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目前常见的胃炎疾病。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因此往往会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故而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那么萎缩性胃炎真的那么严重吗?小编请教了专家,现在就来为大家解答。
目录
1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不少人听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奏”,所以患者表现得极为之担心。其实,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首先,我们得认识一下慢性萎缩性胃炎,它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疾病,属于慢性胃炎胃炎的一种。
萎缩性胃炎分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三种情况。病变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大多数资料表明,轻、中度萎缩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可逆性很小。其中,肠上皮化生又分为小肠型、结肠型、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只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与癌变有密切的关系。
但有调查显示,有胃黏膜肠化的病人随访调查了10年,癌变率仅为1.9%。可见,只有极少数的萎缩性胃炎有可能演变成胃癌。患者不必惊慌失控,就算是重度萎缩性胃炎,只要认真治疗,也能使病情好转甚至痊愈。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如何对待?
1、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很低,不能笼统地说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
2、对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要重视,并要定期随访,对完全性小肠化,因其无重要临床意义,故无需特殊重视。
3、为了监视病变的动态变化,要定期复查胃镜。复查的时间,一般萎缩性胃炎3年1次;伴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或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左右1次。
4、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应按癌变对待,可予手术切除。
2萎缩性胃炎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其一,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日吃六餐饭,每餐进食少量的食物,坚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进食时,要注意彻底的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
其二,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发作的萎缩性胃炎,应积极去除病因,并且卧床休息,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其他情况则多多选择软性的流食入口,如米汤。
其三,宜食食物。
易消化的食物——可将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等将蔬菜水果搅碎,烹调后食用。此外,还可适量增加醋调味以助消化。
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番茄、胡萝卜等。
有助于胃液分泌的食物——如肉汁、浓肉汤等。
其四,忌食食物。
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糕、腌腊肉、辣椒、大蒜、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等。
高脂肪的食物——如酒、糖类、巧克力等。这些高脂肪食物会使患者的括约肌放松,造成消化液回流,加重胃灼热的症状。
查看详情>>3萎缩性胃炎食疗吃什么
1、猪肚烧姜附
原料猪肚250克,熟附片10克,生姜30克,大蒜10克,豆瓣15克,白糖6克,盐6克,味精6克,菜油15克,豆粉6克。
制作先把猪肚洗净,入沸水中煮10~15分钟,切成小方条。然后把附片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熬沸,继用文火熬2~3小时,离火待用。再把姜、葱、蒜洗净,切成薄片。最后把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炼熟,即放姜、葱、蒜片、豆瓣、白糖,炒至金黄色时,倒入附片汤及附片,继投肚条、食盐,烧至肚条软烂,投入味精、水豆粉,起锅装盘。
用法 作配餐菜肴。
功效 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畏寒、四肢冰冷等症。
2、甲鱼益胃汤
原料 甲鱼1只(300克以上),知母20克,沙参30克,山药50克。
制作先把甲鱼放入沸水中烫死,揭去鳖甲,掏去内脏,洗净,切成小方块。再把知母、沙参、山药洗净,与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至肉熟透软烂即可。
用法 单食或作配餐菜肴。
功效 养阴益胃、滋补肝肾。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燥,以及潮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3、理中汤
原料 人参6克,干姜6克,白糖10克。
制作先将人参、干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继用文火煎熬15分钟,每饮一次,熬一次。然后将白糖放入和匀即可。
用法 每天服4~5次,每次50~60克。
功效 温中散寒、益气和胃。适用于虚寒型之萎缩性胃炎、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呕吐、腹泻不渴,且舌淡苔白、脉细弱,以及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吐涎沫者皆宜。
4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
(1)脾胃气虚型:
主证:胃脘隐痛,绵绵不休,食后饱胀,嗳气,食少纳呆,喜热喜按,得食则痛减,便溏,或虚秘,小便清长,或精神乏力,面色黄白,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痞满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食后脘胀,倦怠乏力,呕吐清水或饮后水停心下,神疲懒言,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淡而嫩,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胃阴虚型:
主证:形体消瘦﹑胃脘隐隐灼痛,胸骨后有灼热感,食欲减退﹑嗳气﹑口干咽燥不欲饮,喜食酸物﹑嘈杂似饥,心烦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4)肝胃不和(肝胃气滞型)
主证:胃胀脘痛或堵闷,连及两肋,常因情至不畅而加剧,呕吐泛酸,频频嗳气﹑食后胀满,或有恶心呕吐,舌红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
(5)脾胃湿热:
主证:胃脘灼热,胀痛不舒,嘈杂嗳气,口粘腻而臭,口干渴﹑喜冷,头重如裹,胸闷身困,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畅。
(6)气滞血淤型:
主证:面色黎黑,胃脘刺痛,壮如针刺,痛处固定,饱胀不舒,或有黑便,舌质偏紫或有淤点,苔薄黄,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祛淤。
查看详情>>5萎缩性胃炎类型
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可将其分为A 型、B型、AB型。
A型萎缩性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AB型萎缩性胃炎
AB型萎缩性胃炎指同时累及胃窦、胃体的萎缩性胃炎。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