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下垂有哪些典型症状

胃下垂的典型症状是大家要把握的,专家指出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想要正确治病,一定要先了解胃下垂的典型症状。那么胃下垂有哪些典型症状?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胃下垂怎么办 胃下垂有哪些典型症状 胃下垂的易患人群有那些 胃下垂的日常保健方法有什么 适合胃下垂的饮食配方有什么

1胃下垂怎么办

  对于胃下垂病人的康复,主要以体育锻炼为主,并以锻炼腹肌为主。其锻炼方法很多,现介绍如下几种简便易行的。

  一是全身锻炼: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等。

  二是腹肌锻炼: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休息再重复做数次。也可以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或做下蹲动作。

  三是腹式呼吸:即横膈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降,反复进行多次。

  四是姿势治疗:饭后卧床20~30分钟,取头部放低、骨盆垫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

  五是按摩腹部:一般在体育锻炼之后进行,时间10分钟左右。病人可屈膝仰卧,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再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由下而上托之。最后以逆时针方向在腹部做环形按摩。

  六是气功疗法:卧位,全身放松,吸气,意守丹田(思想集中下腹部丹田穴),呼气。如此反复进行,速度宜缓慢,每次10~20分钟,每天1~2次,一般在锻炼前做。

2胃下垂有哪些典型症状

  胃下垂的病人,如果饭后马上走动,则会加重食物对胃及小肠的损害,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长此以往,还会继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因此,胃下垂病人在饭后适当仰卧平躺一会儿,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胃下垂的产生多因体弱多病、气虚等所致,中老年人是常见的患者。患者在进食后会感到腹部饱胀,有下坠感,吃越多,症状越明显。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胃周围韧带松弛或胃壁张力降低,都容易造成胃下垂。中医认为,此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轻度胃下垂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胃下垂较严重者多形体消瘦、腹胀、恶心、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饮食后症状加重,平卧时舒服,腹中常有漉漉作响的水声。

3胃下垂的易患人群有那些

  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形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这种人不仅有胃下垂,其他内脏如肝、肾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内脏下垂”,以女性为多见,患者多数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后天性的胃下垂, 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例如,妇女生了几个孩子之后,腹壁松弛,腹压降低,容易引起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又如,本来很胖的人,生了消耗性疾病突然消瘦下来也易患胃下垂。还有多次做过腹部手术的人,经常卧床少动的人以及穿很紧的马甲,束很紧的腰带,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的人也易患胃下垂。

  1、身材瘦弱、体重过轻的女性。一般来讲,人体的脏器都是依靠脂肪包膜将其固定的,而身材瘦小、体重过轻的女性,由于其脂肪薄少,胃周围筋膜松弛,腹压较低, 就会托不住胃脏;如果腹部缺少脂肪,就会造成胃部下坠,引起胃下垂。除了胃会下垂,还会引起其他脏器下垂,如肾下垂、子宫下垂。

  2、胃下垂多见于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原因与第一点一致)

  3、饮食、作息不规律者。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容易对胃部造成伤害,导致胃功能下降,胃部周围肌肉和韧带也易松弛,而至胃下垂。

4胃下垂的日常保健方法有什么

  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经济条件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细嚼慢咽,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会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食物细软,若食物干硬或质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蚕豆等,进入胃内不易消化,还可能损伤胃粘膜而促进胃炎发生率增高。因此,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又厚又硬的夹生面条;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营养均衡,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为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在胃内排空最慢,若食脂过多,就会使得本已排空不畅的胃承受压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适当限制。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将其做得细软些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进胃壁张力提高,蠕动增强。

5适合胃下垂的饮食配方有什么

  猪脾枣米粥

  原料:猪脾2具,大枣10~15枚,梗米100克,白糖、花生油适量。

  制法:把猪脾洗净切片,放锅内炒熟,再加入大枣、梗米,添水煮成稀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一次。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安中,补充胃津。

  莲肉山药粥

  原料:猪肚1只,莲肉、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

  制法:把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细丁;莲肉、山药切碎。连同洗净的糯米放锅内加水,中火煮至熟烂。早晚2次食用。

  功效:补脾养胃,补中益气。

  鳝鱼大蒜汤

  原料:鳝鱼2条,大蒜1头,黄酒适量。

  制法:把黄鳝剖开,去掉内脏,洗净血污。锅烧热加底油,放入蒜瓣,煸至金黄,添汤,加入鳝丝。鱼熟时烹入黄酒、香油即成。

  功效:健胃顺气。

  红薯番茄

  原料:红薯200克,白糖、番茄酱各适量。

  制法:把红薯洗净切片,蒸熟装盘。另取一锅,放水烧沸,调入番茄酱、白糖,煮沸后浇在红薯片上即成。

  功效:强体补虚,增进食欲。

  人参炖猪蹄

  原料:猪后蹄1只,人参20克,葱、姜、八角、盐各适量。

  制法:把猪蹄洗净,摘净杂质,入沸水氽烫,再用冷水洗净表面污垢,连同葱姜、人参、八角一起放入砂锅中,中火煨至熟烂,调入盐服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虚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