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紊乱疾病是所有的女性都可能发生的问题,虽然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还是有一些伤害的,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会抑制脑下垂体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怀孕?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月经不调有哪些原因
第一种原因,女性月经不调,有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如今在大城市生活,生存成本比较高,所以女性也会觉得压力很大,从而会引起一些身体毛病,比如月经不调。
第二种原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造成月经不调的,很多女性喜欢熬夜,生活一点规律都没有,还喜欢吃膨化食品,就是因为这个不好的习惯,才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的。
第三种原因,妇科炎症也会造成月经不调,女性如果性生活不卫生,不经常换洗内衣裤,有可能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的几率也比较大。
第四种原因,经常性的流产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现在很多年轻男女,不顾一切的相爱,怀孕了之后,却轻易去流产,却不知道对于身体有影响,长时间这么做会引起月经不调,引起妇科疾病的。
月经不调肯定是有原因的,作为女性应该洁身自爱,要避免流产,要少吃避孕药,还要学会解压,不要让自己太累,活得开心一点,才能尽快摆脱月经不调,摆脱妇科疾病的困扰,月经不调如果比较严重,还是应该到医院做检查,并且早点吃药调理。
2月经紊乱会影响生育问题吗?
月经紊乱疾病是所有的女性都可能发生的问题,虽然也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还是有一些伤害的,那么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月经紊乱疾病的并发症有哪几种吧。
月经紊乱的并发症:
1、首先应当证实是闭经还是妊娠
这在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妇女都是可能的。更年期卵巢的衰退过程不是直线下降的,常在内分泌波动一个时期后才完全绝经。这个期间如有性生活,偶然一次排卵而碰巧受孕,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异常妊娠,如早宫外孕或早期流产会发生短期闭经后出血,如不排除,误认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则会延误治疗,或并发感染,更加重了病情。
2、生殖道感染
无论急性或慢性,尤其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往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若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阻,阻碍内膜的再生长,可以持久出血,或闭经与出血相间。
3、子宫粘膜下肌瘤
亦会有间断的大量出血。
4、卵巢功能性肿瘤
如卵泡膜细胞瘤或颗粒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产生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后的妇女若发生了这种卵巢肿瘤,也会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月经紊乱的病因是什么呢?
脂肪不足。这一方面是指身体脂肪组织含量不足,一方面是指摄入的脂肪过少。
脂肪组织能合成女人身体所需的雌激素,而膳食的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是性激素合成和分泌的原料或前体物质,所以在维持女性生理特征方面,脂肪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就青春期而言,少女必须获得至少占体重17%的脂肪才有月经初潮,并保持每月1次月经来潮的规律性。就是到了中年之后,适量的脂肪也是维持体内正常雌激素水平的保证。
营养性贫血。长期不规律减肥的女性常有皮肤苍白、头晕、气短、烦躁易怒和注意力降低的表现伴随月经不调出现,这是体内铁缺乏以致贫血的表现。即使是正常饮食的人,也有铁缺乏的危险,节食就更难以幸免了。
以上就是月经紊乱疾病的种类,大家一定不要忽视,平时认真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月经期间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自己的身体,一定不能吃一些冰凉的食物。
3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八大方法
清热凉血法
热邪入血,伤及冲任,热迫血行,血热妄行,临床常可引发月经过多、崩漏、月经先期、经行吐衄,故医者皆书“赶前为热”,“热甚动血”,治宜清热凉血,苦寒清热或甘凉清热。
常用方:先期汤、知柏四物汤、清经散。常用药:黄芩、黄柏、栀子、丹皮、生地、阿胶、地骨皮、地榆、炒白芍、元参、龟板、赤芍等。但苦寒药不宜久服,以免损伤人体阳气。
理气行滞法
气以流畅为顺,气运乎血,血随气行,气滞则血也滞,则月经病丛生。常见症有:月经先后无定期,行经前乳房胀痛,经行腹痛。
治以行气解郁、散结通络。常用方:金铃子散、乌药散、越鞠丸等。常用药:香附、青皮、川楝子、当归、木香、延胡索、大腹皮、厚朴、枳壳、香甘松等。理气行滞法常与舒肝解郁法配合运用。也可与活血化瘀法合用。
温经散寒法
医云:“血者遇热则行,遇寒则凝。”血为寒凝,经脉受阻,客于冲任,则见月经不调,月经退后,经行腹痛、痛经、经闭、经行身痛等症。治疗之法,当以温经散寒。
常用方:金匮温经汤、良方温经汤、艾附暖宫汤、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等。常用药:吴茱萸、桂枝、肉桂、炒干姜、当归、人参、生黄芪、焦白术等;寒凝兼有血瘀者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
补益气血法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血乃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故曰:“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气血,人之神也,不可不谨调护。”气血虚寒则冲脉虚太冲脉衰少,临床常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甚则经闭。
治以补血为主,佐以益气。常用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常用药:当归、炒白芍、熟地、黄精、首乌、龙眼肉、生黄芪、红参、党参、阿胶、枸杞子、焦白术等。气血不足者可嘱患者加强营养、饮食调理。
