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心理健康科

​应对孕期妈妈常见心理问题

孕妈妈的情绪反应都是妊娠期间的心理不适引起的,妊娠早、中、晚期,很多孕妈妈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孕期心理也会对胎宝宝及准妈妈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小的影响。了解孕妈妈的心理,有助于孕妈妈顺利地度过孕期。下面专家支招应对孕期妈妈常见心理问题。

目录 胎教与孕期心理的联系 ​应对孕期妈妈常见心理问题 孕期心理要避免什么 五大方法有效缓解女性孕期心理压力 孕期心理波动大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1胎教与孕期心理的联系

  通过胎儿镜和b超等观察手段,人们发现,五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听觉系统基本发育完善,到了六、七个月,胎儿能较细致地辨别母亲的情感了。母亲的心情愉快、胎儿在子宫内接受的就是动听的音乐,母亲发怒、生气、胎儿接受的就是“噪音”。

  母亲的精神和情绪,通过神经一体液的变化,直接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养、胎儿的呼吸、胎动等方面的变化。宁静详和的情绪有助于孕妇分泌健康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液量和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以改善胎盘的供血状况,增强血液中有益成分,使胎儿向着理想的方向发育成长,而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悲痛、忧虑,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内分泌代谢功能就会发生改变,造成胎儿发育缺陷。

  在怀孕早期,孕妇均感到将做母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这种有益的心理反应对胎教有利,但一部分孕妇由于内分泌的变化,会产生紧张心理,尤其是有早孕反应的妇女,由于恶心、呕吐、眩晕、食欲不振等因素而产生种种烦恼:担心妊娠失败甚至厌恶妊娠、害怕胎儿畸形,担心胎儿流产及恐惧分娩的痛苦。这些紧张情绪都对胎教不利。到了怀孕中期,孕妇对生理及心理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情绪渐趋稳定,妊娠初期的种种不适症状等早孕反应减轻或消失了,食欲和睡眠也恢复正常,尤其是胎动的出现对准妈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在怀孕末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体会感到十分疲劳,行动不便,她们会为分娩和胎儿的健康担忧,这些对胎教是不利的。

  那么,孕妇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丈夫要理解、关怀、体贴妻子,使她情绪始终保持积极、愉快、心情舒畅。不要为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自扰不息、忧虑重重,因为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孕育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孩子,务必以对腹内胎儿的博大爱心,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善于控制和缓解不健康情绪,不要去回忆以往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想那些办不到的事,而多去想想好事、开心事。面对逆境和困难,而处之泰然,处变不惊。丈夫要多给妻子美的熏陶,为妻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听听轻快、柔和、平缓的音乐,到郊外或公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多看一些优美、素雅的图画和活泼、烂漫、欢乐的影视。多给孕妇一些良性的心理刺激,尽可能避免逆性刺激,这样对胎儿有利。

  孕妇心理与胎教有何关系

  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具有很大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往往会造成妊娠和分娩合并症,严重者会造成高危妊娠。有严重焦虑心理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还会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科学家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若有过度紧张心理和焦虑心理,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多动,容易激动,好哭闹,长大以后又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躁、激怒。据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儿童在胎儿期,其母亲都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有人报告,一位妇女在怀孕期间,其夫因车祸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位妇女的精神完全崩溃,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焦虑之中。妊娠晚期她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生产时又难产,她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总算母子平安,可是她的孩子却患有多动症,智商较低。这正是因为她在孕期过度悲伤,过多焦虑所造成的。

  良好的心理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此,孕妇要积极调理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孕妇心理调理过程,也就是胎教过程。

  孕期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胎教的关系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此,孕妇要积极调理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孕妇心理调理过程,也就是胎教过程。

  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有很大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往往会造成妊娠和分娩合并症,严重者会造成高危妊娠。有严重焦虑心理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还会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

  科学家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若有过度紧张心理和焦虑心理,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多动,容易激动,好哭闹,长大以后又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躁,激怒。重庆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儿童在胎儿期,其母亲都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

  有人报告,一位妇女在怀孕期间,其夫因车祸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位妇女精神完全崩溃,陷入无尽痛苦和焦虑之中。妊娠晚期她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生产时又难产,她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总算母子平安,可是她的孩子却患有多动症,智商较低。这正是因为她孕期过度悲伤、过多焦虑所造成的。

2​应对孕期妈妈常见心理问题

  一、孕早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

  1、过分担心

  有些孕妇对怀孕没有科学的认识,易产生既高兴又担心的矛盾心理。她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否胜任孕育胎儿的任务、胎儿是否正常总是持怀疑态度,对任何药物都会拒之千里。

