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有贫血症状,尤其在女性群体中,贫血者更多。尤其是在生理期过后,女性常常面有菜色,这个时候身体就处于贫血状态,需要赶紧补血,不然的话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贫血吃什么好?老人吃它补血就够了,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目录
1预防贫血需警惕的六大误区
1、红糖有补血功效
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
产妇在坐月子时多喝红糖水可能损坏牙齿,还会加速产妇出汗,不利于产妇身体的迅速恢复,甚至使产妇有中暑的可能性。产妇要在产后迅速恢复,补水最好选择白开水、矿泉水,另外还可以从蔬菜、水果中多获得水分等营养物质。
2、蔬菜水果不能补铁
许多人认为蔬菜与水果对补铁没有什么好处。其实,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3、只吃红枣可以补血
红枣本身虽具有补血的作用,但若只单吃红枣一样东西,效果是相当微弱的,若女性想藉由食物来补血,建议可以用红枣搭配葡萄干、龙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会比单吃红枣来得有用。
长期服用红枣肚子会容易涨气,且会使身材变胖,怕胖的人不宜长期服用,一个礼拜吃2 到3 次即已足够,以免补了血还得担心减肥问题。
4、补血保健品可以代替贫血治疗
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缺铁性贫血,市场销售的各种补血保健品,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种形式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疗效,但因为铁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规补铁。
5、牛奶鸡蛋够营养
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6、荤菜不利于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体广告的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达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因此,不吃或少吃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2贫血吃什么好老人吃它补血就够了
猪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猪血的优质蛋白质含量与猪肉相当, 但却没有肉类含有大量脂肪的弊端,特别是猪血的质地松软,便于咀嚼,宜于消化。
1、猪血能满足补铁需要:猪血中的铁是血红素铁,不只含量高过任何一种食物,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其在小肠内的吸收率可达37%,与市售的许多补铁剂的基本成分(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相当。所以,老人若每天平均吃20克猪血,基本上就可补足对铁的需要量,便能避免和纠正贫血。
2、猪血有清除污垢、通便的功能: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在肠道内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剩余残渣会吸收大量水分,同时还吸附肠内的有害物质,如混在食物中的金属微粒、粉尘等,一起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不但避免了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还能滑肠通便。老人一般都有大便干燥的表现,不少人为此常吃泻药,用猪血代替导泻药,不但无毒副作用,还兼能清肠解毒。
3贫血的一般症状和常见表现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4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1、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为慢性失血就等于失铁。妇女月经过多是缺铁最多见的人群。慢性失血还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症、钩虫病、痔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怀孕:
怀孕妇女中1/3的人有缺铁性贫血。从怀孕到生育,一般母亲要消耗1000毫克的铁,而现在的女性由于月经、偏食等原因,怀孕前大多已有贫血倾向,一旦怀孕,体内铁的消耗量急速增加。因此,孕妇中贫血的人是相当多的。人工流产和产后的妇女由于失血量多,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3、婴幼儿:
约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由于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低,小儿对牛奶中的铁的吸收也比母乳差,所以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患此病。
4、过度减肥:
过分减肥和一些素食者也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饮茶过量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5贫血的检查与诊断
一、体检方法:
(1)生长发育:慢性贫血往往有生长发育障碍。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特别是重型p地中海贫血,除发育障碍外还表现有特殊面貌。如双颧、额较突出,眼距宽,鼻梁低,下颌骨较大等。
(2)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营养性贫血。
(3)皮肤、粘膜皮肤和粘膜苍白程度一般与贫血的程度成正比。
(4)小儿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故面颊潮红与苍白有时不一定能正确反映有无贫血,观察甲床、结合膜及唇粘膜的颜色比较可靠。如贫血伴有皮肤、粘膜出血点或瘀斑,要注意排除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伴有黄疸时提示溶血性贫血。
(5)指甲和毛发:缺铁性贫血者指甲菲薄、脆弱,重者扁平,甚至呈匙状甲。
(6)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的头发黄、干稀而无光泽。
(7)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这是婴幼儿贫血常见的体征。肝脾轻度肿大提示髓外造血;如肝脾明显肿大且以脾大为主者,多提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贫血伴有明显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造血系统恶性病变(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二、实验室检查:
对贫血的确诊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根据症状、体征有目的地选择检查项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血常规检查:
包括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血涂片白细胞分类、网织红细胞以及由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得的MCV、MCH、MCHC等。这些检 查有助于确定贫血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血涂片应注意红细胞形态有无特殊变化,如球形红细胞、泪滴样红细胞、红细胞碎片、靶形红细胞等,常据此提出可能的病因诊断。如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应结合病史注意有无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红细胞碎片增多(>2%)应注意有无DIC或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出现幼粒或幼红细胞,应注意除外骨髓病性贫血或髓外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