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是指5岁以上小儿,每晚睡觉时,不能自控小便,小便自遗者。轻者数日1次,重者每日均遗。遗尿病症的形成主要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膀胱容量较小以及睡前多饮或玩耍过度等有关,只有极少数的患儿因患某些器质性病变如泌尿道畸形等而遗尿。那么遇见孩子遗尿要怎么办?小编帮你分忧。
目录
1遗尿的原因
医学上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称为遗尿症”。0-2岁的婴儿不能自主排尿是正常现象,因为神经系统和膀胱功能尚未发育成熟。5岁时大约有15%的小儿仍有夜间遗尿。一般到5岁时,大部分小儿夜间遗尿消失。夜间遗尿的男孩明显较女孩多,大部分女孩到了2岁时白天和夜间都不遗尿。
遗尿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发育迟缓、睡眠不正常、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响。儿童2-4岁是能控制夜间排尿的最敏感阶段,如果小儿在这段期间生活环境不稳定、焦虑情绪重易导致遗尿症。
多数遗尿症的小儿无器质性疾病。就医时第一步要做的检查是查尿液,若无脓细胞、红细胞等感染证据可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反之,尿液如有异常,则还需要做B超、X光等泌尿外科专科检查。
2小儿遗尿重视心理治疗
一、小儿遗尿多需心理治疗
儿童遗尿症,在临床上多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俗称“尿床”。统计资料表明,5岁儿童遗尿占1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每年下降 10%一15%,到l5岁时,遗尿患儿只占儿童人群的2%。它是属于一种可以自行好转的疾病,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小儿遗尿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现代调查研究证实,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进而使体质下降、易患多种疾病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甚至导致人格障碍,是目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小儿遗尿采取综合治疗
1、生活管理
需要医生、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建立合理的休息制度和饮食饮水习惯;晚餐后不易饮水或喝汤,减少夜间水分的摄入。
2、药物治疗
对于单独进行生活管理仍然遗尿的患儿,常采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的分泌)、抗胆碱类(如托特罗定,增加膀胱容量)、中枢兴奋药(如氯酯醒,可增加对尿意的觉醒)等。
3、心理治疗
多数患儿合并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采用个体化的心理辅导极其重要;应取得患者对治疗遗尿的合作,降低恐惧和内疚羞耻感,增强治愈本病的信心和愿望;严禁打骂患儿,避免责备埋怨,积极鼓励和谈心沟通是较有效的方法。
4、唤醒训练
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难治的儿童病例,通过遗尿报警器或闹钟唤醒训练,经多次反复训练,终能使其自觉醒来排尿。
3中医艾灸敲打穴位治遗尿
中医学认为,肾气不足,膀胱约束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是造成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多数遗尿患者夜间熟睡不易唤醒,即使唤醒也常处于神识模糊的状态。因此治疗上宜用醒脑开窍和温补肾阳的治疗方法。根据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的理论,选用督脉上的穴位,可温补人体的阳气,另外选用头皮上的其他穴位,可醒脑开窍。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取督脉上的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以及此穴旁开1寸处,从前向后的纵向线,用手指尖在这些部位敲打。每个部份各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以上治疗部份正处于大脑皮层尿便中枢的投射区,刺激此处有助于提高尿便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对脊髓排尿反射的控制,从而防治遗尿。除了敲打头皮,还可以采用艾灸法:将艾条点燃之后在以上部位温灸,以局部感觉温热,而又不会被烫伤为宜。每次灸10分钟,每天1次即可。有温补活血的功效。