  2、早孕反应

  严格说来,早孕反应(孕吐)是一种躯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症状。但医学家发现,孕吐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孕妇厌恶怀孕,则绝大多数会孕吐并伴体重减轻,如果孕妇本身性格外露,心理和情绪变化大,还会发生剧烈孕吐和其他反应。

  3、心理紧张

  有些孕妇及亲属盼子心切,又对将来的生活茫然无知,因为住房、收入、照料婴儿等问题的担心,导致心理上的高度紧张。

  解决方法:

  1、转移情绪

  心里出现担心、紧张、抑郁或烦闷时,去做一件高兴或喜欢的事,如浇花、听音乐、欣赏画册、阅读或去郊游。自然美感引起的情感,会使孕妇对生活的兴趣提高。洗温水浴或适度做家务活,也会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孕妇的不良情绪。

  2、释放烦恼

  可把自己的烦恼向密友倾诉,或写信、写日记。这种做法,能非常有效地调整孕妇的情绪。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及疏导。

  3、与好友交流

  孕妇不应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而应结交情绪积极乐观的朋友,充分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快乐,让他们的良好情绪感染自己。

  4、改变形象

  换一个发型,买一件新衣服,装点一下房间,都会给孕妇带来一种新鲜感,从而改变沮丧的心情。

  5、减轻孕吐

  1)早晨可先吃一些饼干或点心,半小时后再起床。

  2)无论呕吐轻重,都不要不吃东西。

  3)多吃清淡可口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甜食,以少量多餐为好。

  4)可做深呼吸缓解呕吐,严重时找医生诊治。

  5)不要过多吃巧克力、甜食、肉和鱼。它们可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同样引起伤感,或加重烦燥不安、爱发脾气及忧郁等消极情绪。

  二、孕中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

  1、认为自己在这个时期很稳定,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松一口气了。

  2、认为自己的身体状态很稳定,不一定非去医院检查了。

  3、为了确保自己和胎宝宝的健康平安,认为自己最好少活动,就连家务活都不敢插手了。

  4、怀孕后日常生活被改变,如不能做任何运动、饮食方面要注意许多禁忌,很多事不能做,孕妈咪有被束缚感。

  5、丈夫、家人和朋友一直过度呵护,孕妈咪的心理依赖性增强了。

  6、虽然距分娩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距离,但孕妈咪已开始感到有压力了。

  解决方法:

  1、 避免心理上过于放松

  身体状况的安定,可能会导致精神上的松懈,孕妇会大舒一口气。但是,孕中期并不一定就平安无事。如由于怀孕造成各个系统的负担,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脏、肾脏、肝脏等病情;孕中期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病理状况,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贫血等,放松对身体状况的注意,很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所以,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

  2、 减轻对分娩的恐惧

  虽然中期距分娩时间尚有一段距离,但毕竟使孕妇感受到一种压力,有些孕妇会从这时开始感到惶恐不安。这是因为她听信了分娩如何痛苦的传言,或受到影视伤口过分渲染分娩场面的原因。其实,分娩无痛苦是不可能的,但过分恐惧并不是好办法,孕妇应学习一些分娩的知识,对分娩是怀孕必然结局有所了解。另外,如果孕妇和家人一起为未出世的孩子准备一些必需品,也许能使孕妇心情好转。这样做往往可以使孕妇从对分娩的恐惧变为急切的盼望。

  3、 摆脱过分依赖心理

  毫无疑问,孕中期妇女适当做一些工作,并参加一些平缓的运动没有危害。但有些孕妇因体形显露而不愿活动,每天不干任何事情,凡事都由丈夫包办,以为这样才会对胎儿有利。可这样做却易引起心理上的郁闷、压抑、孤独,这对胎儿是不利的。医学界认为,孕期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孕妇的肌肉力量,对分娩有一定帮助。所以,孕妇可以从事家务劳动,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孕中期仍能正常上班,这样对于改善心理状态也大有益处。

  三、孕晚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

  1、情绪不稳定

  由于体型变化和运动不便,孕妇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变化,有许多孕妇会产生一种兴奋与紧张的矛盾心理,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精神压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无力,即使一切情况正常,也不愿活动。

  2、分娩恐惧

  由于临近预产期,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或不安会加重,对分娩“谈虎色变”。有些孕妇对临产时如何应付,如有临产先兆后会不会来不及到医院等过于担心,因而稍有“风吹草动”就赶到医院,甚至在尚未临产,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缠住产科医生要求提前住院。

