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症是现在一种很常见的文明病,其主要症状是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而电脑键盘特别是鼠标是主要的“腕管杀手”。此外,随着开车族的增多,方向盘也成为“杀手”之一。那么如何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预防鼠标手不妨多握拳头
手腕关节长时间密集、反复、过度的活动,容易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俗称鼠标手。而握拳运动的原理在于通过重复握拳及放开的伸展动作,增加血液循环,增加肌腱柔软度,从而减少局部肢体疲劳造成的损伤。
握拳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舒展身体各部位,用力展开双手五指,每次20—30秒钟,做2—3次;第二步,吸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第三,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个指头各做10秒钟。除此以外,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下,每工作40分钟至1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舒展四肢,放松精神。
与此同时,正确使用鼠标,对于预防这种现象同样重要。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为帮助手腕放松,可以给自己配上一个鼠标垫,鼠标垫可使你的手腕与手掌放平,鼠标垫与手腕接触的地方最好有一些小小的塑料浮点,可以起到按摩手腕、活血、去除酸痛麻木的效果。
2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腕管综合症是现在一种很常见的文明病,其主要症状是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而电脑键盘特别是鼠标是主要的“腕管杀手”。此外,随着开车族的增多,方向盘也成为“杀手”之一。
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者如教师、编辑、记者、装配工等,成为腕管综合症的患者几率都很高。而据调查显示,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因为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得此病的机会也比一般人要大。
专家介绍,预防此病,自我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还是休息,都应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
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必要时可用石膏板将手腕固定,使其伸直;病情严重者,则需要施行手术治疗。如果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掌发黑、肌肉坏死。
3鼠标手有哪些危害
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候,主要会导致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以至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使这种病症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
有人将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伤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其早期的表现为手指和手关节疲惫麻木,有的关节活动的时候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类似于平常所说的“缩窄性腱鞘炎”的症状,但其累及的关节却比腱鞘炎要多。
手外科专家认为鼠标比键盘更容易造成手的伤害,因为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而配合这种单调轻微的活动,还会拉伤手腕的韧带。其他可能造成类似影响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是和频繁使用双手有关。
4鼠标手是怎么回事
引起鼠标手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因素
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2.全身性因素
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3.姿势因素
用腕过度劳动者,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Gellman等人对77例截瘫患者调查发现,其中有38例(占49%)患有腕管综合征。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5鼠标手应该如何护理
按摩方法
按揉大陵100次,其余经穴和经外奇穴每次选用2-3个,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区1OO次;点按各反射点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以上述穴位为重点,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关节为中心进行治疗。运用手法时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痉镇痛配等活血化瘀药物,既能加强按摩的治疗效果,又可保护患者的皮肤。治疗结束时要做适当的拔伸牵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方药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荆芥、桂枝、川芎各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钟。
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少运动。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动手部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嘱患者练习腕伸屈、臂旋转、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患者应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避免用冷水,可经常自行擦热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