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运动瘦身 >减肥

​老年人爬楼梯注意什么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住的楼房也是越来越高了,大家回家出门都是要坐电梯的,其实在我们坐电梯的时候忽视了一种最健康的运动,那就是爬楼梯,爬楼梯是一种方便、经济的有氧运动,不过在爬楼梯的时候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年人爬楼梯注意什么事情?针对这个问题应该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让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目录 老年人骑自行车运动能减缓腿衰老 老年骨性关节炎如何护理 老年人爬楼梯注意什么 中老年人散步的速度多少合适 老人适当运动有什么好处

1老年人骑自行车运动能减缓腿衰老

  1、腿部关节肿胀

  风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而腿部关节肿胀就是其主要表现。

  2、腿部水肿

  腿部如果经常出现水肿,那么有可能是肝功能衰竭导致的,此时需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并尽早治疗。

  3、腿部青紫有淤血快

  腿部无端会出现青紫又或者是淤血块,那么脾脏可能有问题。

  4、腿麻

  腿部经常会有麻木的感觉,这有可能患了腰间盘突出,需尽早就诊。

  5、腿脚不听使唤

  如发现自己想要快点走路,但是腿脚明显协调不畅,这时大家需要注意,可能是腿部机能开始衰退。

  6、腿部抽筋

  腿部常常抽筋,你要提高警惕,这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2老年骨性关节炎如何护理

  老年骨性关节炎如何护理

  关节炎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人群是老人,平时要多注意预防护理,以下是骨性关节炎的一些家庭护理要点。

  1、症状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可考虑手术,做人工膝置换术。但做手术应特别慎重,多咨询,与病人症状相符,由医生决定是否手术。

  2、诊断明确。在病人可忍受的情况下,尽可能活动膝关节,蹲下起立活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可做医疗体操、健美操、打拳等,经锻炼症状减轻,以免发生关节僵硬,可更好地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3、物理治疗,蜡疗、热敷、按摩、针灸等有一定的效果。局部也可以用红花油擦剂、扶他林乳剂等治疗。若疼痛明显,还可以做封闭治疗,但必须到医院治疗,以免引起感染。

3老年人爬楼梯注意什么

  据专家介绍,爬楼梯上楼相当于做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够锻炼腿部肌肉群,不过下楼梯时,膝关节、踝关节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会人为加大这些关节的活动量,受压的强度会急剧增加,关节受到磨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对身体不利。

  专家还特别提醒中老年人或者身体过于肥胖的青年人,用爬楼梯法锻炼身体,要掌握分寸和方法。爬楼梯的速度与持续时间应掌握好,刚开始锻炼时,应采取慢速度、逐步加长时间的方式,随着锻炼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同时锻炼中应始终以适中强度进行,以不感到吃力为度。

  年轻人可以将爬楼梯作为一种健身方法,一种有氧运动,但是老年人爬楼梯要适度。够爬楼梯时,膝关节要负担体重的3—4倍,容易损伤膝关节,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小编建议老年人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要提重物。

4中老年人散步的速度多少合适

  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既安全又易行。但是散步也有讲究。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1、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2、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3、快速散步法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4、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5老人适当运动有什么好处

  老人适当运动有7大好处

  1、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

  2、增加食欲,促进胃肠的蠕动、血液循环和消化腺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

  3、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脏功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增强内分泌腺功能,如增强肾上皮质功能,有利于体内蛋白、脂肪、糖、无机盐和水等各种物质的代谢。

  5、使呼吸肌强壮有力、呼吸动作幅度扩展、呼吸差增大、肺活量增加和呼吸深度加深,从而提高呼吸器官的功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

  6、改善肾脏血液供应,提高肾脏排除代谢废物的能力,如在运动时排出尿素、肌酐、乳酸、酮体等增多,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7、维持或提高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提高肌肉的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防止肌肉老化;加强关节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防止骨质增生和韧带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