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在来月经的时候都是会伴随着有血块的,但是一般都没有人去注意。其实月经里面含有血块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主要是因为女性体内的血液不循环导致的,要是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其他的一些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是更大的,那么活血化瘀月经怎么办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吃什么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的食物应该以红色食物为主大部分的红色食物能够补充气血,活血化瘀,使你的血液能够充分的流畅。比方说红枣,枸杞,山楂。黑木耳也能够帮助血液流畅。黑木耳能够抗血栓还能够降低血液里面的胆固醇和血脂,能够抗氧化,减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同时黑木耳还能够及时的将身体里面的废物和毒气排出体外。还有山楂和红枣。
西红柿有着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它有非常多的活血化瘀的活性成分,能够防止血小板聚集还能够使动脉壁更加的有弹性。山楂能够防止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能够行气,使你的气血通畅,同时它里面的黄酮类物质还能够扩张你的血管,能够降低血压。让你的冠状动脉扩张能够强健你的心脏。而玉米里面的粗纤维也能够使心脏负担减轻还能软化血管,玉米油里面的亚麻酸着一些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够降低血脂,降低血管里面的胆固醇清除血管里面的自由基。
2活血化瘀月经怎么办
1、可以用中药进行调理。根据体征和症状,可以采用活血化淤、理气通络的方法,如吃红花、桃仁、薄荷、坤草、泽兰、赤芍之类,会有良好效果和功效。如果经血不仅暗红,而且有血块,这是属于“血瘀气滞”体质,可以用川芎,丹参,红花等来进行调理。如果经血少而色淡是“血虚体虚”,要用当归,黄芪,熟地,桂圆人参等补身体。但要注意,要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
2、月经有血块的女性应注意经期的保护,不食生冷食物;冬天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心情愉快,不过于劳累,懂得劳逸结合。
3、利用饮食改善调理。女性可以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可以多摄取维生素c、e,使骨盆血液循环顺畅,还可以补充丰富的钙和镁,让肌肉放松。
4、从月经来的前3天到经期结束,所吃的食物要以温热为主。少吃炭烤,油炸,辛辣或者腌渍品,忌吃西瓜,梨,椰子,葡萄柚,避免影响血管收缩。白菜,苦瓜,白萝卜也要加热后才吃。
3活血化瘀的药有哪些
第一:当归
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二:益母草
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三:赤芍
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第四:丹皮
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五:丹参
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4活血化瘀的小偏方
田七乌鸡煲
原料:乌骨鸡600克、三七6克、盐8克。
做法:乌鸡洗净切块;乌鸡与田七加适量水,用大火煨煮;待鸡块熟烂后加盐调味即可。
要诀尽量少用葱、姜、蒜。健脾益胃;乌骨鸡性平味甘,能养阴退热; 田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止血散淤、消肿定痛之功效;
猪肉蛇饼
原料:猪肉瘦100克、蛇肉200克、盐2克。
做法:将盐蛇杀死,剥去外皮,除去蛇头与内脏,洗净;蛇与猪肉同剁至碎烂,制成肉饼;加盐少许,蒸熟食之。适合活血散结,祛风止痛;对各种癌症、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都有疗效。
葱姜炒螃蟹
原料:螃蟹500克、大葱150克、姜25克、大蒜(白皮)5克、黄酒15克、酱油10克,、粉(豌豆)5克、砂糖3克、香油2克,、油(炼制)75克、盐5克、味精5克、胡椒粉1克。
做法:把螃蟹腹部朝上放菜墩上,用刀按脐甲的中线剁开,揭去蟹盖,刮掉鳃,洗净;再剁去螯,每个螯都切成二段,再用刀拍破螯壳,然后将每个半蟹身再各切为四块,每块各带一爪,待用;葱切段,姜切丝,蒜剁泥,淀粉加水调成湿淀粉,备用;把炒锅用武火烧热,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放下葱段,翻炒后,把葱段捞出;炒锅内略留油底,上灶爆炒姜丝、蒜泥和炸过的葱段,待出香味,下蟹块炒匀;加盖略烧,至锅内水分将干时,下猪油10克、香油、胡椒粉等炒匀,用湿淀粉勾芡,便可出锅。本品有油炸过程,需备猪油约750克。滋阴清热,活血化瘀。适用于阴虚体质又易生疮的患者,老年骨质疏松者亦可常服。
5活血化瘀常用中药
赤芍
苦辛微寒。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镇静、解热,抗惊厥;抗菌、抗病毒;弛缓平滑肌,解痉镇痛。常用剂量3-15克。
丹参
苦微寒。养血安神,调经,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调整减慢心律;抗血凝,抑制纤维胶原合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血压、血糖;抗变态反应,降低I克E及γ球蛋白;抗菌、抗肿瘤。常用剂量10-20克。
益母草
辛微苦寒。调经,活血,祛瘀生新,止痛,利尿,降血压,扩张血管,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凝集,溶栓,调整肠管平滑肌活动,兴奋呼吸中枢。常用剂量10-20克。
丹皮
辛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消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纤溶酶而达到抗炎作用;降血压,对肾性高血压也有效,解热,止血;抗菌,抗病毒;镇静,镇痛。常用剂量5-10克。
当归
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增加纤溶酶活性;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与M及H1受体有关);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抗维生素E缺乏;抗贫血。常用剂量5-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