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的可取处是进行整体调治,着重于扶正培本。中药也优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加强吞噬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抗体的生成等,这就调动了机体的抗癌因素。
目录
1残胃癌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的可取处是进行整体调治,着重于扶正培本。中药也优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加强吞噬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抗体的生成等,这就调动了机体的抗癌因素。此外,还有一定的促进造血系统和保护骨髓的功用。扶正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女贞子、人参等。所以中药用于胃癌手术切除后,不但能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还能继续发挥抗癌作用,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存活率,都有帮助。由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是个因虚致实、因实更虚的恶性斗争过程,因此,在癌肿尚未切除时,其治疗当着重于实证,即以攻击癌肿为主;若癌肿已经切除,虽不等于祸根已全拔,但机体的致命伤已去,它的恶性斗争过程也随之改变,所以与未经手术切除者的治法也有大别。后者当以增强机体免疫代偿能力的扶正药为主。但胃的和降和脾的运化功能也应予以加强和调理。
因此,常用生黄芪、绞股蓝、猴菇、女贞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半夏、麦芽、鸡肉金等,这类药不但能促进术后组织创伤的康复,又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重振正气,也能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尤其是重振正气方面,于癌肿后期或康复期的治疗,不可忽视。必要时亦可加入麦冬、北沙参、石斛,特别是患者兼呈现阴液不足时不可少,温润合用,并行不悖。
如到了癌症II期才手术者,须防残留癌卷土重来和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则抑癌抗癌的中草药,也当随证加入,如整体表现有热者,可加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石见穿等;表现有痰结者,可加入瓜萎、浙贝、牡蛎、昆布、海藻等;表现有瘀者,可加入丹参、赤芍、桃仁、肿节风等;表现有肝郁者,可加入白蒺藜、川栋子、八月札等。对胃癌抑制作用较佳的白英、金刚刺、龙葵等都可酌情加入,以加强抗癌功效。
个别患者于手术后幽门功能丧失,可能引起反流性胃炎或倾倒综合征。前者的临床表现为呕吐,吐出物为黄色或黄绿色,用温胆汤加味可获改善;后者的临床表现为进食后感上腹胀满、恶心反胃、嗳气,继而腹泻,并伴面白汗出、心悸、眩晕,用香砂六君汤加味可获改善。此外,还须调节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吞。
总之,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疗法,它是唯一可清除癌灶、解除癌性梗阻的手段。手术后结合中医药扶正培本是提高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2残胃癌吃什么好
一、饮食
1、蔗姜饮: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适宜胃癌初期用。
2、红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红糖60克,清水1碗。红糖用清水冲开,加入豆腐,煮10分钟后即成。经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显者可选用此食疗方治疗。
3、陈皮红枣饮:桔子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疗方行气健脾,降逆止呕、适用于虚寒呕吐。
4、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5、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6、莴苣: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枣煮熟去核,与面粉混和后做饼即成。当点心服用,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大便稀薄或腹泻可选用。
7、芡实六珍糕: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米仁、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将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与米粉合匀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调味,开水冲服,也可做糕点食用,此方健脾,止泻效果良好。
8、桂圆花生汤:花生连红衣25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大枣去核,与花生、桂圆一起加水煮熟即可。每日1次,养血补脾,贫血明显者可用此方。
9、乌梅粥: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少许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1次,此方有收涩止血作用。
10、麻仁粥:芝麻、桃仁各20克,粳米80克。用芝麻、桃仁和糯米共同煮粥即成。隔日1次,润肠通便,大便干燥秘结者可用此粥。
11、芝麻粥:芝麻6克,粳米30克,蜂蜜适量。将芝麻炒香待米煮粥即将熟时加放,再加蜂蜜调匀即成。每日1次,此药膳补血润肠。
12、鱼肚酥:鱼肚(大黄鱼、鲤鱼、黄唇鱼、鳗鱼的鳔均可作原料),芝麻油。鱼肚用芝麻油炸酥,压碎即成。每日3次,每次10克,用温开水送服。此药膳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淤、消肿。
13、健胃防癌茶:向日葵杆蕊或向日葵盘30克。用上述原料煎汤即成。煎汤代茶,长期饮用,有防癌,抗癌消炎之功效。胃癌术后吻合口有炎症者可选此膳。
3残胃癌的信号
残胃癌是指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良性疾病作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剩余下来的小部分胃发生的痛肿.据观察证实,残胃的胃癌发生率比正常胃高3倍.残胃癌早期无特异症状,易误认为是“胃切除后综合症”或“溃疡病复发”等良性病变,而延误治疗.