活血化瘀法
经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若血液流动滞碍或渗于脉外而成离经之血,均称之为瘀血。妇人瘀血证常可致月经病:痛经、崩漏、经行块下、月经退后、月经量少等症。
治疗之法:当祛瘀血以安新血。常用方: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生化汤、大黄蛰虫丸等。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丹参、赤芍、泽兰叶、郁金、延胡索、五灵脂、蒲黄、丹皮、莪术、三棱等。活血化瘀药可根据瘀滞之寒热分别辨证选用,也常配伍理气药使用。
温肾滋肾法
肾之阴阳是维持妇女生长发育生殖的基本物质和功能,故肾阴肾阳充实、平衡、协调是妇女机体正常的保证。肾中阴阳两虚则可致精血不充,冲任失调,首先可致月经病发生。
肾阳虚常见:经闭、月经退后、月经量少、经期延日、经行腹痛等。常用方:右归丸、右归饮、温冲汤、桂枝附子汤等。常用药:巴戟天、肉桂、附子、淫羊藿、仙茅、锁阳、菟丝子、杜仲、肉桂、桂枝、补骨脂、覆盆子、鹿角霜、吴茱萸、炒干姜等品。以达到温阳补火的目的。
肾阴虚常见:月经先期、量少、经闭、痛经等症。常用方:六味地黄汤、左归饮、大补阴丸、两地汤等。常用药:生地、熟地、黄精、阿胶、龟板胶、山茱萸、女贞子、黄柏、元参、知母、枸杞子、天冬、麦冬、泽泻、龟板等品,以达滋阴养精之功。
利湿祛痰法
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湿停聚,下注胞宫,影响胞宫、胞脉则成月经病;常可见肥胖型妇女月经退后甚则经闭不行、经行量少、经行腹痛不适。
常用方:苍附导痰丸、二陈汤、启宫汤、涤痰汤等。常用药:陈皮、半夏、焦白术、胆南星、白芥子、茯苓、炒薏仁、党参、枳壳等,以起健脾祛湿化痰通络之功。
疏肝解郁法
月经的调节与肝有重要关系,肝气郁结则经血失畅而致月经异常,故月经不调责之于肝,故曰“调经肝为先,肝调经自和。”
肝郁气滞临床常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月经量少、经闭或月经后期。若肝气郁结日久化热可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痛经、经行吐衄等。肝气郁结还可致经行腹泻,经行情志异常等。
常用方逍遥散、柴胡舒肝散、四逆散、丹栀逍遥散、定经汤、宣郁通经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柴胡、香附、砂仁、郁金、乌药、炒白芍、川楝子、佛手等。
如属肝阴不足可致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前烦躁等症。常用方:一贯煎、二至丸、四物汤、六味地黄汤等。常用药: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沙参、麦冬等药。调肝一法为治疗月经失调的重要治则。
4女性月经不调千万不要滥用黄体酮
黄体酮用来人工调整月经周期虽然具有一定作用,但使用时必须要慎重。造成月经推迟的原因很多,此激素不是万能的,滥用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
目前,临床上遇到停经女性,只要不是泌乳素升高引起的,一般会先给予黄体酮进行试验性治疗。使用黄体酮后,如果月经来了,则说明存在孕激素不足,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月经没来,就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包括精神刺激、体重下降、运动量过大、垂体肿瘤、卵巢早衰、子宫内膜破坏等。
月经不调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怀孕:如果月经推迟一周以上还没来的话,那么可能是怀孕了。此时可以到医院进行B超或者是用早早孕试纸进行检测。
2.营养问题:现在有很多女性为了保持身材,所摄入的营养过少,导致月经失调,月经不调的情况很多,所以过瘦的女性经期有时会出现波动。
3.心理问题:特别是月经推迟以后,有些女性心情焦虑,导致了经期更加推迟,最终导致月经不调。女性月经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一种反映,而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所以一旦晚来了几天,推迟更久也很正常。
因此在还没有诊断明白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的去诊断,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盲目、长期使用是错误的。另外,作为激素类药物,黄体酮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钠水潴留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浮肿。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妊娠引起的停经,女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乱吃,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5自我按摩可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失调,也有被叫做月经不调。它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常见病,它的症状是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自我按摩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和起床时各做一次。
预备式
呼吸调匀,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
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
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
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搓擦腰骶
将双手别放在腰两侧,自上而下用擦腰部0.5~1分钟,腰部发热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了。
功效
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
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
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
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来月经的时候就不要按摩了,这个时候要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