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来说养胃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可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经意的习惯往往就会伤害到了他们的胃,而这是很危险的,那么是哪些坏习惯呢?接下来小编来告诉大家老人的哪些坏习惯会伤害胃。老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胃部消化功能不是很好,所以饮食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患上胃病,那么哪些习惯会伤害老人的胃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1老人胃溃疡的食疗调理方法
1.尽量少吃刺激食物,以防胃酸分泌过多。如浓肉汤、浓茶、浓缩果汁、咖啡、烈性酒、生葱生蒜,过甜、过酸、过辣食物等均应不吃。
2.宜食含酸少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这样既中和了胃酸,又有利于止血。也可多吃面食,不食油炸、油煎食物。少食芹菜、韭菜等不易消化和多渣的食物。
3.忌食热、生、冷、硬、产气食物。食物过热会引起胃部血管扩张,易致出血。生、冷、硬食物对胃会产生不良刺激,也会导致出血。吃饭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减轻胃的负担。
4.建立正常的饮食制度。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这样既减轻胃的负担,又使胃中常有适量食物,以中和胃酸,减少对病灶的不良刺激。在进餐时,忌交谈或看报等。
此外,还可以采取下列食疗方法调治。
(1)红茶5克,蜂蜜、白糖适量。在保温杯中加入红茶,以开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后,再加入蜂蜜和白糖,趁热喝,每日三次,一次一剂。
(2)开水冲鸡蛋鸡蛋1个,打入碗内,用筷子搅拌均匀,滚烫的开水冲熟后即食。鸡蛋黄中含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对胃有保护和抵抗作用。
(3)蜂蜜100--l50毫升,隔水蒸熟,于吃饭前空腹一次服下,一日3次,连服2-3星期。蜂蜜能使胃总酸度降低,白血球、红血球恢复正常值,疼痛消失,大便正常。
(4)鲜包心菜(甘蓝)捣汁1杯(200-300毫升),略加温,饭前饮服,一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5)乌贼骨适量,研成极细末,糖水调服。每日二次,每次3克。
(6)将马铃薯(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挤汁。每日早晨空腹服1-2匙,可加蜂蜜适量,连服2-3星期。
2老人胃不好吃什么食物好
1.姜韭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先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并捣烂,取汁放入锅中,再加入牛奶煮沸后即可食用。分次早晚趁热饮之。
2.砂仁猪肚砂仁10克,猪肚1000克。将猪肚洗净,放人沸水锅内浸透捞出,刮去内膜。将清汤倒入锅内,加入猪肚,再下适量的花椒、葱白和生姜,煮熟,捞出待凉后切条状。再将原汤500克加入锅内,在火上烧开,下入肚条、砂仁和适量的胡椒面、味精。然后用水、豆粉搅匀即可,可适量食用。此方适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等症。
3.丁香姜糊白砂糖250克,生姜碎末30克,丁香5克。将白砂糖放入锅内,用文火煎熬到稠时,加入姜末、丁香,调匀,继续熬成糊状为止。每次6克,每日服2次。
4.佛手酒佛手30克,白酒1千克。把佛手用清水浸透洗净,切成约1厘米正方形小块,待干后放入坛(瓶)内,然后倒入白酒密封保存。每隔5天将坛摇动一次,10天后开封即可饮用。每次3-5毫升。每日1-2次。此方适于慢性胃炎、胃气虚寒等症。
5.佛手柑甜粥佛手柑15克,粳米6克,冰糖少许。将佛手柑煎汤去渣后,加入粳米和冰糖共煮,早晚适量食用。主治老年脾胃虚弱、食饮不振、胸内气滞、消化不良。忌食过甜、过酸、辛辣和不易消化食物。
3六大建议呵护老人的胃
一、吃饭时应保持轻松的情绪
人在吃饭时的A不良情绪可以导致其体内的植物神经发生紊乱。而植物神经紊乱又会造成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过多,使胃黏膜受到腐蚀、胃血管收缩无力、胃动力降低等,同时可导致食物在胃内的停留过久,造成胃疲劳。因此,人们在吃饭时可说些愉快的话题或听听音乐等,以使自己在进餐时有良好的心情。
二、每天喝一杯甘蓝汁
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佳蔬菜中,甘蓝排在第三位。这是因为人们常吃甘蓝可以促进胃细胞的活动,降低胃部癌变的可能。另外,甘蓝所含有的维生素U有抗溃疡的作用,能保护胃黏膜。胃病患者若每天饭前饮用250克略加温的新鲜甘蓝汁,可以起到缓解胃痛、促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的作用。
三、不吃夜宵
很多人都喜欢吃夜宵,以为这样可以在夜间为人体补充营养。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夜晚,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器官都进入了“休整”状态,包括胃。如果人此时吃东西,会使胃被迫紧张地工作,重新分泌出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
由于此时大脑已经处于“休息”状态,所以这时胃液的分泌是处于失控的状态,这会造成胃液分泌过多。而过多的胃液会腐蚀胃黏膜,使胃黏膜发生糜烂、溃疡。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晚上吃东西。那些喜欢吃夜宵的人可以把每天的三顿饭变成四五顿来吃,且晚饭可以吃得稍微晚一些。这样既可以避免夜间吃东西,又不会有饥饿感。
