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走出预防口腔疾病六大误区

现在的人越来越多的都会患有一些口腔疾病,牙周炎,牙龈炎,龋齿,都是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牙疼,牙疼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症状,但是疼起来还是非常难受的,而且有些人牙疼就忍一忍,或者吃一些消炎药,无法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预防口腔疾病的六大误区。

目录 口腔疾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走出预防口腔疾病六大误区 中医教您三招远离口腔疾病 睡前不刷牙更易致口腔疾病 维生素B2缺乏易患口腔疾病

1口腔疾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1.龋齿

  在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当属龋齿了。

  防治方法:日常的刷牙难以清除牙齿缝隙内的食物残渣,儿童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窝沟封闭。防治龋齿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及时矫正龋齿,还可以选取各种氟保健品,尤其是科学使用氟化牙膏,它对龋齿的防治效果最好。不吃或少吃含糖分过高的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分过高的饮料,喝完饮料后要马上漱口。

  2.口腔异味

  口腔异味的成因有很多,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v。

  防治方法:加强口腔清洁、防止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理身体环境、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来预防和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引发口腔异味的根源。

  3.牙痛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或折裂牙导致牙髓感染所引起的。

  防治方法: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发现蛀牙,及时治疗。睡前不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忌酒及易导致上火的食品。不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4.牙龈出血

  发炎的牙根呈深红色、水肿、触之易出血,其原因有许多:如牙石的刺激、选择和使用的牙刷不正确等。

  防治方法:应及时清除结石,应选用新型保健牙刷,并采用竖刷法。还要经常检查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龈出血

2​走出预防口腔疾病六大误区

  误区1 人人都爱去洗牙

  牙结石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因素,而“洗牙”是去除牙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专家指出,经研究1克牙结石中含有大约1百亿个细菌微生物,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清洁牙周的牙结石等则是首选方案之一。不过,专家强调,洗牙并非人人必需。根据临床观察,由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卫生保健习惯不同,口腔健康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即便同一个人,牙结石的沉积情况也不能单纯用固定的时间周期来判定。专家举例,临床上经常见到有的人几年不洗牙,牙周很干净,有的人刚刚洗牙半年左右,牙周就又有大量结石软垢沉积,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洗牙,即所谓的“定期洗牙”。

  不过,专家强调,定期到有资质的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牙齿健康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由口腔专业医生根据牙周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洗牙,同时还能早期发现是否有没有症状的蛀牙,进行早期治疗。因此,提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而不要单纯强调“定期洗牙”,以避免把口腔健康保健的概念引入误区。

  误区2 能不拔牙坚决不拔

  专家指出,牙齿出现问题,尽早尽可能的治疗和保留牙齿是基本原则,但是,有些人在牙周病呈进行性破坏达到拔牙适应证的情况下,仍坚持保留牙齿是不利于牙周口腔健康的,尽早拔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恢复。

  专家指出,有的牙周病患者牙周袋比较深,特别是糖尿病人,在经过多次牙周治疗,仍然不能控制牙周症状,出现明显松动时,建议尽早拔除符合拔牙适应证的牙齿,避免牙周袋进一步加深,牙槽脊(即通常所说的“牙床子”)出现严重吸收,这种情况下牙周袋内不易清洁,造成的炎症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牙槽脊大量吸收,牙槽脊高度会越来越低,将来会影响到总义齿(就是常说的“全口假牙”)的固位效果。

  专家提醒有上述问题的患者,出现问题牙齿符合拔牙适应证时就要尽早拔牙,如果该拔的牙不拔也会造成口腔病灶,该拔的牙不拔不仅使口腔卫生恶化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如除呼吸道以及胃肠道疾病外国外研究还发现心脏病与牙周病具有相关性,所以拔牙也是保证口腔健康的治疗手段之一。

  误区3 漱口水代替刷牙

  口腔疾病的高发和不正确的牙齿护理清洁习惯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现在很多人喜欢常用漱口水代替牙膏来清洁口腔,其实单纯使用漱口水只能去除浮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而一些在隐蔽部位例如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沉积物则不易被清除掉,因此千万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有些人认为使用口腔清洁漱口水就能使口腔清洁了,其实漱口水虽然具有抑菌杀菌功能,但是若没有先把牙齿刷干净就用漱口水,那么漱口水防蛀牙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残留于牙间隙和牙龈沟或者牙周袋内的细菌仍然会迅速繁殖。研究证明,一个细菌每3小时就可以繁殖一代。

  此外,有些漱口水里含有的药物成分比牙膏里的药物成分还要高,常用漱口水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更多口腔疾病的发生。另外,有些漱口水可以使牙齿、舌苔着色,甚至可以引起可恢复性味觉消失。