  解决方法:

  1、了解分娩原理及有关科学知识

  克服分娩恐惧,最好的办法是让孕妇自己了解分娩的全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孕妇进行分娩前的有关训练,许多地方的医院或有关机构均举办了“孕妇学校”,在怀孕的早、中、晚期对孕妇及其丈夫进行教育,专门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以及孕妇在分娩时的配合。这对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解除思想负担以及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诊治各类异常情况等均大有帮助。

  2、作好分娩准备

  分娩的准备包括孕晚期的健康检查、心理上的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一切准备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婴平安,所以,准备的过程也是对孕妇的安慰。如果孕妇了解到家人及医生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对意外情况也有所考虑,那么,她的心中就应该有底了。

  孕晚期以后,特别是临近预产期时,孕妇的丈夫应留在家中,使妻子心中有所依托。

  3、身体没有意外情况时,不宜提早入院

  毫无疑问,临产时身在医院,是最保险的办法。可是,提早入院等待时间太长也不一定就好。首先,医疗设置的配备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孕妇都提前入院,医院不可能像家中那样舒适、安静和方便;其次,孕妇入院后较长时间不临产,会有一种紧迫感,尤其看到后入院者已经分娩,对她也是一种刺激。另外,产科病房内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响住院者的情绪,这种影响有时候并不十分有利。

3孕期心理要避免什么

  孕期心理要避免什么

  1、刚怀孕,孕妇会出现孕吐、嗜睡、食欲不振、尿频等反应,这些身体上的变化,会使第一次怀孕的女性很难适从,心理上会感到烦躁不安。

  2、怀孕后思想会开始变得比较偏激,脾气也会稍稍变大了,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关心到孕妇,孕妇自身就会觉得很失落和委屈。

  3、对于一些有身体疾病或者流产史的孕妇,可能会心生各种不安和焦虑。

  4、孕早期由于不适宜同房,以及身体上的不适感,所以夫妻双方可能关系会变得没以前那么融洽,孕妇就会变得比较多疑、暴躁。

  孕中期的心理变化

  1、孕中期一般情绪都比较稳定了,对身体上的变化慢慢适应了,所以会感觉轻松开心很多。

  2、孕中期夫妻关系会变得比较融洽,因为这时期适宜适度的同房,对于协调夫妻关系有一定的好处。

  孕晚期的心理变化

  1、孕晚期身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体重增加,身材变胖,因此,孕妇会觉得很担忧和烦恼,害怕自己身材变样,减肥困难。

  2、孕晚期容易出现一些妊娠并发症,比如水肿、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这些都会对孕妇的身体造成影响,所以孕妇心里会开始觉得担心恐惧。

  3、孕晚期出现失眠、便秘、食欲不振的情况更加明显,所以给孕妇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4、孕晚期会开始担心起分娩时候的痛苦,心里会比较矛盾,一方面对孩子的带来很期望,另一方面又害怕分娩时疼痛的折磨。

  分娩期的心理变化

  1、分娩前孕妇会开始担心分娩的疼痛以及分娩可能存在的危险,所以心里会经常觉得担心害怕。

  2、曾经分娩出现意外的孕妇,会比较担心再度出意外。

  3、分娩期间的疼痛,会让孕妇觉得很害怕,所以需要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才能更加轻松地顺利分娩。

  孕期心理营养很重要

  通常在老婆怀孕之后,丈夫就会为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健康还会对妻子进行营养品大补。然而事实上,对于孕妇而言,愉悦且稳定的情绪,也就是“心理营养”更为重要。

  妊娠之后,孕妇的情绪受到机体代谢改变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例如由于妊娠反应造成的恶心、呕吐、疲倦、心情烦躁;对生产时的疼痛感到恐惧;或是担心以后宝宝的性别不如愿,害怕丈夫以及公婆会埋怨与歧视而惶恐不安。

  所以,孕妇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担忧与焦虑的状态中,因此怀孕以后的女性更加希望得到细致入微的照顾。她们不但应该消除无谓的担忧,比如宝宝性别、分娩时的疼痛等,还应该拥有一个开心舒畅的生活环境。所以,丈夫有必要经常性的拿出时间陪妻子散步、听音乐或者欣赏图片等。尽量别看情节激烈、惊悚的电影与电视,切忌不可生闷气或发怒,这样一来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心身健康起到有益作用。

