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也是很多女性朋友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问题,毕竟月经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阴晴表,所以月经出现不调都会有点担心。那么女性们平时生活中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月经经常不调怎么治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
1、精神饮食和药物因素:情绪、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环境及气候骤变、性生活的频繁还有营养不良的饮食又或者某些药物及疾病就是常见月月经不调的病因。
2、内分泌失调:女性内分泌失调是月经不调的病因里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最终导致月经不调。
3、不良生活习惯:女性如果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造成机体能量摄入不足,进而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导致月经不调。这些也属于诱发月经不调的病因。
2月经经常不调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经常会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孕药在临床上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能够防止意外怀孕的情况发生。同时还有调经,治疗痤疮的作用,因此也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尤其是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月经不调多用避孕药进行治疗。
雌激素、孕激素对因雌孕激素低下导致的月经不调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不过此类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致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雌激素过高的情况发生,所以服药的时候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讲究对症用药,因此在施治之前先要搞清楚患者的临床症状经行不畅,经血色红或紫,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黄。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止带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中成药;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
因为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中成药;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此类月经不调治疗选用女金丹、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
3月经不调的症状
1、月经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2、月经推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才来月经,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
4、月经量多。经期每日的失血量多于80ml,或月经量较自己以往明显增多,称为月经量多。
5、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
6、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
7、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8、闭经。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大于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龄大于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停止3个周期以上?
9、经前综合征。女性在月经周期的后期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如烦躁易怒、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严重者可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
4月经不调的危害
1、早衰:长期月经不调导致内分泌紊乱,会使女性脸上出现色斑、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久患不治者还会乳房下垂、性欲减退、记忆力差等。
2、失血性贫血:不规则出血或经量过多的女性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贫血症状,失血严重会危机生命。
3、妇科炎症:现代医学已证明,月经不调可能会并发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等疾病。
4、不孕:月经不调往往是由妇科疾病引起,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不孕。
5月经不调需要做那些检查项目
(1)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
(4)辅助检查: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5)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
(6)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7)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8)X线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9)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
(10)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