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老人腹部按摩有助养生

老人的脾胃比较的不好,所以脾胃的健康是非常的关键。那么 老人脾胃不好怎么调理最好呢?中医有何妙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一下老人腹部按摩的作用,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老人腹部按摩有助养生 老人做什么运动养生 老年人怎样养生最正确 老人吃什么养生 老年人养生避免10个误区

1​老人腹部按摩有助养生

  经常对腹部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或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腹腔各脏器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壁的吸收功能,进而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对胃肠道溃疡、便秘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按摩腹部能使腹腔血管床扩张,循环容积扩大,外周阻力随之下降,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按摩方法简便易行,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保健养生的方法。

  对按摩气功颇有研究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路世才教授给《大河健康报》的读者介绍了腹部按摩--三线按摩法的方法:

  三线:左胸至肚脐;心口至肚脐;右胸到肚脐。

  手法:站立或仰卧,全身放松,两只手首尾重叠贴于腹部,分别沿上述三条线缓缓下推。每条线连续做三次再按下一条线,直至腹部发热为好。

  提醒:动作要缓和,呼吸要自然,力度要适中,可以解开衣服也可以和衣按摩。

  按摩前最好排空小便,进食过饱时不要马上进行,局部皮肤感染者、腹腔内急性炎症患者以及腹部肿瘤患者也不宜进行。

2老人做什么运动养生

  1、头部活动

  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

  2、扩胸活动

  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

  3、交叉摆掌

  站立姿势不变,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部,然后两臂向外侧张开,张开幅度以自己适宜自然为度,速度不求快,张开手臂之后,随即收臂,使两手掌回复成交叉,时间约1分钟。

  4、两掌划圆

  两掌心相对约10厘米,保持这个距离,两掌高低与裤腰带平,两掌心保持距离不变,然后以上臂带动手臂作划圆运动。先身体略向左侧划圆,顺时针20圈,逆时针划20圈,然后身体向右侧转动,继续如上述,顺逆方向划圆各20圈。

  5、弓步扩胸法

  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成弓步状站立姿势,然后两臂平伸开来,手掌微握空心拳,接着做两臂开合拢的扩胸运动,动作要慢,同时两脚踝部及下肢配合上肢的开合作两脚一前一后的屈伸运动,使上下肢及踝部得到锻炼。做完后,两只脚调换一下再进行一次扩胸活动。

  6、放松整理

  双手搓搓热,在身体上下前后,尤其是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及涌泉穴(脚底,五趾用力弯曲,中央凹处)重点按揉一番,另外腰部也重点按揉一会儿,时间约一分钟。

  傍晚的运动要选择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1个半小时进行。运动后最好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品,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放松,水温要控制在40℃~45℃,太高了会加快体内矿物质流失。

3老年人怎样养生最正确

  1、老年人怎样养生之运动锻炼

  动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要选择一两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可以激发身体活力,减缓老化,还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运动量稍大的运动,比如做操、打球、跳舞、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七八十岁的老人要适当减少运动量,最好的运动是散步,可以在下午三四点外出散步半小时,运动量以感到轻松、愉快为宜。天气不好时,在家里甩臂、弯腰、抬腿,也是不错的运动。

  2、老年人怎样养生之人际交流

  主动交流,心情永不老。对于老人来说,不要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要多走出家门,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和家人以外的人进行交流,比如去小区、公园散步时,主动和其他人聊天,这样大脑能积极运转,心情也会更好,能防止抑郁。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的支持,以及亲朋好友间多交流,可以减少患病几率,有助于延年益寿。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比如书法、摄影、旅游等,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3、老年人怎样养生之饮食保健

  3.1、防缺钙饮食搭配:豆腐+鱼类。

  豆腐煮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预防骨质疏松、小儿佝偻病等缺钙现象。因为豆腐含有大量钙元素,若只吃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会很低,但与富含维生素D的鱼肉一起吃,就可大大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3.2、防心脏病饮食搭配:苹果+茶叶。

  专家认为,苹果、洋葱、茶叶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剂。凡坚持每天饮茶4杯以上的男子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可减少45%,吃一个苹果以上者则减少一半。

  3.3、防中风饮食搭配:菠菜+胡萝卜。

  每天吃一定量的菠菜和胡萝卜,可明显降低中风危险。这主要得益于β胡萝卜素,它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结,保持脑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

4老人吃什么养生

  1、海蜇猪骨汤

  做法:用海蜇头100克,猪骨头汤500克,黄酒、葱花、精盐各适量。将海蜇洗净撕成小朵,拌上酒、盐和干生粉待用,骨汤煮沸,投入海蜇头,调味并撒上葱花,将沸起锅。

  功效:此汤味美醇厚浓郁,平肝息风。适用于老年肝风内动之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或贫血头晕、大便秘结等症。

  2、清炖蛇汤

  做法:用活蛇1条,食盐、生姜、胡椒粉各适量。锅内加清水,蛇段放锅内,加适量食盐、生姜和白胡椒,上旺火煮沸,再改小火炖,大约煮1小时。

  功效:此汤清香味美,肉白细嫩,驱风除湿、通经活络。适用于老年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可以强壮肌肉,预防风湿,是家庭汤中佳品。

