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临床症状是什么

女性朋友们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就会出现很多的症状。比如说是子宫脱垂。可是很多人并不重视它,其实,大家一定要注意啦,千万不可大意了。那么,子宫脱垂临床症状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吧。

目录 经常做哪几件事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临床症状是什么 子宫脱垂吃什么对病情比较好 产前产后怎样预防子宫脱垂 详解引发子宫脱垂的五大病因

1经常做哪几件事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长期负重劳累:女性经常干体力活或者是经常做超负荷的运动,尤其是举重训练和负重活动等,都会使腹压增加,造成子宫脱垂或者是内脏下垂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所以说,女性朋友们还是不要从事体力活的工作,在经历过体力劳动以后,可以直接将腿部伸直靠在墙壁上,上半身平躺在床上或者是睡觉的时候采用头部低足部高的姿势。

  生育太早:过早结婚生育或者是过多产育合盆腔肌肉组织松弛是造成子宫脱垂重要的原因,分娩损伤,如滞产、急产、巨大胎儿的娩出等,都会造成子宫颈、骨盆筋膜和骨盆底肌肉主筋膜过度伸展与裂伤。

  久躺导致腹压太大:腹压其实就是腹部压力的简称,腹压可以由肌肉收缩的时候产生,主要是由腹壁肌以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加,比如用力和咳嗽等,都是会增加腹压的。尤其是产褥期的女性朋友,大多都是喜欢仰卧的,容易引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和生殖道轴的方向是一致的,遇到腹压增加的时候,子宫会沿着生殖道的方向下降,从而发生子宫脱垂。慢性便秘以及咳嗽,腹水或者是腹型肥胖,都会使腹压严重增加,从而造成子宫脱垂。

  分娩损伤:分娩损伤是造成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分娩其实就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者是经过生殖道进行手术助产,都会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如果是分娩之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那么就很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多次怀孕:多次怀孕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多次怀孕并且多次生育的女性朋友发生子宫下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怀孕后期保养不当,或者是怀有巨婴等生产伤害都会严重损伤到子宫的韧带,所以说孕期妈妈不要太过劳累,需要细心保养,但是千万要注意体重控制,巨婴对子宫的伤害很大。

  盆腔手术:经过各类盆腔手术的女性朋友患上子宫脱垂的几率也是很高的,子宫脱垂也是很多盆腔手术的术后后遗症现象。所以说,女性朋友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子宫,尽量避免盆腔内手术,平时多做一些子宫保养操,多吃一些红枣、菠菜等对子宫有好处的食物。

2​子宫脱垂临床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酸痛,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阴道脱出肿物,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

  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泌尿道症状,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

  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3子宫脱垂吃什么对病情比较好

  1、子宫脱垂患者宜吃鳊鱼黄芪汤:鳊鱼1尾,黄芪20g,枳壳10g,调料适量。将鳊鱼去鳞杂、洗净,与芪、枳加水同煮沸后,再煮30分钟,去渣取汁,食盐、味精、料酒调服,每次200mI。每日2次。可益气升提,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

  2、子宫脱垂患者宜吃升麻龟肉汤:升麻1Og,大枣10枚,龟肉150g。将龟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熟后,饮汤食肉,每日1剂。可补血益气,升举阳气,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

  3、子宫脱垂患者宜吃二麻猪肠汤:升麻10g,胡麻仁100g,猪大肠300g,调料适量。将大肠洗净,升麻布包,与芝麻同放入大肠中,置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炖至大肠熟后,去升麻,食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肠,隔日1剂,连续3周。可益气升提,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

  4、子宫脱垂患者宜吃金樱子粥:金樱子15g,大枣10枚,大米200g。将大枣去核,先取金樱子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煮粥服食,每日1剂。可补肾固脱,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子宫脱垂。

  5、子宫脱垂患者宜吃金樱子膏:金樱子150g,蜂蜜适量。将金樱子水煎取汁,共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入等量蜂蜜,煮沸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20~30mI,温开水冲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补肾固脱,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子宫脱垂。

4产前产后怎样预防子宫脱垂

  产前篇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影响子宫支托,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子宫肌垂常发生于晚年;或在绝经后方始加剧,这是因为年老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支持组织萎缩和缺乏张力的缘故。同样道理,体质虚弱或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异常的妇女,即使年轻、未婚、未孕亦可发生子宫脱垂。

  子宫下垂牵拉腹膜、韧带及盆底组织必然引起腰酸和下坠感,并在行走和劳累时加重。病情较重时。自觉似有块物从阴道脱出,久站、咳嗽、排便或劳动时块物更脱出,卧床休息后回缩变小.随着病情的进展,脱出块物逐渐增大,并且不再自动回缩,必须用手推纳,最后,甚至一站起来就脱在外面。脱出的块物即子宫颈,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经常受到摩擦变肥大、易破损、感染或溃烂而分泌血性脓样液体。子宫脱垂时,使膀胱变位和尿道受压,常伴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失禁。子宫脱垂后,由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子宫郁血,往往月经过多。

  产后篇

  分娩后子宫韧带和盆底肌变得松驰而无弹性,使得子宫易随体位变化发生位置的改变,子宫因此而沿着引导方向往下移动,在有诱因时则更为严重,甚至子宫可从引导里脱出,由此产妇常常会感到小腹坠痛和腰酸。若子宫颈长期露在外面还可因干燥、摩擦而发生溃烂、糜烂和感染,流出脓样分泌物和血水,出现排尿困难及尿失禁。

5详解引发子宫脱垂的五大病因

  一、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二、衰老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三、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四、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五、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