  反过来,如果孕妇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就容易导致烦躁、焦虑与惶恐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会导致妊娠反应加重,造成孕妇食欲降低,对营养摄入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肌体内分泌腺的功能与血液成分产生改变,从而使对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组织有害的化学物质增多。然后通过胎盘传输到胎儿体内,引起各种不舒服的感觉,造成胎儿活动频率迅速提高。

  如果此种过度的活动维持整个胎儿阶段,会造成胎儿长时间不安,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宝宝出生后通常身体娇小、爱哭爱闹,长大之后就会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力低,容易患得多动症或者其它心身疾病。

  负面情绪严重的,能够造成胎儿畸形,甚至于流产。比如德国儿科专家蒙特格尔,在对德国畸形婴儿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得出结论,希特勒成为总统前,新生儿的畸形率为0.007%;在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一天,上升为1.7%;在战争进行的时候又上升到2.6%;而战争结束以后高达6.5%。他表示战争的恐怖以及战后的政治危机导致孕妇心理过度紧张,是造成新生儿的畸形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研究还表明,怀孕前三个月内,孕妇受惊吓、太过焦虑、心情紧张等,是造成颚裂与兔唇畸形的关键因素。

4五大方法有效缓解女性孕期心理压力

  首先,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

  如坚持晚饭后就近到公园、广场、体育场、田野、宽阔的马路或乡间小路散步。最好夫妻同行,同时说说悄悄话,除能解除疲劳外,也是调节和保持孕妇良好精神状态的妙方,对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均有收益。但行程要适中,还应避免着凉,否则会得不偿失。

  其次,不要太在意压力。

  感觉有压力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动荡时期。但分析一下引起压力的原因,采取一切可行措施,解决引起压力的问题。避免对压力产生消极反应要多听音乐,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因此,孕妇在应对压力时,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

  第三,避免过度疲劳。

  孕妇每日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并应避免上夜班。工作中感到疲劳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稍休息10分钟左右,也可到室外、阳台或楼顶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保持一种工作姿势的孕妇,中间可不时变动一下姿势,如伸伸胳膊动动脚,以解除疲劳。

  第四,寻求帮助。

  让自己包围在爱和支持中。扩大支持你的朋友和家人的范围。坚持帮助家人做一些固定的家务活。看你的老板是否能给你提供产前支持或者让其他员工支持你,给你提供信息和帮助。如果你出现失眠、食欲差、悲伤、哭泣等问题,或者你对一些有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又或是你有过多的罪恶感,连续两周来你几乎每天都出现这些症状,那么你需要与专家谈一谈了,你可能患有抑郁症。

  最后,适量运动。

  利用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法,例如瑜珈和按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孕期的压力。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方法对孕妇和胎儿都有益,这些方法在短期能刺激身体的“放松反应”,包括降低血压、降低心率和呼吸率。如果能定期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身体内还会释放出内啡呔和复合胺,提高身体应付压力的能力。对孕妇来说,这意味着肌肉放松,更有能力去应付身体的变化,提高分娩时候的放松程度并减少痛苦,改善睡眠,改善母亲与婴儿的关系。

5孕期心理波动大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孕妇情绪波动对胎儿影响大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如果孕妇精神状态突然变化,如惊吓、恐惧、忧伤等,会使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引起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等。还有数据显示,当孕妇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会比平常多几倍,如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往往体重较轻。

  假如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会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此外,孕妇的情绪起伏会刺激神经系统分泌不同的激素,透过血液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所以孕妇的情绪波动对胎儿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妇应该克服以上的心理疾病。

  1、突遭意外而爱哭 胎儿或易畸形

  孕二月下旬开始,腹中胎儿的口腔顶和上颌骨就开始发育和形成了。在这个时期,由于突然意外引起准妈妈哭、情绪过度不安等,可能会导致胎儿兔唇、腭裂等畸形。

  2、孕晚期经常哭 胎动会异常

  妊娠后期,如果准妈妈经常哭,精神状态不好,比如恐惧、忧郁或情绪波动很大,引发母体血液循环不畅、缺氧等一系列变化,会使胎儿的胎动次数增加或减少。

  3、孕妈长期伤心爱哭 妨碍宝宝日后成长

  准妈妈如果长期情绪压抑或激动,不仅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而且宝宝出生后也容易躁动不安、好哭闹、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适应能力也差。

  4、受到精神打击而哭 容易导致早产

  准妈妈若受到严重精神打击,还可导致子宫出血、早产、胎盘早剥等。

  5、孕妇常常哭易造成流产

  若是准妈妈平日性情暴躁、情绪波动大、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经常哭泣,生出来的宝宝体重明显偏轻,甚至在怀孕过程中容易流产。原因很简单,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