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其中就是通过观察舌苔的变化来作出疾病的诊断,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正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厚的发白,但如果舌苔经常发白就说明有一些不太正常了。
目录
1舌头发白是什么原因
首先,按中医基础来说,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就是说人的头发是否有光泽,它与人体内在器官的肾有密切联系,也应该补补肾了,这是其一。
其二,心主血脉,其华在舌,也就是说,如果你舌头发白,有白苔是心功能的表现,这就有两种可能,就要结合你的情况分析了:
1.是心功能异常的表现,那你最近是否有心闷,头晕,面色无华,精神委靡,如果没有,那么就是第二种了,
2.中医上说的心肾不交,就是说中医上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济肾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又必须上寒心阳使心阳不至于亢奋,如果你肾虚的话那么就会有白苔了,也会使她睡不着觉,甚至牙齿松脱,这方面的症状就需要你仔细观察了 下面是些中医补肾的良方,那我也不枉干了这一行
:(1)生地12克、元参9克、白芍9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炒丹皮6克、黄芩9克、龟版12克、瓜仁12克,水煎服。用于肾阴虚型。
(2)熟地9克、山药12克、附子6克、仙灵脾9克、菟丝子12克、复盆子12克、党参12克、白术6克、当归9克、补骨脂12克,水煎服。用于肾阳虚型。 (3)生地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川断9克、女贞子12克、党参12克、熟地12克、山药12克、菟丝子12克、首乌9克,水煎服。用于肾阴肾阳两虚型。 我觉得最好是(3)。具体的你要在买药时问问中药药师。 小弟不才,如有纰漏,还望广大中医学朋友多多指教!
2舌头发白怎么办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症而见白色舌苔。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认为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 各种疾病的恢复期,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或红降剥舌等,但随着疾病好转,脾胃生发之气恢复,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 一些仅有主诉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舌苔发白而薄腻。 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未影响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早期的乳房癌、子宫颈癌等。由于早期缺乏症状或病灶局限,尚未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而反映到舌上,所以舌苔仍薄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疾病发展,舌苔也会出现变化。 表证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早期等,多见白苔。
第二,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第三,白苔可见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这些患者仅略有低热或无发热表现,由于体内有慢性病灶存在,常使舌苔较正常稍厚,或为薄白腻苔。当体内病变又趋活动或急性发作,例如肾盂肾炎又发高热时,舌苔可迅速由白转黄,或转红绛。
3舌病病因
地图舌
病因不明,可能与胃肠道慢性疾患、贫血、肠寄生虫、B族维生素缺乏、精神障碍、病灶感染等有关。某些病人有明显的家族史。
沟纹舌
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舌的发育畸形有关,此外,维生素缺乏,地理条件等亦受到关注。近年认为本病可能是银屑病的早期表现。某些病人有明显的家族史,故被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
毛舌
常因为口腔环境改变,如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含漱剂的应用、过量吸烟等影响了蛋白酶的功能而致丝状乳头上的角化上皮细胞延缓脱落所致。
正中菱形舌
过去认为是舌体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使奇结节不能被两侧的舌隆突联合过程中充分复盖,而在盲孔前方暴露出来而形成的菱形区。后来发现该区内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组织病理表现与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非常相似,故认为该部位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造成的。
4舌头也有更年期
舌痛症也叫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舌部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有些患者形容为大量花椒面撒在粘膜上,可由口腔局部因素(补牙、镶牙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精神心理因素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和社会紧张性刺激等。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舌痛症的精神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资料显示,舌痛症存在着许多与心理学相关的因素,大部分患者存在多项心因性躯体化症状,以睡眠障碍为最多见,还有易疲劳、烦恼、虚弱、腰酸背痛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潮热、心悸、易怒……是人们所熟悉这些妇女更年期的典型症状,殊不知,舌痛症也是妇女更年期的一种常见表现。一些50岁左右的女病人频频求医,她们自诉舌头或口腔其它部位出现灼痛、麻木等感觉,但是医生检查时又没发现什么问题。中老年妇女因为内分泌的变化导致抑制能力的降低,感情脆弱,对一些刺激往往产生过度的反应。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改变往往造成她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精神上的异常。对于已身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更是如此。
此外,因为其症状表现为烧灼痛、刺痛,与一般的疼痛不同,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怀疑自己的舌头长肿瘤,带着恐癌心理来就诊。患者多伴有焦虑和抑郁,并非单纯的口腔疾患。
灼口症是一种良性疾患,除对引起灼口症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外,还应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不必要恐惧心理。
对舌痛症的心理行为治疗有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心理药物治疗等。如果用TIP技术治疗,能够在低阻抗状态下进行原因分析,情绪疏导,同时增加锻炼,呼吸调整,并且结合每天两到三次放松功和呼吸训练,很快解决问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心理疏导,同时使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辅助治疗,如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坚持体育锻炼等。
5舌苔厚白是怎么办
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痰饮或胃肠积滞等。
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
舌苔厚、有口气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