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家居环境 >环境与健康

​定期游泳能降低53%的死亡率

到了冬天时天气就开始冷起来,喜欢游泳的人们多到室内进行,也有少数人进行室外的游泳,被人们称作是冬泳,此时我们会观察到河里的水已经很凉,下水里必须做好热身,身体适应了水温后才能开始游,并且要观察身体近期的不适,有感冒或是严重疾病的冬泳是要禁止的,并且游泳的时候也要限制,那么冬天游泳多长时间为好呢?下面看看详细介绍。

目录 在海水里游泳都需要注意什么 冬天游泳多长时间为好呢 定期游泳 能降低53%的死亡率 游泳怎么游的快 游泳的常见泳姿

1在海水里游泳都需要注意什么

  1.查看天气,如果水性一般风浪特别大的情况下最好套个救生圈。是那种胶皮的,比游玩用的塑料的好用。

  2.事先做好运动,避免抽筋或者之类的。

  3.找当地人了解下这片海域有没有什么不能碰的植物,而且到海里之后最好自己也不要碰不知道的植物。

  4.一般在海滩涨潮和退潮的高度中间有一片浅滩,比如说你刚下海越来越深,但是再往里走一段会又变浅,就是退潮时候海水的位置 再往里就会越来越深,时刻注意深度,结合自己的能力。

  5.尽量选择正规的戏水海域,有防护网的那种 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性生物,但要预防万一才好。

  6.在海里看的距离跟我们想象的不同,看上去好像很近,其实要远很多,所以不要勉强自己。

  7.尽量穿鲜艳点颜色的泳衣,这个是为了让岸上的朋友放心,他们时刻能找到你。

  8.如果是夏天下海,一定要注意防晒,哪怕是阴天,紫外线都很强烈 一不小心就会晒伤别的。

  尽量结合自己的泳技吧。海里因为有浪,很多时候跟游泳池里的感觉不同,不过一般都能适应,只要不是极端天气。

  上面讲解的都是关于海水游泳的注意事项,其实有时候在夏天海里游泳的确是一种享受,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保护措施做的不好,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伤害的,特别是对于女性。最后值得注意的事游泳之后一定要清洗干净。

2冬天游泳多长时间为好呢

  科学冬泳要求人们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适时体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最好结伴而游以确保安全,同时适当着装、防止冻伤。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也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到适时适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对于熟练掌握游泳技能,从夏秋季开始坚持游泳锻炼,对冬泳特点有正确认识并且有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健康人来说,科学适度的冬泳锻炼是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冬泳。有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肝病、精神障碍及糖尿病的患者、过敏性体质者、先天性心脏病人、癫痫病人,以及有外伤或有炎症的人和酗酒者都不宜参加冬泳,否则有可能导致疾病突发或伤害身体。儿童由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参加冬泳更要注意适量,必须有成年人监护。冬泳的运动量要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如果在水里时间过短,没有经受充分的刺激,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一般来说,刚下水时体温迅速下降,会感到发冷,随后皮肤发红,体温开始回升,感觉温暖而舒适,这时离水上岸,一般会感到比较轻松适意。如果继续接受冷水刺激,等到身体打寒战、手脚发麻,就已经是运动过量的表现,这样极容易损伤某些器官和组织。

  冬泳后应注意保暖,并立即运动以恢复体温。上岸后,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到身体发红为止。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慢跑或原地跳动,直到体温基本恢复。冬泳后切忌马上进入高温的房间、烤火或者洗热水澡。冬泳实际是“四季的游泳”,需要持之以恒地锻炼。它对人的心理和意志是一种挑战,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绝好锻炼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冬泳还可以培养勇敢、坚强的精神,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增进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冬天游泳多长时间为好呢?此时游泳的时间不能太长,即使身体适应了水温,在水里的时间久了后身体也会有不适症状出现,游泳者要考虑自己的体能,水温过冷时会刺激到身体的器官,如果长时间来上岸,更容易增加发生意外的机率,游泳后患者要及时补充热量,身体不宜立即冲澡,热水容易造成患者身体不适,其危害则会增加。

3定期游泳 能降低53%的死亡率

  每天在游泳池中畅游几下,再吃一小块黑巧克力,这样可以强身健体并延长寿命。特别是对于女士来说,这样做可以消除令人烦恼的赘肉。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20—60岁的超重妇女作为实验对象。让她们每天摄取20克的黑巧克力。测量发现,一个月中,他们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和胆固醇水平平稳下降。研究还表明,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酚,这类物质可以保护身体免受细胞破裂和疾病的损害,同时有益于心脏功能和保持合适的血压。如配合有规律、适量的运动,其减肥效果则更加明显。

  要延长寿命,游泳是最有效的运动。实验表明,定期游泳能降低53%的死亡率,慢跑能降低50%,而走路只能降低49%。研究表明,游泳能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增强骨密度,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同时还能使肌肉均匀伸缩,使其变的更强健,更灵活。游泳还有益于人们养成良好的姿势,矫正驼背,减少关节疼痛。这是因为人的骨骼在水中能更自然和轻松地调整运动的强度和力度。在肌肉受伤痊愈后,游泳还可以帮助患者回复肌肉节奏,它是物理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游泳怎么游的快

  1. 手部应该先入水

  在进行自由泳的时候,你应该让你的手先进入到水里,然后才是肘部,因为很多人在游泳的时候因为手臂弯曲的弧度不够,所以在胳膊进入水德时候姿势就不够标准,往往都是手和肘部一起入水的,而这样入水游泳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势必会影响到游泳的速度。

  2. 双手尽量够向远方

  在游泳的时候,你在入水以后一定要保持身体的伸展和滑行,使身体能够尽量的够向前方,这样你每次划动一下就会比别人超出几厘米,当距离一长,你的速度就会比别人快很多了。

  3. 将你的手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在游泳的时候,要保持手部不超过身体的中线,但是同时手部也不能太过向外展,也就是说你的右手应该与右肩外沿平齐,一旦你超过中线,身体就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就会觉得身体不受控制。

  4. 双手保持放松

  在游泳的时候要使双手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样在水里的时候就会使你的手部最大化,有很多人因为紧张,在游泳的时候手指总是紧紧的闭合在一起,这会导致你的胳膊处于收缩状态,这就会大大的影响你的速度。

5游泳的常见泳姿

  自由泳

  澳大利亚人韦利士于1850年使用了一种双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这可算是自由泳的雏型。及后英国泳手约翰特拉真于1873年采用了一种用胸泳腿再配合双手交替前爬的泳式,后来澳大利亚人李察卡尔又根据特拉真及亚历韦咸的泳式,创造了一种‘浅打水’的踢腿方法。自此之后,腿的踢法就只有少许的变化。自由泳的完整配合有多种形式。一般常见的是每划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

  蛙泳

  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18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青蛙泳”。由于蛙泳的速度比较慢,在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泳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随后国际泳联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

  仰泳

  早期的仰泳只是仰浮在水面上,然后再用胸泳的踢腿推进。190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有泳员使用手部在水面上过头前移的泳式,踩踏式的踢腿方式,则要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才开始出现。

  蝶泳

  蝶泳的划手方法是由德国泳手Erich Rademacher首次在1926年的胸泳比赛中使用,当时,他仍使用胸泳的踢腿方式。195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国际业余游泳联会(FINA)决定将此泳式与胸泳分开,因而增加了蝶泳,而且泳员更可以采用海豚式的踢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