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平时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的朋友也特别多,特别是现代人们在进行养生和保健的时候也是会常常用到拔罐,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好多的女性在平时的时候会拔罐,那么例假能不能拔罐?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下面的介绍来进行一下了解。
目录
1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2)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热力排去空气。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时将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抽出空气。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称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2例假能不能拔罐
尽量不要在例假时拔罐,因为那会使你的经期延长,血量增加。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拔火罐治病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以瞬间火苗在罐内形成真空负压,吸拔于人体,使肌体经络受到良性刺激,从而疏通气血,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增强新陈代谢,使肌体营养组织得到迅速改善,从而反射地增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提高肌体免役功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皆提到角法。古代中医文献中亦多有论述,常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以吸血排脓,以后又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时说:“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经晕,罐中有水出,风寒尽出”。近年来,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火罐的质料、拔罐的方法均有改进和发展,治疗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并经常与针刺配合应用,成为针灸学中一种重要的疗法。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例假不能拔罐,在月经完了后可以拔罐,一般拔罐也是有禁忌的,一般孕妇、女性在月经期间、太瘦的人,或是6岁以下70岁以上的老人都不可以进行拔罐的,另外身体不好或是有疾病的患者也不可以。
3如何通过拔罐辨体质
皮肤呈白色:体内温气重
表现:通常这种表现只会出现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果出现了类似白色的小水珠,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湿气太重。这是因为有的人体内的湿气太多,导致毛孔一时无法将其完全排出体外,所以拔罐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白色的小水泡。
方法: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关元穴、子宫穴,利用一个灸盒便能将两个穴位同时艾灸。
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
表现: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方法:可以使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的表面用莲花针轻轻的敲刺后再进行拔罐,这个时候会容易将身体内的淤血一起排出体外。
皮肤呈黑红色:感冒引起
表现: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通常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
表现: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方法:有劳损的部位除了使用拔罐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手法搭配中药的烫疗来缓解,例如推拿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利用热疗活血来通络,从而达到治疗劳损的现象。
在家中拔罐时,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为了安全起见,推荐家庭常用真空拔罐,操作简单、调控自如,而且安全性高,不会因操作不当引发烧伤事件。
4拔罐的原理
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3。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两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如果家庭理疗拔罐,建议使用真空拔罐,如好轻松拔罐器。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使用拔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 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3、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4、 协助诊断。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5、 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6、 双向调节。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5拔罐时间多长为宜
拔罐前要准备什么
在选择好拔罐的器具外,还要准备止血钳、火柴、棉球、药液、润滑液、95%浓度的酒精等一些辅助的用品。
拔罐时间多长合适
一般来说,拔罐的时间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短的话在5分钟,长的话也有到30分钟。
1、如果遇到病人感到疼痛、很紧、特别难受时,就要提早拔起罐。
2、如果病人感到舒适的情况下,背部的肌肉也比较丰满结实,在罐子的吸附力没有很大的情况下,拔罐的时时间就可以长一些。
3、如果体质虚弱和消瘦的人,时间要短,力量要小,罐子的数量要相应减少。
4、如果是体质较好,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吸拔的时间可以长一些,罐子的数量要多,吸附的力量需要加大。
5、对于第一次尝试拔罐的人,时间要短。如果是经常进行拔罐治疗的人,吸拔的时间不用太短,吸拔力量要小。
6、需要兴奋、提高身体功能状态的人,罐子吸拔时间要短,吸拔的力量要小,罐子数量要少。
7、如果是闪罐,一般是在5分钟到10分钟左右,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痹症。
8、如果是出现疼痛的疾病,需要缓解疼痛,吸拔的时间就要长,吸拔力量要大。
如果是急性疾病,要每天拔罐治疗1次,慢性疾病的话,隔天拔罐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到15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