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在平时进行饮食调节,而且需要大家进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对于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生活习惯,会让身体更健康,而错误生活习惯,则会影响到健康。以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养生不妨从这些好习惯开始。来看看吧。
目录
1老人必吃的六种养生食物
梨
清心降火解夏燥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大枣
宁心安神抗过敏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菊花
祛燥润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冬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红薯
预防癌症助排毒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核桃
温肺定喘又补脑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板栗
补脾健胃养元气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冬季节,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2老年人养生老年人有这些习惯对身体好
1、笑口常开
人们都会有悲观、乐观的心理,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如此,年龄增大,悲观情绪增重,看到悲伤事情,更是会流下眼泪。
学会调整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老年人这个时候,不妨多笑笑,经常开口大笑,对于老年人保健身体有非常好的帮助。
乐观的老年人,往往要比表情严肃、悲观的老年人活得更久。在微笑的过程中能够对心脏、肝脏、肺部、肾脏进行保健,对于调节身体,刺激心脏有非常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老年人往往是和子女分开生活,更要主动找乐,对于喜剧的小品、相声可以多听,从而通过微笑保健身体。
2、睡眠时间要充足
不少老年人,在晚上会出现睡不着的情况,或者即使睡下了,但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又会醒过来。
睡眠时间短,对于老年人调节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老年人即使不睡觉,在白天也不犯困,这样的情况,看似没有什么,但是,对身体调节还是有影响,希望老年人要多加注意,尽量的每天还应该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能够保健好身体。
3、多晒太阳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晒太阳。与年轻人相比较,老年人的时间极为充沛,晒晒太阳、看看报,这样的生活无疑是非常好的。
通过晒太阳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维生素D,对于补充身体需要很有帮助,进而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很有帮助。
因而,在生活中,老年人不妨通过晒太阳保健身体。
4、坚持步行
步行是简单的运动,在步行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身体,对于老年人来说,通过步行可以把中风的危险降低一半。
在步行的时候,能够促进心脏进行造血,对于血液的生成有非常好的帮助,从而调节保健身体。
3老年人养生操的动作有哪些
按揉足三里:两腿平伸而坐,两手搓热后手心放于膝盖上,中指尖所到达胫骨外缘凹陷的地方足三里穴,用中指尖加力揉按63次。这一节能防治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疾病。
震耳:用手掌心分别用力按压左右耳孔,其余四指按压后枕骨不动,掌心骤然离开,反复进行,作用同第十一节指耳。
手指梳头:端坐床前,以各手指当梳子,紧扣头皮,从前发际梳头皮头发到后发际、从两颊梳到头顶为一次,连梳72次。这一节能增强头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能使眼目明亮,头脑清醒,并能预防脑血管疾病。
揉风池:两手食指、中指分别按揉风池穴正反方向反复进行。这一节能防治感冒、头痛、高血压、眼、鼻、耳、脑等疾病。
按摩脸部:两手相合搓摩,待发热后,闭目放松全身,两手放于面部上下轻轻搓揉,反复进行。这一节能使脸部血液循环加快,眼睛明亮,皮肤湿润光亮,更重要的是可防视力减退,预防感冒,消除皱纹,防止衰老。
拍揉膝盖、搓双腿:屈膝而坐,两腿相靠,用双手在膝盖上拍打63次后用手心按揉膝盖周围,再用双手分别搓左右腿,从大腿根部搓至脚脖,再轻轻返回为一次,反复做9次。这一节能能舒筋活络,防治腿抽筋、膝关节疼痛等疾病。
按捏腋窝:腋窝位于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按捏腋窝可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
拉、弹双耳:一是拉,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10次,再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10次;二是弹,用双手手心按住左右耳,把双手中指分别按在左右风池穴上,再用食指在中指上弹压10下,这两项能激发正气,疏通血脉,对耳聋、耳鸣有预防作用。
敲击脑后枕骨:用双手手心盖住耳朵,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敲击脑后枕骨36次。这一节能防范缓解头晕、脑出血等症状。
4老年人每天坚持这5件事可多活10年
1.每天保持1.5个小时的无意识体力活动
每天保持1.5小时的无意识体力活动,而不是刻意的体育锻炼。最长寿的人往往生活在生活条件并不便捷的地区,然而就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获得了最满意的回报。他们需要步行去商店、回家和拜访朋友,这就让他们获得了大量活动身体的机会。生活在长寿地区的人群无一不遵循着以生产生活性劳动为主的运动方式。比如意大利撒丁岛的男性百岁老人仍能耕作。
2.与关爱老人的子女生活在一起
长寿老人都生活在一个关爱老年人的大家庭中,与子孙们生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照料,长寿老人也为大家庭顺畅运转做出了贡献。如他们种植蔬菜、烹饪一日三餐和清理房屋等。这就显现出一种强大的双重效应:他们的子孙可以从长辈的勤劳和智慧中受益,百岁老人也从后代的青春活力中获得了保持身体活跃的动力,他们绝不呆在家中无所事事。
3.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长寿
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大部分的长寿老人都会有精神信仰,即使是不信奉宗教的长寿老人,开朗乐观的心理状态也让他们很少出现抑郁情绪,免疫力更强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较低。他们往往拥有强大而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4.多吃豆少吃肉
对于长寿老人来说,肉更像是一种佐料,每周一两次,量很少,只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他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大量摄取豆类食品和坚果。长寿老人通常早餐摄入较多的食物和营养,而晚饭的量是最小的;一天中的食物量呈倒金字塔分布。
5.放慢生活节奏,抽空就休息
长寿老人的生活节奏保持“慢半拍”,吃饭细嚼慢咽,做事不慌不忙,不让自己陷入过度忙碌,并且保障每天休闲娱乐的时间。压力是对人体健康最有害的因素。慢性压力会引起慢性炎症的形成,导致人体过早老化。
5老年人养生四不宜
不宜久坐,“久坐者伤肉”: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休息,但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
不宜久立,“久立者伤骨”:如果人一直站着,就会影响气血的运动,会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不宜久卧,“久卧者伤气”: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颇有益处,多睡则身体软弱。要顺应四时,春夏应“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不宜久视,“久视者伤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状,故年到65岁以上,看报或电视、电影应控制在1~2小时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