  3、马蹄羊蹄汤

  做法:用马蹄250克,羊蹄筋1对,淮山药12克,枸杞子9克,桂圆肉6克。羊蹄筋洗净,去皮毛后斩成块,用水煮约1小时捞起待用。把马蹄洗净切细,用油盐和姜片起锅,炒10分钟,转入煲内。再用适量清水,将淮山药、杞子、圆肉一起放入,煮约4小时,至羊蹄筋软熟,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强身,补脚力,除风湿。适用于老年人春夏季风湿性关节炎、痛无定处、腰酸腿软等病症。

  4、鸡汁海底松汤

  做法:用海蜇头500克,鸡清汤750克,芫荽叶15克,黄酒、精盐各适量。把海蜇头用冷水浸发后洗净泥沙,沸水烫片刻捞起沥干,鸡汤煮沸烹上黄酒,下海蜇头,煮沸调味起锅,撒上芫荽末。

  功效:此汤味鲜质美,醇厚可口,祛风散寒、软坚化痰、补虚补血。适用于老年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风湿痛等。

  5、茵陈蚬肉汤

  做法:用茵陈24克,蚬肉120克,油、盐酌量。将茵陈和蚬肉浸洗干净,用适量清水,以慢火煎煮至水分减半,调味后可饮用。清热解毒利湿。

  功效:适用于春季老年结膜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等病症。

  6、蝴蝶茭白汤

  做法:用茭白250克,葱段、生姜块各5克,料酒15克,清汤500克,精盐适量,胡椒粉少许。将茭白顺长修成蝴蝶形,再横切成0.6厘米厚的蝴蝶片。葱取茎部切成2厘米长的段。茭白放入汤盆,加姜块、精盐、料酒、清汤,蒸2小时后,调味即成。

  功效:软烂鲜香,汤汁澄清,为春夏季老年人疏风解暑之时令汤菜。

  7、桑椹膏

  做法:用桑椹500克,蜂蜜300克。桑椹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2次。再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黏稠时,入蜂蜜搅匀,待沸即可。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饮。

  功效:滋肝补肾,益阴补血。适用于老年肝肾不足、阴血亏虚之眩晕耳鸣、目暗昏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症。

  8、首乌肝片

  做法:用何首乌30克,猪肝250克。猪肝洗净切片,何首乌加水煎取浓汁,与猪肝片拌匀,调入葱末、姜末、盐、淀粉渍10分钟。油热,下首乌、肝片,炒至熟。单食或佐餐。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老年血虚头晕目昏、须发早白等症。

  9、爆肝片

  做法:用羊肝250克,姜、葱、糖、淀粉、黄酒、食醋、酱油、食油各适量。将羊肝去筋膜,洗净切片,外裹湿淀粉备用。油热下羊肝爆炒,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明目,适用于老年血虚萎黄、肝虚目暗等症。

  10、枸杞鸡

  做法:用枸杞15克,仔母鸡1只。葱、生姜、胡椒粉、料酒、食盐适量。将母鸡宰杀洗净,枸杞纳入鸡腹,将鸡腹部朝上,放盆里,洒上葱、生姜等调料,盖好盖,用湿棉纸封口,上笼蒸2小时,拣去姜片、葱段,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用于老年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目暗昏花等症。

5老年人养生避免10个误区

  1、穿得越少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膀子,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达到35℃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2、伏案午睡精神更好

  夏天中午容易困,但伏案午睡其实是一种坏习惯,一般人在午睡后有暂时性的视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而造成的。每天都压迫眼球,造成眼压过高,长期下来会有损视力。

  3、开门窗通风凉快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气温最高的14时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会显得凉快些。

  4、喝冰水吃冰品能消火

  很多人夏天最痛快的记忆就是满头大汗时拿冰水猛灌,不过中医师说,冰水反而解不了身体的渴,因为身体为了让体内维持一定温度,会释放更多热能来平衡因喝冰水而降低的体温,所以喝冰水只会产生短暂的口齿凉快感及部分的心理作用,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消暑。

  吃棒冰和喝冰水的道理雷同,都只是心理安慰作用大于真正的实际效能,所以冰品不能太常吃,否则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热能。夏天若要补充水分,应喝温凉水,比体温低但不感觉到“冰”的水,温度大约是10到20℃。吃冰也要挑对时间。不要空腹吃冰,运动完也不要马上吃冰。

  5、只吃水果能减肥

  夏天有些人会以水果来代替正餐,但只摄取水果中的营养素,不足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素:糖类、脂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而且许多水果糖分高,升糖指数也高,吃进去后血糖容易蹿升,对怕胖、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反而不好。

  6、喝啤酒能解暑

  当啤酒刚喝进嘴里的时候,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你如果喝上一瓶以上的话,照样能使人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口渴出汗现象甚至将更加厉害,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若喝冰镇啤酒危害更大,冰镇啤酒的温度较人体温度低20—30℃,大量饮用会使胃肠道的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并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痉挛性腹痛和腹泻、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7、用冷水洗澡能降温

  很多人认为用冷水洗澡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洗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洗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8、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以及细菌的毒素等。但是出汗多了反而不好,因为大量出汗会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汗液中还含有锌、铜、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

  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较多时,要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平日三餐应多喝些菜汤,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维生素和钾盐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菠菜、丝瓜等。

  9、夏季晨练越早越好

  根据专家研究,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等有绿色植物的地方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反倒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10、太阳镜颜色越深越护眼

  镜片颜色过深,不但不能保护眼睛,反而会因为严重影响能见度,导致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专家建议,选择太阳镜时,一般以深灰色为佳,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深褐色和黑色次之,蓝色和紫色最差,因为这两种镜片会透过更多的紫外线。黄色、橙色和浅红色的尽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