  因此,专家建议,牙周病人应在口腔专业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使用治疗性漱口水。此外,保健性漱口水也不要长期使用,在每次使用漱口水后要用清水再漱口,避免药物残留。

  误区4 常用药物牙膏效果佳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价格不菲的药物牙膏,称添加了药物成分可以起到预防口腔疾病的作用,因此很多人认为长期使用这些牙膏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专家指出,尽管药物牙膏里的药物成分低于漱口水,但长期使用,同样会造成菌群失调。此外,含钙的牙膏也未必好,过度使用含钙牙膏还可能增加口腔中钙离子的浓度,唾液中的钙镁离子浓度增高是促成牙结石生成的主要要素之一。

  此外在牙膏的选择上,医生建议人们尽量选择小管牙膏,而且即使是一家人最好也分开用牙膏。牙根面比较敏感的人可以选择脱敏牙膏。为了减少牙膏中含有的钙、氟剂以及摩擦剂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影响,刷牙后一定要用清水仔细漱口。而含盐牙膏高血压患者要慎用。

  专家强调,如果牙病尚未形成,作为预防,抑或牙病已经治愈为了防止日后复发,在这两种情况下可应用药物牙膏。在加强口腔的清洁卫生、减轻炎症、安抚口腔黏膜组织等方面,药物牙膏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如果牙病已引起了组织的器质性改变,如龋洞、牙髓炎已形成,或由于牙石的刺激,已造成龈缘组织红肿、充血、糜烂,形成了牙周炎,这时如果不治牙周炎而单纯求助于药物牙膏,是对不了症的。

  误区5 牙线会加大牙缝

  牙线的使用日益普遍,不过很多人担心牙线会和牙签一样,使用久了会加大牙缝。

  专家指出,牙线线形为扁形,厚度很薄,不会增宽牙缝。在牙线应用越来越普遍的国家,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病率是相应呈下降趋势的。

  专家建议,刷牙和使用牙线不能相互替代,而是互相补充的。因此每天餐后最好拿出1分钟时间来使用牙线来清除牙缝。而正确使用牙签也不会导致牙缝变大,如果牙周炎已经造成牙缝变大,是可以选择型号适当的牙签清洁菌斑的。如患有牙周病而引致牙龈萎缩,牙根与牙龈之间会形成较宽的罅隙,这种情况下可选择使用牙缝刷代替牙线。

  此外,牙线多用尼龙、涤纶或丝线制成,口腔科专用线一般涂有蜡,有些还涂有芳香剂和氟化物。不过,牙线不宜太粗或太细,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屑和牙面上的软垢。使用牙线后要漱口,以去除遗留下来的菌斑和食物残渣。

  误区6 刮舌苔有益健康

  有人认为口腔内很多细菌残留在舌苔上不利口腔健康,因此市面上一些刮舌苔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专家指出,舌苔是不可以随便刮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在刷牙时清洁舌苔,只是一小部分人舌苔变厚发腻,细菌等微生物容易残留,容易造成口腔异味的人应该刷舌苔,而其他人只要好好刷牙、漱口就可以了。

  此外,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就诊前刮舌会影响中医诊断病情。经常用力刮舌苔,还会刺激味蕾,损伤舌乳头,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觉减退、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有必要刷舌苔的话,可以用刷毛刷或刮舌板清洗舌面,但一定不能太用力。也可以用盐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冲牙器来冲洗舌背。切记不能用硬板类、锐利的东西使劲刮舌苔。

3中医教您三招远离口腔疾病

  第一招:赤龙搅海

  唐代名医孙思邈是古代文献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年过百岁的医生之一,他在其所著的《养生铭》中记载了“晨兴漱玉津”的祛病益寿方法。据传,他每天早上醒来时,都会活动舌头,直至用舌搅出唾液,然后徐徐咽下。这种咽津养生功,道教称之为“玉液还丹”,并把它发扬光大,隋唐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称之为赤龙搅海。俗称“舌功”,即用舌头在口腔里搅动,从而促进唾液的产生。

  明代中药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唾液也是不吝赞美之词:“人舌下有四窍,二窍通心气,二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周俊波说,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人体口腔的唾液里面的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唾液还能有助于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

  练习这个口腔保健方法,首先要心平气静。然后,将舌在口中上下、左右依次轻轻地搅动各9次,先左后右,以舌搅津,通过搅动舌体,以促进唾液的产生,再将练功产生的这些唾液鼓漱十余下,分作三口慢慢咽下。注意用意念送入下丹田。咽津的时候,要汩汩有声,但不宜太猛。经常练习可以固齿健脾。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造字时取意“舌上的水”为“活”字,别有一番深意。

