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的发生与遗传及曝晒日光有很大关系。雀斑大多在6-7岁后开始出现,雀斑有时颈和手等处也可发生。雀斑的特征是针头至绿豆大淡黑色斑点或黄褐色,雀斑成群或疏散分布,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那么,如何祛遗传性雀斑?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如何祛遗传性雀斑
1.我们来通过遗传雀斑的因素来看遗传雀斑的治疗。遗传的雀斑,不一定是遗传自你的父母,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一般来说遗传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
2.从遗传雀斑的特点看遗传雀斑的治疗。遗传雀斑一般为针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点而且遗传雀斑多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数量多少不定,各个雀斑点之间互不融合。而且多发于般幼年,女性多于男性。所以说遗传雀斑的治疗要提早治疗。
3.药物治疗:辅助用药可口服维生素C,1次0.2~0.4g,1日3次;或维生素E,1次50mg,1日3次,连续数月。中成药可选六味地黄丸,其滋阴补肾,蜜丸1次1丸,片剂1次8片,胶囊1次8粒,均1日2次,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液氮冷冻治疗雀斑,也有较好疗效,但仅限于比较表浅的雀斑。
4.雀斑的遗传有隔代遗传这种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的父母双方都没有雀斑的,而其孩子出现雀斑的原因。虽然父母的一方或双方雀斑没有显现出来,但其一方或双方携带有的雀斑遗传基因,却传给了孩子。
2雀斑和黑斑的区别
雀斑
雀斑大多是遗传性的,呈点状或圆形、卵圆形,或呈各种不规则的形态;分布在颜面部,尤其是鼻与两颊周围最为常见,大小如同针尖至米粒大,直径一般在2毫米以下,呈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分布数量少者几十个,多者成百,多数呈密集分布,但互不融合,孤立的布散在面部周围,严重者也可见于手背、颈、耳前后、耳腔、肩臂等躯体暴露的部位。多数呈对称性。雀斑一般始发于5到10岁左右的儿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也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少女,到成年后(20岁以后)多数色斑呈静止状态、停止发展。
黑斑
黑斑的形成有多重的因素,长期过度的紫外线照射,瘦脸针,使黑色素大量产生不易排除,是形成黑斑的最大杀手。皮肤的老化也会导致角质层异常堆积,黑色素不易分解代谢。而太热的环境会使黑色素细胞更为活跃,因此长期暴露在太热的环境中也容易长黑斑。遗传体质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隆鼻方法,有些人极其一生脸庞都没有任何斑点,但有些人二十岁有雀斑,三十岁长肝斑,脸上几乎没有正常的地方,这除了后天环境外,先天体质也很重要。
3雀斑是什么原因
1、遗传因素
雀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一家数代中可连续地在同样部位发生相同式样的雀斑,日光的暴晒或紫外线照射过多可促发和加重本病,中医认为肾水不荣于面,浮水滞结,或由邪郁于血分,外感风邪,风火相结而发病。
2、紫外线
引起皮肤变黑的主要是紫外线的中波,它能引起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产生。紫外线是人类黑色素细胞增殖、皮肤色素沉着增多的主要生理性刺激。
3、内服药物
长期内服冬眠灵、鲁米娜、安体舒通、避孕药等等,也可以诱发黑色素。脸上长斑除了以上原因外,还与长期电脑辐射、内体内分泌失调,情绪不稳、社会压力等有关。假如想要消除色斑困扰,最好设当调整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另外,做好防晒工作,避免强紫外线辐射,引起色斑出现机率。
4、环境污染
城市在被各种原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会造成我们皮肤上的细胞微小炎症。导致皮肤内的细胞自然分泌出一种花生四烯酸的物质来对抗这种炎症。而这种花生四烯酸的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酪氨酸酶并加速黑色素的形成。
5、、体内的微量元素
研究人员在通过对黄褐斑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过氧化脂质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和患者血清中的锌、铜、铁、镁等分析中,认定微量元素的改变和黄褐斑有一定的关系。血液中的血清铜升高可以使其酪氨酸酶活性增高。
45种食物轻松告别雀斑
1、吃干柿
配料:干柿子适量。
吃法:天天食之,久食有效。
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2、吃奶糊
配料: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2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核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然后与牛乳、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调味即可;也可在煮沸时,打入生鸡蛋,边搅边煮。
吃法: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可经常食用。
功效:润肤悦颜。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3、吃薏苡粥
配料:猪肾1对,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
做法:猪肾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粳米、薏苡仁、水一起,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即可。
吃法:分顿吃。
功效: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4、喝山楂饮
配料:山楂、橘皮各饮适量;
做法:山楂、橘皮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 蜂蜜调用。
吃法:可经常饮用。
功效:清除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5、喝“润肤汁”
配料: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
做法: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
吃法:早晚各吃10毫升,用开水兑。
功效:清肺热,滋五腑六脏。适用于面部灰暗、黑斑、雀斑。
5雀斑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尽管雀斑容易辨认,但还是有些斑容易与其混淆。
1、颧部褐青色痣;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界限明显,数目约10-20个,多见女性.美容院称为真皮斑或颧痣。病因不清。
2、雀斑样痣;发病年龄在一岁或两岁左右,颜色较雀斑深,与日晒无关,无夏重冬轻变化,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病理示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常一侧,一般表现为密集。
3、着色性干皮病;雀斑样色素斑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点大小不等,深浅不匀,分布不均。见有萎缩性斑点,光敏突出。
4、面正中雀斑样痣;罕见,常在一岁左右发病,褐色集中在面中央,伴有其它畸形,如癫痫、低智等。
5、色素沉着-肠道息肉综合征;色素斑为黑色,口唇颊黏膜多见,不受日光影响,常常伴有息肉。
6、黄褐斑;淡褐色到深褐色的色素斑对称分布面部,不累及眼睑和口腔。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蝶翼状。育龄期女性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