,可疏肝活血、祛瘀止痛,以生姜擦拭皮肤后,一贴敷于神阙穴(肚脐)、一贴敷于后腰命门穴。
5宫腔内膜粘连的危害
1、生育异常。宫腔粘连的存在会影响女性生育的正常进行,通常会出不孕、流产、早产以及异位妊娠、死胎等异常症状,严重影响着生育的正常进行。
2、腹痛。腹痛是宫腔粘连的症状之一,通常会出现在流产或是刮宫术后的一个月左右,女性会出现腹部痉挛性疼痛的现象,部分患者会由于腹痛,而坐立不安,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进行。
3、月经不调。宫腔粘连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主要是由于宫腔粘连导致宫腔出现粘连,并内膜受到损坏,这样就会是患者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