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献血不仅不会对于我们自身产生任何的副作用,伤害还可能会加强我们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很多女人觉得自己在来月经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血太多了,所以就觉得这个时候给自己献血是将多余的血献出去了,那么经期可以献血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哪些人不能献血呢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2经期可以献血吗
月经期间前后三天不宜献血
1.月经来临是女性朋友的生理情况,其实质是子宫内膜定期的生理性脱落,所以在月经期间身体本身咎郐于损伤状态,会使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女性会在例假期间脾气暴躁或是饮食偏好改变,会造成生理性缺血。
2.对女性来讲,“女性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一生中经、孕、产、乳、带无不损耗阴血。经期本身就是比较虚弱时期,再献血,就是“虚上加虚”了。以后恢复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3.月经期间,很多女性的自身免疫力、体力都降低,不适合献血,也就是说,月经期献血了,自身的血细胞不容易那么恢复过来,也进一步会造成体力的损伤,容易疲乏和生病。
3令人震惊的献血真相
谣言:献血会伤及“元气”
真相:因为人们的血液中的大部分的成分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组成的,这些成分都是可以为人类储藏一定的能量的物质。
这些成分,绝大多数在人体内都有相当大的储备。在失血的时候,人体首先会调动这些储备资源顶上。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现在根据统计,在中国的无偿献血的话,一般只会抽您的200到400ml左右的血,这个量还没到人体总共血量的百分之十呢,所以说失去这点血量对人体的正常的生理没有多大的影响。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复献血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病,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等,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谣言:经常献血会感染上血液传播疾病
真相:这样的疑虑完全是多余的。规范的流程中,献血时用到的所有器具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一次性耗材,所有采血时用到的一次性器材用过后都必须毁弃。
况且献血过程中血液是由体内流向体外,体外的病原体要逆流而上入侵人体是很困难的。
而在成分血的献血过程中,捐血者的血液同样是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全密闭式管道套材里循环和分离的,一滴血都不会与机器接触,机器只是产生起离心的工具,绝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4献血好不好
这是好的。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
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复到原来水平。
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
5献血四大方法缓解血荒
1.街头采血点重新布局
与此同时,北京将重新规划布局流动献血点,对一些采血量大的流动献血点,会考虑将其改造为像西单献血小屋一样环境舒适、设备齐全的固定献血点。
2.提高服务质量
“献血容易用血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热情。在不少献血者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免费用血是主要的献血理由。但实际上,因缺少全国联网的献血信息系统,献血者用血时不能在医药费中直接扣除,而需先垫付用血费,然后拿着献血证到献血地区的卫生部门报销,整个过程非常烦琐。如何提高无偿献血行为的服务质量也是摆在面前一个重要问题。
3.增进信任
调查显示,不献血者最担心的是传染疾病,此外他们担心献的血会被拿去牟利。据介绍,血液采集后,要经过几道程序的加工,这是血站有偿将血液卖给医院的原因。但是,这些加工到底要花多少成本,公众并不知晓。公众看到的只是,血液采集部门将群众无偿献出的鲜血,换成大把的钞票落入自己的腰包,甚至成为他们挥霍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能平衡吗?公众并不是没有无偿献血意识,而是血液使用过程的不透明和医院有偿用血的事实,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这一制度产生怀疑,这对培养和激发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解决血荒问题,就必须从规范制度的角度出发,让整个血液采集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化,接受公众的监督,杜绝血液采集使用过程中的逐利和腐败行为,重树献血者的信心。
4.简化用血手续
“既然繁琐,那就简化用血程序。”有专家介绍,从今年开始,江苏省13个城市都已开展试点,将献血者用血手续简化,献血者用血可以在出院时一次性扣减用血费用,不必再先垫付用血费。此外,全省血液中心还将实现联网,可以让献血者在省内用血时实现异地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