  第二招:茶水漱口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内地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龋齿病的比例高达98.4%。据全国牙防组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平均有龋齿4.18颗,患病率达75%以上;全部换完恒牙不久的12岁儿童平均有龋齿0.88颗,发病率达45%。对于龋齿的发病原因,隋朝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认为,龋齿的原因是饭后不漱口。周俊波提醒,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注重饭后漱口这一护齿理念的,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中已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宋末元初的养生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还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蠹且自去矣。”周俊波介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叶含有茶多酚测试表明,绿茶的多酚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和一定的抗菌活性,对致龋的变形链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第三招:中药擦牙

  周俊波指出,古代虽然没有口腔科,但是对于一些口腔问题,很多名医也有不少好办法。比如,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有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之称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记载了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等。

4睡前不刷牙更易致口腔疾病

  1、睡觉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43%的人承认,她们睡前偶尔忘记刷牙。专家提醒,人在睡眠过程中,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减少,而这些唾液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许就会造成口腔细菌趁虚而入,其结果是龋齿及牙周病危险大增。另外,许多研究证实,导致牙周病的细菌同样会导致你的心脏出现问题。

  2、用清水洗澡

  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调查显示,近1/3的妇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冲冲而已。专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据你的出汗情况而定。导致人体发臭的细菌以汗液,特别是腋窝和腹股沟排放的汗液为生。汗多时,光用水冲是洗不干净的,会导致细菌滞留,滞留的时间越长,人就越“臭”。

  3、上厕所后不用肥皂洗手

  连小朋友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干净了呢?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如厕后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时间超过10秒钟。专家表示,当你上完厕所擦拭时,手与大肠杆菌源距离极近,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无法完全清除细菌。因此,在上完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并且用清水冲洗干净。

  4、内裤不是每天都换

  女性内衣裤一定要勤洗勤换,但是调查显示,52%的女性不是每天都换内裤的。微生物学家查尔斯·格巴博士指出,内裤穿一天,上面就会留有约0.1克的粪便,一克粪便中含有1000万个病毒、100万个细菌、1000个寄生虫包囊和100个虫卵。这些细菌会附着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东西吃,就会因此而染上疾病。

  5、食物掉了捡起来再吃

  40%以上的女性示,她们吃过刚掉在地上就被捡起来的食物。以前也有种叫做“5秒钟规则”的说法,指落地食物只要在5秒之内捡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说法会对人造成极大的误导。实验证明,食物掉到地上后,仅仅两三秒钟就会被细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应该立即扔进垃圾桶。年轻妈妈们在教导小孩时要特别注意这个情况,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因为小孩很会模仿。

  6、光着脚健身

  调查发现,32%的人都是光脚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时。专家建议,这时最好穿一双轻便的鞋子。因为健身时脚会大量出汗,潮湿的环境最利于细菌滋生,这些细菌会通过别人的脚遗留在地板上,当你的脚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脚癣(俗称“香港脚”)或跖疣(一种足底疣)。

5维生素B2缺乏易患口腔疾病

  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维生素B2缺乏往往与其他营养素缺乏同时发生。维生素B2缺乏常是饮食搭配不够均衡所致,而饮食搭配不均衡很可能不仅仅缺B2,其他一些营养素也可能会缺乏,如维生素C缺乏、锌缺乏、B1缺乏等。这一现象给我们两点重要提示———

  其一,维生素B2缺乏常可作为食谱不佳的指标。一旦发生B2缺乏,就意味着你的食谱有问题,并很可能缺乏多种营养素。

  其二,补充维生素B2时,也要综合补充其他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或者从根本上摄入搭配均衡的饮食。

  此外,因为很难找到几种维生素B2含量十分丰富并足以解决B2缺乏问题的天然食物,所以,当“上火”、口角炎、口腔溃疡等B2缺乏症状出现时,应立即服用含有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VC、VE、锌、铁等多种营养素的补充剂(保健食品)或药物(OTC),其中维生素B2要加大剂量,每日10~20毫克。

  实践中,单纯补充维生素B2的效果往往不如复合补充多种营养素。因为其他营养素缺乏也可以导致口腔症状。维生素B1缺乏时,可出现口腔黏膜过敏、舌痛、牙龈肿胀等;维生素B6缺乏时,可导致口腔溃疡,并促进口腔炎和龈炎的发生;维生素B5(烟酸)缺乏时,容易出现口炎、龈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时,口腔易出现牙龈红肿、糜烂、出血、口臭;维生素E缺乏时,可导致牙周病、黏膜病,等等。锌缺乏使口腔溃疡不易愈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