四、饭后注意休息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吃完饭后人们就马上出走。那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饭后,食物集中在胃里,此时的胃部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来消化食物。因此,人们在饭后即使只是散散步,也会使血液遍布全身各处,造成胃部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人们在饭后应静坐休息半小时左右,然后再进行其他活动,这样食物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五、做好胃部保暖
胃的外面没有较厚的肌肉和脂肪,是人体受保护少的器官之一。所以胃很容易受到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当胃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后,胃酸的分泌量就会增加,会引起胃肠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会导致患者出现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人们在天冷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胃部的保暖工作。
六、实行分餐制,预防传染病
说起胃病,就不得不提到幽门螺杆菌。大量的研究表明,80%的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它甚至还是胃癌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并寄生于人的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中。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其胃黏膜会逐渐失去保护作用,引起胃组织的发炎和坏死。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实行分餐制,以便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尤其是有胃溃疡患者的家庭,更应该实行分餐制。
4老人的哪些坏习惯会伤害胃
1、吃剩饭菜
大部分老人都很节约,剩饭剩菜不舍得丢掉,但如果长期吃剩饭菜,不仅伤胃,还有食物中毒的风险。尤其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菜如果不妥当保存,易受到细菌污染,吃了很容易引发胃肠炎。因此,建议老人要每餐少做一点,保证餐餐吃新鲜饭菜。
2、懒得咀嚼
有很多老人因为牙口不好,咀嚼困难而“囫囵吞枣”,此举对老人十分有害。老人食管内壁的弹性弱,不能适应突然挤压,严重时食道可能被撑胀破裂,因此老人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物咀嚼得越细,就越能减轻胃肠负担。
3、吃饱就动
很多老人对“饭后百步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理解为“饭后立刻百步走”,实际应该是“饭后半小时百步走”。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如果吃饱就动,一部分血液会供应运动系统,破坏胃的正常消化。而饭后休息30分钟再走,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胃下垂的老人,饭后非但不能散步,还应先平卧10分钟。
4、饭后喝茶
饭后一杯浓茶是很多老人多年的习惯,此举同样伤胃。饭后立刻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茶叶的茶碱,会干扰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一小时再喝茶,且冲泡不应太浓。如果怕饭后口渴,可以在吃饭时搭配汤水。
5、饭前服药
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来说,要留心服药时间。一些常用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胃肠有明显的刺激,长期饭前服用会损伤胃黏膜;有些药物,如胃酶片、淀粉酶等需要和食物一起服,才可及时且最大地发挥助消化作用,也不易在饭前服用。适合饭前服用的大多是,对胃无刺激性的药物、助消化药物如食母生、胃蛋白酶等;或者是需要在胃肠道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收敛药、吸附药、利胆药等;有些降糖药也适宜饭前15分钟左右服用。
5老人得了胃病吃什么好
牛奶
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
粥类
粥类容易消化,尤其八宝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热量更高更丰富,对胃有好处。而新鲜的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能有效地保护胃。确定适合养胃的早餐食物,原则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营养。如:鸡蛋羹、鸡蛋汤、煮鸡蛋、大豆、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汤水
比较养胃的东西首选不是粥,而是汤,汤还不能是肉汤。肉汤也含酸多,菜汤较好,什么菠菜、粉丝、鸡蛋能上的都上。再加点鸡精调味。
主食:最养胃的,是面条。
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另外就是饼干。
苹果
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宜于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