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特色菜式在大江南北普遍传开,用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味蕾。在很多地方,菜都讲究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的粉蒸肉恰好将这三个菜式特点做到完美的结合。因此,作为美味佳肴的粉蒸肉对大多数人群都很有诱惑力,高血压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也不例外。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能否食用粉蒸肉还是让人充满疑惑的。来看看吧。
目录
1高血压患者警惕这些高血压的并发症
分类
1.心脏并发症 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 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 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 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 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其中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指良性高血压5-10年,开始为肾小动脉病变,继以肾实质损害;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指恶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包括肾小动脉病变和肾实质损害。
高血压并发症的对症护理
1、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
2、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氧气吸入,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
3、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一般可很快缓解。
4、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以便量出为人。饮食中限制钠盐(一天食盐量不高于3克),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5、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与偏瘫。对于这类病人,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坠床、窒息、肢体烫伤等。病情严重时应转往医院处置。
2高血压患者能否食用粉蒸肉
普遍而知,高血压患者不可以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即使是摄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油脂也应该选用植物油,并尽量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而粉蒸肉的材料中恰好有带皮花肉,不可否认带皮花肉中含有大量动物油脂。
高血压与粉蒸肉便成为了矛盾的双方,但是矛盾的双方也是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因此,高血压患者可以少量或适量地食用粉蒸肉。由于粉蒸肉中的动物油脂含量比较多,高血压患者必须减少它的摄入量,否则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粉蒸肉的材料之一——米粉,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米粉属于低糖低脂的食物,低糖低脂是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具备的条件。
暴饮暴食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切实避免的行为,粉蒸肉虽然好吃,但高血压患者应必须抵御好美食的诱惑。高血压患者要规律饮食,避免不健康的饮食破坏自己的身体健康。
面对粉蒸肉,作为其材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的,因此高血压患者对待此项美食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要适量地食用。如果高血压患者做到“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就更好了,即减少带皮花肉的摄取,增大米粉摄取。希望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
3高血压如何分级
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1、轻度高血压:舒张压在12.6~13.8kpa(95~104mmhg)之间,且无靶器官损害。
2、中度高血压:舒张压在13.9~15.2kpa(105~114mmhg)之间。
3、重度高血压:舒张压≥15.3kpa(115mmhg)。
4、临界高血压:是指血压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高血压的标准,即舒张压12.1~12.5kpa(91~94mmhg),收缩压在18.9~21.2kpa(141~159mmhg)之间。
4高血压用药有哪些
利尿剂
利用利尿药治疗高血压,主要是排钠,以减少血浆容量和减轻心脏的前负荷,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而达到血压下降的目的。常用的利尿剂药物有双氢克尿噻,服后1~2小时起效,4~6小时作用达高峰,能维持6~24小时。安体舒通服药后1天才能起效,3—4天作用达高峰,能维持5~6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减缓心率,减少心脏血液输出量,因而产生降压作用。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以致意外昏倒,要特别加以注意。常用药物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其作用温和、安全,可用于各型高血压病人。心得安虽是β受体阻滞剂的代表药,但在哮喘、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及周围血管病患者中禁用,也要加以注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抑制剂,主要是ACE受到抑制后使血管紧张素I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使血压下降,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及肾性或原发性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
所谓拮抗剂是因为钙离子跨膜内流,选择性抑制突触后膜α2受体激动所引起的升压反应,以及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起到降压作用。其不良反应可出现头痛、脸部发热、潮红或灼热感、心悸等,在短期内可消失。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地尔硫革、异搏定等。有报道硝苯地平可引发心肌缺血,大剂量会增加心梗病人的死亡率,要特别加以注意。
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可使小动脉及静脉血管平滑肌松弛,因而降低血管阻力而产生降压作用。常用药物有哌唑嗪,它是。、受体拮抗剂,对阻力血管有扩张作用,因而能降低血压。硝普钠可松弛小动脉、静脉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降压嗪、长压定均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及降低血管的阻力,使血压下降。
5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有何区别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仅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是很难见效的,所以,临床上遇到高血压病人,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高血压,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