4遗尿食疗方
1、肾气不足型 表现为睡中尿床,遇寒冷天气尿床次数增多,小便清长,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平素怕冷,甚至肢冷畏寒,舌淡苔白。治宜温肾固涩。
(1)韭菜根25克,干净纱布中绞汁炖熟,温服,每日2次,连服10天。
(2)狗肉黑豆煲:狗肉150克,黑豆50克,文火炖烂,加少许食盐及佐料,分次食用。
(3)芡实山药粥:大米100克,山药50克,芡实20克,胡桃肉20克,煮粥,常食。
(4)益智茯苓散:益智仁、茯苓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3克,空腹以米汤送下。
(5)羊肉羹:羊肺1具(细切),羊肉120克(细切)。调味作羹,空腹食之。
(6)桑螵蛸、益智仁各30克,水煎去滓取汁,大米100克洗净,入药汁共煮成粥,随食。
(7)猪膀胱1具洗净,补骨脂5克,五味子4克,熟肉蔻5克,吴茱萸5克,益智仁5克,将药装 入猪膀胱内,并将其口扎好,用粗针头将猪膀胱刺数孔,放入盆或瓦罐内,加水1500毫升, 煮沸后炖1小时左右,去渣及汤液,取猪膀胱切片,分2~3次食之。
(8)覆盆子猪肉煲:覆盆子30克,加水两碗,文火煎至一碗,去渣取汤;再用药液煮瘦猪肉1 00~150克,不加调料,文火煮熟,肉和汤同时吃下,每日服1次,一般2~3次可愈。
2、肺脾两虚型 特点是面色苍黄少华,肢倦乏力,短气自汗,大便稀不成形或食后即入厕,部分患儿体虚易感冒,兼见白天尿频,动则加重。治宜益气固涩。
(1)高粱米粥:高粱米50克,桑螵蛸10克。将桑螵蛸装入纱布袋中,放水中煮沸数分钟后取出,再将高粱米放入此汁中,慢火将米煮烂即可。每日1次饮服。
(2)鸡肠煎:小公鸡肠子1条,洗净,装入碾碎的泽泻,6岁以下每次2~6克,7~15岁每次10 克。用水炖煮,熟后吃鸡肠喝汤,数次可愈。
鸡肠粉:小公鸡肠子1条,洗净,放在文火上焙干研成细末即可。 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连服7~10天。
(3)猪膀胱煲:猪膀胱切开洗开,装入白果15克,或薏米60克,或莲子60克,或白胡椒15克,炖烂后分数次食用。
(4)生鸡蛋数个,将一端打个小口,每个鸡蛋内塞进白胡椒3粒,用蛋壳盖上小口,蒸熟后,早晚食1个。
(5)龟凤煲:龟肉150克,小公鸡150克,共炖烂,加盐调味食用。
(6)荔枝肉30克,糯米适量,塞入猪膀胱内煮熟,分次食用。
(7)香酥山药: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将鲜山药洗净,蒸熟,去皮,切成寸 段,再一剖为二,用刀拍扁;菜油适量烧至七成熟时入山药,炸至黄色时捞出备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入糖和水,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熟油起锅装盘即成。
(8)黄芪羊肚:羊肚1个,黄芪250克,黑豆30克,文火炖熟,食羊肚。
3?遗尿外治法:
(1)取二寸长连须葱白3支,硫磺30克,共捣如泥。临睡前,将药敷肚脐上,外用纱布及胶布覆盖固定,8~10小时后除掉。
(2)硫磺90克,大葱根7棵,共捣如泥。临睡前,用酒精棉球将肚脐及其周围腹壁消毒,然后将药泥摊在脐周,再用绷带绕腰缠紧固定,次晨取下,存放在洁净的器皿中,以备再用,一齐药量可连用两晚。
5中医对付小儿遗尿的方法有哪些
脾肺气虚型遗尿
表现为白天小便次数多,面色白光白无光泽,易感冒,体弱无力,病儿爱出长气,食欲差,腹胀,大便偏稀或有脱肛,舌淡。此为脾肺气虚型遗尿,治宜健脾益气。
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组成),3~6岁小儿每次3克,7~11岁每次6克,12岁以上每次9克,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
也可选用参芪膏(由黄芪、党参组成),3~6岁小儿每次5克,7岁以上每次9克,均为温开水化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
肾气不足型遗尿
表现为夜间遗尿,白天小便次数多,怕冷喜热,面色白光白,体弱多病,夜间不易叫醒,小便清长,舌淡。此为肾气不足遗尿,治宜补益肾气,温肾散寒。
可选用缩泉丸(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每次3~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
也可选用遗尿散(由萆、益智仁、朱砂组成),一日1次,3~6岁小儿每次3克,7岁以上每次5克,均用温开水送服。3岁以内小儿酌减。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如何治疗小儿遗尿问题,但是家长也不能完全的依靠中医方剂,家长日常的时候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自觉的控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