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来月经腿酸怎么办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身体里面会有血液流出,所以说身体会有失血的现象,引起了身体的各个部位供血不足而造成了缺氧的情况,这个时候女性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有腰腿酸痛,那么月经期间腿酸软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吧。

目录 经血淡质地稀说明体虚 月经期间腿酸软怎么办 喂奶期间来月经怎么回事 崩漏吃什么药好 经期疼痛如何缓解吃什么好

1经血淡质地稀说明体虚

    月经周期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周期是多少天,月经周期是从每一次月经来的第一天计算到下一次来的第一天。一般周期提前的。如果较正常周期早来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的,这种人体质多属于血热或气虚;周期错后的,是比正常周期延后7天,或40-50天一次的,多为寒、血虚、气郁。

  月经颜色、质地

  接着就开始观察月经的颜色和质地。凡是月经颜色淡、质地稀薄的多跟“虚”有关,比如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或有痰湿。凡是月经颜色深的多跟实、热、瘀、堵有关,比如深红、黯红、紫红、紫黑、墨红,质地粘稠、或有血块。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热两种状态,都分虚、实两个类型。例如:血热就还分实热、虚热,同是月经颜色鲜红,但实热伴月经量多,虚热伴月经量少。血寒也分实寒,虚寒。实寒的经色暗淡或夹有小血块,虚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更年期女性,怎样才能留住美丽?如果想为了漂亮吃雌激素,还不如喝豆浆,吃些天然新鲜的水果蔬菜。即使是更年期女性真正需要补充,也应严格遵医嘱。

  月经量

  观察月经特点的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月经的量,但仅凭来的量的多少,是无法确定气血状况的。比如来的多,似乎是血很多,但若是量又多颜色又淡,质地又稀呢,却是血亏的表现。只有来得多,血色很深红,质地粘稠的才算热。来的少也一样,要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才能判断气血的真实状况

  伴随症状

  除外月经本身的性质外,月经前后有无头晕、头痛、痛经、腹泻、情绪起伏等等症状,也可以用来帮助判断气血状况。比如月经前后容易头晕,是否是血虚?其实很好判断,观察月经就可以了。头晕同时伴随月经量少,色淡。若伴随面色苍白,牙龈舌头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则为血虚。

  若是伴随胸闷、头重、食欲差,白带多,则为脾虚痰湿造成的。若头晕,月经量小,色鲜红,同时会伴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颧骨发红等症状,则为肝肾阴虚。痛经也可以区分身体虚实,一般月经前或来时痛,不喜欢按揉,月经来后,血块出来后痛减的为实痛,多由瘀阻造成的,诱因多为肝气郁结或受寒。月经若经期痛,经期后疼痛加重的,小腹绵绵不绝,很喜欢按揉或热敷的,则为虚痛,多由肾虚、气血虚引起。

  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步骤举例如下: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全身状况: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

  结论: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2月经期间腿酸软怎么办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每一位女性的身体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身体会有大量的血液流出来,引起了身体的各个器官供血不足而发生了缺氧的现象导致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以腿酸软、全身无力为最常见,这个时候最好是在家里面卧床休息,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过度的劳累,注意做到劳逸结合。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腿酸软的情况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准备好一杯热水,偶尔的时候喝一杯,对于酸软的症状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并且热水还有利于通便,经常喝热水的话,对于女性在月经期间时身体里面的毒素排到外面,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也可以喝些红糖水,不只是起到了缓解酸软疼痛的症状,还可以使血液的再生速度加快,用大枣熬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趁着热来喝,即有着很好的通便作用,对于酸软疼痛的症状也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生冷寒凉的食物。

3喂奶期间来月经怎么回事

  生宝宝以后,月经的恢复及排卵的时间都会受哺乳影响。不哺乳的妈妈通常在产后6—10周就迎来了“老朋友”。哺乳妈妈月经的恢复时间一般会延迟,有的哺乳期一直不来月经。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产后初次月经样阴道出血被很多妈妈视为月经来潮,其实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其中60%是无排卵的,严格地说是无排卵性月经,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经。其出血量和持续时间较正常月经长得多,月经周期也不准,所以,很多妈妈产后的月经会有一段时间不正常。

  女性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后多久月经才会来?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O%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 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

  母乳喂哺婴儿的新妈妈,排卵及月经恢复较迟,有的要在一年后才来月经。大多数人第一次的月经量比平时月经量多,第二次月经就正常了,因此不必治疗。

  当月经来潮时,哺乳妈咪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这种乳汁有时会引起婴儿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的现象,待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无论是处在经期或经期后,妈咪都无须停止喂哺。

  喂奶期间月经不规律

  喂奶期间月经不规律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哺乳期,内分泌还不是很规律的,受身体催乳素与雌激素的影响会这样的,等到完全不哺乳了,慢慢就会恢复正常了。

  哺乳期月经可能不规律,但会排卵,要注意避孕。可以用避孕套或上节育环。

4崩漏吃什么药好

  月经量多,来势急猛时,首先要解决经量过多的问题,减少月经流量,以免并发失血性休克等危险症状。大出血自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虚脱危及生命时,应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治疗,切勿耽误病情。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做治“本”治疗。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身体调理性治疗,预防病情的反复发作。月经量多,来势猛烈时,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少翻动,上半身宜垫高,以利于经血的排出。月经期间禁止房事,保持外阴部清洁,毛巾、盆具等清洁用具要适当进行消毒处理。月经期间不适合坐浴,有条件的宜选择用流水冲洗外阴部。

  崩漏患者的饮食宜忌

  崩漏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化,荤素搭配合理,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蛋类、猪肝、猪血、鱼类、菠菜、油菜、黑木耳、红枣等,这些食物富含高蛋白又含有大量铁元素和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对身体有益。石榴、莲子、芡实、胡桃肉、藕等有补益脾肾、固涩经血的作用,崩漏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山楂、桃、鲨鱼、蟹、姜、辣椒等食物对身体有刺激、活血的作用,崩漏患者不宜食用。

5经期疼痛如何缓解吃什么好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发生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而言。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血气运行不畅所致。因为经水为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运行,若气充血旺,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然无疼痛之患。如血气虚少,肝肾亏虚,寒邪凝滞,气滞血瘀,导致经行滞涩不畅,不通则痛也。因此,对痛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辅以五谷滋补食疗方调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肉桂红糖粥

  肉桂3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大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肉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即可。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此方可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痛经、腹痛、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

  益母草当归粥

  当归15克,益母草、大米各30克,鸡蛋3个。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与大米、鸡蛋共同煮粥即可。此方可活血行气、化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经、经色紫黯或有瘀块者。

  干姜红枣红糖粥

  干姜10克,红枣20个,红糖、大米各30克。先将干姜在清水中洗净,捞出,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红枣和大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尽量趁热食服,此方可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者。

  高良姜红枣粥

  生姜30克,红枣10个,高良姜15克,大米50克。先将生姜、高良姜在清水中洗净,捞出,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大米、红枣共同煮粥即可。此方适用于寒凝气滞痛经、经前后小腹胀痛、胸胁乳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