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营养成分流失就会变快,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变得越来越慢,从而导致人体变得越来越瘦。老年人变瘦之后最担心的就是家中的子女,看着家中的老年人逐年变瘦,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可以不让营养物质流失呢?怎么做才能让老人变得健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方法。
目录
1老年人不能太瘦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老来太瘦同样也不好,其死亡率超过体胖老人。这是因为身体太瘦本身就是病态,体瘦老人比体胖老人更易患癌症,所以,人老了还要坚持锻炼,这样才能增强内脏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以达到延年益寿。
瘦弱老人的健身处方(第一阶段8周)
一周锻炼3次,每次练30-40分钟。
第一次
1,胸 卧推大哑铃(或小杠铃),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2,背 卧拉大哑铃(或小杠铃),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3,腿 斜蹲(持门把手或铁栏杆做),做3组,每组做15-20次。
4,前臂 提高握力做小哑铃郑腕,做3组,每组做10-12次。
5,户外散步 走400米,放松身体。
第二次
1,肩 用小杠铃做颈后坐推,采用轻重量,共做3组,每组做8次
2,臂 动作1站姿用哑铃做哑铃弯举(屈臂),采用轻重量,共做4组,每组做8次。动作2站姿用哑铃做臂伸屈。
3,腹 仰卧收腹举腿,共做3组,每组做15-20次。
4,胸、肩、臂综合练习 俯卧撑(户外),做3组,每组8-10次。
5、户外散步 走400米,放松身体。
2老人太瘦怎么办呢
老年性肌肉衰减的原因有很多,蛋白质营养不良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今有些中老年人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或只吃少量奶蛋类,都是错误的饮食习惯。此外,维生素D摄入减少或合成能力不足,会导致肌肉和功能的丧失,引起跌倒和骨折。安静久坐的生活方式、长期卧床休息或零重力条件也可引起肌肉蛋白的丢失。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等,也会进一步加剧病情。
营养处方: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特别是蛋白质营养。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青壮年略高,只要肾功能允许,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要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3克。每餐摄入25-30克蛋白质,能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蛋白质合成。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增加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等摄入。还要提高维生素D的摄入量。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老人,要增加维C、维E、类胡萝卜素、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运动处方:增加抗阻训练是防治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哑铃、杠铃、拉弹力带、骑自行车、游泳、健身器械运动等。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人,每周可进行中等强度训练150分钟,或每周大强度训练75分钟;应分次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要注意平衡和柔韧性,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量力而行,避免损伤。
老年人太瘦的话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不但要多吃一些高蛋白含量的食物,而且还要注意运动,千万不要觉得老年人人老了,就应该躺在床上看看电视就好,这样的话就会加速肌肉衰老,对老年人很不利,应该多运动运动,平时饭前饭后多走路等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3老人太瘦有什么危害
1、太瘦不能抵御寒冷
脂肪除为能量的仓库外,还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瘦人怕冷的道理亦在于此。
2、太瘦引起骨质疏松
老年人太瘦还会引起一种名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疾病,成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太瘦疾病痊愈时间延长
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
4、太瘦易患皮肤病
老年人太瘦了,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5、太瘦易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6、太瘦免疫力低下
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4哪些原因造成老年人过瘦
变瘦是人体衰老的象征,很多老年人变瘦并非因为脂肪减少,而是肌肉的质量和功能下降了,这种肌肉退行症状被称为少肌症。人步入老年后,随着年纪的增长,性激素分泌下降,使得肌肉合成能力不足,少肌症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有报道称,在60~70岁的人群中少肌症的发生率为5%~13%,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则为11%~50%。老年人过度消瘦也可能是疾病来袭,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营养不良,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使得人体能量消耗大幅提升,故而引起消瘦。
此外,老人过瘦还有生活方式的原因,很多老年人非常关注健康,追求“老来瘦”,一味控制饮食,营养摄入不足,再加上激素失调,就非常容易瘦下来。运动不足是容易忽视的一大原因,这里主要指的是抗阻运动,所谓抗阻运动就是负重的力量练习,让肌肉通过持续收缩来调节肌肉合成,而老年人更多地参与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负重运动较少。
5老人饮食健康的原则
1、蔬果宜鲜,数量宜少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2、饮食要软要淡
老年人的牙齿常常会松动或者脱落,肠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应该吃软的不应该吃过硬的食物,想比较硬的果实类食物等,当然像煎炸的油腻类不好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点。
3、速度宜缓,饮水宜多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