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的药

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而月经不调的表现有多种,比如月经时间变长或变短,月经量变多或变少等等,所以首先要搞清楚月经不调的具体表现,然后再对症用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治疗月经不调的药有哪些。

目录 月经不调喝什么药酒 ​治疗月经不调的药 月经不调的4个指标 月经不调按摩哪些穴位 月经不调的认识误区

1月经不调喝什么药酒

  种玉酒

  [药物组成] 全当归(切片)五两 远志肉(用甘草汤洗一次)五两

  [功能主治] 治妇女经水不调,气血不和,不能受孕,或生育一胎之后,停隔多年,服此酒百日即能怀妊,如气血不足,经滞痰凝者,服半年自能见效。

  [用法用量] 晚上温服,随量饮之,慎勿间断,服完,照方再制。另月经干净之后,每日用青壳鸭蛋一个,以针刺孔七个,用蕲艾五分,水一碗,将蛋安于艾水碗内,饭锅上蒸熟食之,每月多则吃五、六个,少则二三个亦可。

  [制备方法] 上二味,用稀夏布袋盛,以白酒5L浸药,盖好,浸七日。

  调经酒

  [药物组成] 当归 川芎 吴萸(泡去苦味)各四两 白芍(炒) 白茯苓 陈皮 延胡索 丹皮各三两 熟地六两 香附末(醋炒)六两 小茴香(盐炒) 砂仁各二两

  [功能主治] 调经。

  [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 上药入火酒三十斤,南酒二十斤同煎。

  参茸补血露

  [药物组成] 当归15g 川芎12g 丹参30g 鹿茸6g 枸杞子9g 五味子9g 白豆蔻9g 焦白术15g 莲子肉15g 茯神12g 远志15g 石菖蒲15g 甘草12g 首乌12g 生地15g

  [功能主治] 温阳、祛瘀、补血添精、安神健脾。适用于因肾阳虚、精血不足、瘀血停滞所致的经闭、月经过多、带下诸症。阳虚精血不足的不孕、不育症。

  [用法用量] 每次一盅,一日三次,口服。

  [制备方法] 上药盛入绢袋,用白酒2500ml,白糖适量同置罐中,密封,放锅中隔水煮3小时,取出晾冷,埋土中三日出火毒,五日后即可过滤取酒液服用。

  [注意事项] 该酒性偏温热,凡虚而有热者不宜使用该酒。

2​治疗月经不调的药

  1、经期延长

  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2、月经过多

  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

  3、月经过少

  血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

  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伴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舌淡。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血瘀型: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妇科得生丸合益母草膏。

  4、月经先期

  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

  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5、月经后期

  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6、月经先后无定期

  肝郁型: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肾虚型: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3月经不调的4个指标

  月经是女人特有的周期性阴道流血,要看它是否正常,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判断。

  (1)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就是一个月经周期。如周期超过40天、短于21天,或每月来潮时间很不规则,或两次月经周期之间有少量出血,便可能是月经不调。

  (2)经期: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多数人为3~5天,多至7~8天也属于正常情况。但经期少于3天、多于8天,或突然变长、变短,就可能有问题了。

  (3)经量:每次经期,正常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以第2~3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如果血量多于120毫升、或少于30毫升,自己感觉与平时相比,某次的经量特别多或特别少,就不大正常。

  (4)经质:经质是指经血的性状和质地,正常经血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呈现暗红色。如果经血稀薄如水,或完全是凝固血块,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都是不正常的。

4月经不调按摩哪些穴位

  1、涌泉穴:按摩涌泉穴能强化肾脏功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晕眩,焦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2、关元穴:防治生理不顺,精力减退,痛经,闭经等症,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泌尿,生殖器疾病等也很有疗效。

  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分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3、天枢穴:按摩天枢穴不但能促进内分泌平衡,调理月经,还能缓解经前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

  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先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然后用搓热的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

  4、内关穴:对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月经痛,腹泻,精神焦躁等经期不适有很好的功效。

  取此穴道应要患者采用正坐中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5、血海穴: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防治月经不顺,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生理痛等。

  正坐屈膝,血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这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血海穴。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罗纹面依次点按同侧血海穴49次。

  月经不调患者按摩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经期中不适合喝浓茶,浓茶含有大量咖啡因,可服用维他命b6,有助于消除水份滞留、情绪不稳、乳房胀痛等症状,维他命b5、b12、l-酪氨酸可减轻紧张焦虑。同时,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瑜伽的运动,不要做一些过于刺激的运动。

5月经不调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婚后痛经就会消失。痛经是月经不调的一种表现,婚后痛经会消失的传言一直盛行,可实际证明却是寥寥无几。其实,怀孕生子倒是可以缓解痛经,因为怀孕撑大了子宫,收缩也就不再那么厉害,子宫内膜也比较容易脱落,自然再不会那么痛了。

  误区之二:巧克力和甜食能改善痛经。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而且生理期大量摄入甜食,不但无法起到消除生理期症状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定,加重生理期不适症状。

  误区之三:认为经期感受可以遗传。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母亲的月经 果母亲的月经来的比较早,女儿的月经的确也会较早。不过除了遗传带来一些倾向以外,营养状况,身心健康,地理气候,各种外部因素都会共同影响初潮的时间。

  误区之四:以为生理期不固定,就属于不正常。平均每28天一次的周期是女人最理想的生理周期,不过,这个周期也不是完全固定的,理论上在22~35天来一次都算正常。而且当女人过了35岁以后,生理周期更是不稳定了。总之,只要你的周期稳定,有自己的规律,你就没必要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