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成年女子都会来月经,正常规律的月经是每个女性身体健康的表现。但是每次来月经也并不是那么轻松度过的,有时候通常会忘记上次月经是几月几号,无法准确推测下次月经的时间,那么月经来之前的症状你了解多少可以用来为下次月经做准备。那么例假来前的征兆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乱用激素和错误习惯易致经期紊乱
1 激素
你知道为什么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吗?我们女性在夏季出现月经不调怎么办?激素一直都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物质,尤其是在少女时代刚开始来月经的时候,月经的时间通常都不准。但是一两年之后,即使没有治疗,月经也会变得正常。因为少女时代的女性体内还没有建立起激素平衡的状态。
所以月经不规律。女性刚出现月经的时候,不是每个月都会排卵的。但是卵巢会生成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生长、变厚,如果没有按时排卵的话,内膜就会不断生长。当相隔几个月才来月经的时候,出血量就会变大,出血时间也会变长。
2 习惯
女人为什么会月经不调呢?你知道现在有些女性在生理期会有一些错误的习惯吗?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是不是需要做好经期保健工作呢?我们这里说的错误单纯的是指女性在保健方面的错误。
其实,很多女性的卵巢和子宫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往往会反映在月经改变上,比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这些问题引起的月经不调,首先要治疗原发病,等到原发病痊愈之后,月经也会恢复正常。
2例假来前的征兆有哪些
1、来月经前的症状比较多,因为每个女性朋友的体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也就不一样。女性在来月经之前通常会有一些表现。只是有些人会比较严重,有些人则没有明显表现。
2、一般来说,来月经前有一部分女性会感觉到,盆腔下坠感、腰酸背痛、头痛、乳胀、浮肿、烦躁、易怒等,称为经前不适。一般程度较轻,无需治疗。但也有些女性经前症状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
3、月经前期的综合征一般在月经来潮前7一14天出现,经前2—3天最重,行经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不舒适是多方面的,都因人而异。有的妇女水肿比较突出,有的妇女乳房胀痛比较明显,有的妇女主要是精神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并存,因此程度不一。
4、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浮肿,浮肿一般在经前一周出现,也可以平时也有水肿而在经前加重。由于浮肿,体重增加。伴水肿而来的还可有头痛、流鼻涕、下肢沉重、腹胀、便秘等。乳房痛可以在月经前出现,亦有在经后出现的。乳房内有小结节,触之疼痛,行经后比较轻松,但下次来月经前又重新的出现胀痛情况。
3月经变化如何反映身体状况
月经好不好看肾气
月经变化如何反映身体状况?健康女性一般到14岁左右会出现首次月经;而后几十年间也将与月经相伴。从某种程度上说,月经是反映女性身体状况的一面镜子,一旦月经出现异常,多意味着身体响起警报。因此,月经变化,女性绝不能掉以轻心。
古时,月经被称为“月事”、“月信”,《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换句话说,月经来潮是由于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而起。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月经才会如期来潮;反之,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中医认为,月经与肾气关系密切。这里说的肾气并非肾脏,而代表一种功能。肾气虚表示“肾”系统的功能出现失调或不足,影响到冲任二脉,导致月经不调。
人们常说的“月经不调”分为三类,即周期异常、经期异常和经量异常。正常的月经应该相隔28天,提前或延后不超过1周。如果相隔时间过短,称为月经先期,过长称为月经后期。经期异常主要指经期延长,正常月经持续3~7天,超过7天则是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有气血不调,通常经量偏少还会伴随经期缩短。在临床辨证中,多以月经的期、量、色、质,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综合考量。如果月经只是颜色不对,经期、经量都没问题,那就不必担心。
周期提前多因过度操劳
如果两次月经相隔时间总是不足21天或超过35天,又或者间隔时间不定,都提示身体需要调养。
月经周期不足21天,可由肾虚、气虚或血热造成,临床上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过度劳累或饮食失节最易伤气,进而导致月经来潮提前。血热者血流加快,也可能导致经期提前。除天生体质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也会加重血热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多因气滞、血瘀或痰湿引发,导致冲脉任脉受阻,致使月经不畅,经期延后。其根源以肾虚所致精血不足最为常见,所以调养时应注意补肾中精血,如多食枸杞、山药、黑木耳等。月经先后不定期多因肾虚或肝郁引起,两者常夹杂在一起,时有偏重。
