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

出生时存在的血管瘤为先天性血管瘤,比较少见。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4%~5%,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血管瘤应与血管畸形鉴别,因为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血管瘤是真性肿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生长为特征,分为先天性血管瘤和婴儿血管瘤。

目录 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如何治疗 形成婴儿先天性血管瘤的原因 血管瘤要注意什么 四种常见的血管瘤类型

1先天性血管瘤

  生长期发生在子宫内,一般在出生前就已经达到了最大体积,故出生时的皮损已经成熟,不会再继续扩大发展。先天性血管瘤可分为迅速消退型和非消退型。两型临床均很少见,相对而言,非消退型更为少见。迅速消退型血管瘤多在生后6~10个月自然消退。非消退型血管瘤倾向于持续存在。根据受累血管部位及伴炎症的不同而有“软脑膜蛛网膜样鲜红斑痣”和“骨肥大性鲜红斑痣”的名称。前者出现软脑膜蛛网膜血管瘤病,导致其下大脑皮质进行性钙化,患者可发生癫痫,对侧软瘫,也可发生结膜、虹膜和脉络膜血管瘤病,导致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

  检查根据皮损特点选择彩超、CT或磁共振(MRI)检查辅助诊断,必要时给予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彩超、CT或MRI结果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血管畸形鉴别。

  治疗患有血管瘤的婴儿一定要早期到正规的医院专科检查以评估其风险。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许多,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普萘洛尔、局部注射治疗、局部冷冻、激光治疗和手术切除。

2先天性血管瘤如何治疗

  先天性血管瘤如何治疗是否知道吗?这种疾病的危害是很严重的,那我先要了解先天性血管瘤的治疗,下面就是为大家详细解说。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环境的改变血管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管瘤患者大幅增加,患者对于血管瘤专业诊疗机构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血管瘤由于缺乏专科诊疗条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此,记者请上海复大医院专家分析点评,并针对不同病因开出应对处方。

  门诊镜头 刘先生急匆匆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到医院看病,专家在检查孩子的病情咨询询问后才知道,孩子最初在眼睛旁边只有一个红点,但是由于当地医生说血管瘤可以消退,家长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也是这么说的,因此就没有管了,可是两个月后孩子的血管瘤不但没有消退反而长大了很多,现在差不多有5个公分了而且增厚了,如果再不处理的话可能会遮盖眼睛了。

  传统认为婴儿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殊不知,血管瘤的病理特点不同,一部分可消退,而有的则是终身不退的。另外,生长的头面部等影响美观部位的血管瘤,在不能保证一定能消退的情况下建议积极治疗

  通过以上我们为大家解说的血管瘤治疗。如果大家能够过早的认识到这些知识的话,就可以避免血管瘤的发生,如果发现家中有以上类型的血管瘤疾病的话,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3形成婴儿先天性血管瘤的原因

  形成婴儿先天性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了解过了吗?能够认识过早的认识到这些病因知识对以后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还不懂的朋友请听下面详细解说。

  婴儿先天性血管瘤的发病与雌二醇增高有关,这就证明了女孩发病率比男孩发病率高。近年来,婴儿先天性血管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可能与环境污染、蔬菜、水果、肉类内含有的生长素、催化剂等化学物质有关。其实,该病最主要的病因是雌二醇增高,引发雌二醇增高的原因有什么呢?

  因某种病情大量摄入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增高;或者由于饮食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人工饲养的家畜食物中添加了大量的增加剂,而添加剂中还有生长激素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雌二醇升高,进而产生血管瘤。

  以上所提到的的内容,都是经常遇到的婴儿先天性血管瘤发病的原因。那么在此也借以告诉患儿家属和治疗医师,只有科学合理地治疗,才能将血管瘤的发病率降到最低,那么血管瘤也是可以彻底康复的。

4血管瘤要注意什么

  血管瘤要注意什么?血管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注重生活保养,才能对治疗血管瘤有所帮助。

  血管瘤要注意事项

  首先,特殊部位血管瘤要早发现、早治疗。某些发生在口腔、会阴部的血管瘤,不能避免唾液或小便的刺激,因进食、使用尿布或尿不湿等物品的长期刺激,极容易发生破溃出血,因此,要尽早积极的治疗,去除安全隐患。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摩擦。家里有皮肤血管瘤患儿,孩子和家长都要经常修剪指甲,避免抓伤。另外要给患儿穿棉质、柔软、浅色的衣物,避免摩擦和硬物刺激,没有破溃的血管瘤患儿可以正常洗澡,只是洗完后忌用毛巾来回擦拭,用干毛巾将水珠蘸干即可。

  需要从平时饮食、清洁卫生、护理措施,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以有效的预防会阴等部位的瘤体破裂;注意保持瘤体部位的清洁,避免长期分泌物刺激。

  最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毛细血管瘤的方法很多,包括微创介导治疗、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手术切除、局部注射硬化剂、冷冻、激素治疗等方法,根据瘤体的大小、生长部位及患儿的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美国VP清除技术——彻底治好血管瘤

  美国VP清除技术是当今国际前沿的血管瘤治疗技术,它即通过毫秒、微秒级的超脉冲时间,操作精准性极高,只对微小色素区域产生冲击,瞬间可以透过皮肤的表皮到达皮肤深层,使皮肤内部的色素颗粒瞬间粉碎,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并经淋巴系统排出体外,只针对色素颗粒,整个治疗过程无痛苦、不出血,对皮肤的纹理无伤害。

5四种常见的血管瘤类型

  血管瘤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但是人们对于血管瘤的类型却不是很了解,现在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由血管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称为血管瘤,其中80%属先天性。血管瘤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

  1、毛细血管瘤

  较为常见,属于血管畸形。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包括草莓状血管瘤及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女婴多发。

  症状描述:草莓状血管瘤多为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出现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隆起,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鲜红斑痣大多数为不高于皮面的红色斑块,二者的共同点为瘤体边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

  危害影响:一方面影响美观,不消退,可能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而扩散,易破溃出血,继发感染。一方面,有可能继续向皮下发展,压迫皮下的器官和组织,引起皮下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严重的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2、海绵状血管瘤

  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位置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肿物有压缩性,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

  易发人群:女婴多发。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

  症状描述: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海绵状血管瘤。

  危害影响:海绵状血管瘤不会自己消退,只会无限制的生长,如果患处是在头面部,就会影响美观,严重的还会引起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还会引起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肌腱、其他组织器官等,引起疼痛、畸形等并发症。海绵状血管瘤在四肢,引起患肢肿胀、畸形、甚至侵犯关节,引起功能障碍等后天残疾。海绵状血管瘤在四肢可引起肌肉萎缩,使患肢比正常肢体小。

  3、混合型血管瘤

  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类型血管瘤,两种或更多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

  症状描述: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

  危害影响:混合型血管瘤是血管瘤相当严重的一种类型。会侵害皮下组织,生长在血管、神经周边等位置,会随着血管瘤增大增厚,可能会压迫神经造成患者疼痛难忍,血管缺血组织坏死等症状。如果生长在骨组织关节处,会引起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一旦引起上述并发症就很难恢复到正常。

  4、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症状描述:好发于口唇部和肢体部位。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肤可成紫灰色,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震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

  危害影响: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疼痛,侵犯皮肤可发生局部溃疡、出血感染,引起畸形,可侵犯破坏颅骨外板障静脉,并可与颅骨内静脉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