残胃癌多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13—19年,此时若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为发生残胃癌的信号.
一、突然出现胃病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者,要高度警惕为残胃癌.此点可与良性病变鉴别,如胃切除术后综合症是术后不久就出现症状,并长期存在;溃疡复发也多发生于术后3年之内.
二、上腹部出现无规律的烧灼样疼痛或饱胀感,可伴有消瘦、消化不良,喛气等症状.
三、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大便潜血实试反复阴性,或突然呕血,解柏油样大便者.
四、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或吞咽困难者,要仔细查明原因。因为发生于贲门部的残胃癌早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发生于吻合口周围的残胃癌则常出现间歇性呕吐胆汁样胃内容物。
治疗残胃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所以,有人主张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每年应定期到医院作胃镜检查。特别是出现以上情况时,更应及时诊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残胃癌与复发癌的X线
(一)残胃癌
传统的钡餐检查,不易发现残胃癌,特别是吻合口区癌,故有些作者着重指出,对术后的残胃作x线检查应施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有可疑的病例,应作内窥镜与活组织检查。
癌肿可以发生于残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贲门区与吻合处为多见。故x线检查时,对上述部位更需作过细观察。残胃癌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息肉样肿块影,在气钡双对比相上,可见由钡气色画出病灶的轮廓与其表面结构,此外,亦可表现为近吻合口处的边缘性溃疡龛影。残胃良性溃疡的发病高峰在术后第一年,其次多在术后第二年,良性边缘性溃疡几乎总是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术后患者,胃溃疡术后发生良性边缘性溃疡者不到达%,再则,良性溃疡通常发生于吻合口的肠侧。残胃的缩小亦是癌性浸润的一种表现,但在作出这一诊断之前,务需排队上述改变因服入之造影剂过少而致充盈不足,从而使残胃扩张不全及因吻合口较宽,残胃内造影剂排出过畅等因素所造成之假性残胃缩小。
(二)复发癌
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内,残留之胃囊出现癌肿者称之为复发癌,x线可表现为残胃的充盈缺损,胃壁浸泣性僵直,或粘膜皱襞破坏伴有浅表不规则溃疡龛影。吻合口复生的主要x线征象是对称性或偏心性狭窄伴有局部粘膜皱襞被抹去样改变。
5残胃癌日常保健须知
癌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对于残胃癌却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残胃癌也是癌症当中的一种。残胃癌患者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
1、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提供清洁、干净的环境,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增进食欲。让病人了解充足的营养对疾病的支持和恢复有重要作用,并鼓励病人进食。对进食困难者,多采取静脉高热量来补充营养,如白蛋白、脂肪乳剂等。监测体重、尿量、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值。
2、嘱病人减少活动,并充分卧床休息,尤其是在下床活动前或吃饭前,以保存体力。根据病人的需要,把常用的日常用品置于病人容易取放的位置。根据病人入厕或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并协助其生活护理。根据病情与病人共同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以病人的耐受性为标准,逐渐增加活动量。教会病人对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头晕、眼花、疲乏、晕厥等。有无气促、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出汗等。
3、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赖。经常与病人交谈,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单独的环境,让病人表达悲哀情绪。在病人悲哀时,应表示理解,并维护病人的自尊。以临床上一些成功的病例,鼓励病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鼓励病人或家属参与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决策制定过程。寻求合适的支持系统。建议单位领导或同事给予关心。鼓励家属成员进行安慰,必要时陪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