4经期太长当心六种病
血液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月经来潮,若出现严重子宫出血,经期延长。其他如慢性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可使血管壁脆弱,通透性增加造成出血。
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均因内分泌功能障碍而引起经期延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常因影响子宫肌层收缩或因内膜增强而导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盆腔炎症
盆腔炎症、子宫内股息肉、子宫内膜炎等均因子宫内股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或盆腔淤血等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
慢性子宫肥大症(子宫肌炎)
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使子宫肌层肥厚,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子宫肌瘤
尤其是子宫粘膜下肌瘤,因子宫腔面积扩大,予它收缩异常,可致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另外,放置节育器也易引起经期过长。所以经期延长有全身疾病的因素,也有许多妇科疾病的原因,应予区分和识别,然后分别进行治疗。
5经期穿衣谨记八个要素
1、经期不宜穿丁字裤
因为要增强贴身效果,有的丁字裤是用透气性较差的化纤材料制作的,容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或过敏。因此,丁字裤并不适合长期穿,特别是在月经期间。丁字裤的覆盖面积小,相关部位只有一
条绳子或布带勒着。布带局部压强大,又不断与皮肤摩擦,很容易使局部皮肤破损、感染。
2、准备经期专用内裤
据妇科专家何主任解释说,一些质量轿差的卫生巾背后有过多的黏胶,这些黏胶沾在内裤上,很难通过洗涤完全从内裤上清除掉。无论这黏胶属不属于有害物质,但它一定是人工化学物质,如果月经时穿过的内裤放在平时穿,未来得及完全清洗掉的黏胶就有可能直接接触到女性的阴部,使女性容易患上阴道炎或者外阴炎等妇科疾病,因此,建议特备几条内裤放在经期穿,平时穿其他内裤。
3、经期勤换内裤
按常理来说,在平时没有特殊情况下,内裤都是穿一整天的,等到洗澡时候才更替。但是在经期却要注意了,尽管内裤上是贴有卫生巾的,但是由于潮湿的阴部环境会容易产生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容易受到走路的动作,跑到内裤上,也就说是经期使用的内裤上沾有的细菌是比平日多几倍的,若一条内裤穿一整天,那细菌的累积量是有多惊人,为此,在月经期间,建议勤换内裤。
4、经期忌穿紧身衣
爱美的女性想要突显曲线身材,在经期也常穿紧身衣物,但是事实上,经期穿紧身衣危害多多。不少专家称,紧身衣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着某种不可脱离的关系。那是因为女性阴部大量经血流出,透气性不好会让微生物滋生,而且,阴部毛囊腺密布,紧身衣会使汗腺分泌受阻,还会压制子宫,令经血流通不畅,会引发痛经和容易导致一些阴道炎症。
5、经期衣着布料最好选择棉质
在庞大的衣物市场里,有着各式各样的衣物布料,皮革、丝绸、尼龙等,在衣物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样式的手感和设计好看一点,商家还会添加一些人工化学物质使布料达到理想效果,这些物质穿在人身上是可以致癌的,为此,我们除了平时要注意,经期更加得重视,尼龙,牛仔布这些衣料本来透气性就差,不利于阴部的透气,而且硬质感会摩擦到阴部附近皮肤,引起皮肤炎症,为此,专家建议内外衣物最好是棉质布料。
6、经期不要穿得太单薄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女性在经期期间身体的抵抗力都会有所下降,御寒能力也随之变差,若因为爱美的关系经期也穿得单薄,人体毛孔就会容易被寒气入侵,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而对女性来说,最要命的是令到子宫受寒,这不仅会带来痛经、经期紊乱等症状,还会导致不孕不育、性冷谈等现象。为此,经期一定要穿暖,特别是腰部子宫部位。
7、经期慎穿裙子
中医认为,当子宫、盘腔气血畅通,炎症就自然会消除,由此可见,女性的生殖器官系统是最怕受冷的。为此,经期期间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穿裙子,因为裙子的外摆宽大设计,容易让寒气入侵子宫内,造成宫寒。若真的想要穿裙子,建议穿个厚的棉质的裤袜,再外加个长外套保暖下肢。
8、经期少穿高跟鞋
人体本是一个敏感又完整的系统,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许多白领女性少不免要穿高跟鞋上班工作,不符合人体健康机能的高跟鞋一直是受到争议的,其危害不用多说,如果在经期也穿高跟鞋,脚底的血液循环受阻,整个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就运作不通,这就会影响到子宫内膜的经血排放,造成气血不通、月经不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