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月经量少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出现月经量变少情况时,女性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这背后的情况可轻可重,有可能是过度节食等因素,还有可能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原因,所以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有针对性治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一问题。

目录 月经量过少怎么调理 ​月经量少是怎么一回事呢 月经过少喝什么茶调理 月经量少食疗方 经期按什么穴位加快排出经血

1月经量过少怎么调理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俗话说:"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养肝血对女人来说至关重要。肝血不足,月经量容易变少,睡眠比实物更养肝血。所以月经量少的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迟也要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养,改变月经量少的情况。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1.指迷茯苓九。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3.调经活血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4.益母草膏。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3、饮食调理

  1、黑木耳大枣汤:大枣20枚,黑木耳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2、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

  3、益母草乌骨鸡汤: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益母草30克,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2​月经量少是怎么一回事呢

  1、为减肥过度节食

  出于各种原因,许多女性对自己身材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女性月经与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关系极大,特别是已经出现经期问题的女性应停止减肥,加强营养,恢复健康。

  2、作息无度内分泌失调

  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如果再碰到每个月都不舒服的那几天,估计许多女性都会抓狂,如果此时还不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放松心情,就很可能造成月经过少。

  3、常生闷气心理抑郁

  女性朋友受到了委屈千万别憋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憋闷很容易造成肝郁气滞,从而使经量减少。此外,过度的精神刺激、紧张和心理创伤也会造成月经过少。

  4、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后卵巢一般可在22天内恢复排卵功能,1个月左右月经来潮。但有少数女性在人工流产后出现经期延长、周期长短不一、闭经等,一般在2—3个月后恢复正常。

  5、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女性的月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现代医学大多认为与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有关,因此,促排卵、强健卵巢功能是治疗月经过少的主要环节。

  6、胸部的病变

  许多女性会出现经前乳房胀痛但月经量少的情况,对此可千万别轻视,因为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可能是肝郁气滞型,需要疏肝理气,打通血脉,从而达到整体调经的作用。

3月经过少喝什么茶调理

  双花茶

  材料:红花5克,千日红3-4朵。

  做法:1、将红花、千日红洗净。

  2、将红花、千日红放入茶壶中,加适量沸水冲泡5分钟左右。

  3、待花瓣舒展、有效物质充分溶出后,滤取茶汤即可饮用。

  功效:千日红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活血通经、美容养颜的功效,民间中医用其治疗月经不调,红花活血通经,可去除血中瘀滞,血行通畅则经量增加。

  杜仲桃仁红花茶

  材料:杜仲10克,桃仁5克,红花5克。

  做法:1、杜仲、桃仁、红花洗净,沥干水分,桃仁捣烂后再同杜仲、红花一起放入干净的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

  2、将所有药材连同清水一起倒入锅内,先用大火将其煮沸,再改用文火再熬15分钟左右。

  3、滤取汤汁即可饮用。

  功效:杜仲可补肝肾,桃仁可活血去瘀,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此茶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调经的作用。

  陈皮茯苓苍术茶

  材料:陈皮6克,茯苓6克,苍术5克。

  做法:1、陈皮、茯苓、苍术洗净沥干水分。

  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将其煮沸,加入茯苓、苍术先熬10分钟左右,加入陈皮,再熬5分钟左右即可。

  3、滤取汤汁即可饮用。

  功效:茯苓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健脾调中,苍术燥湿健脾,此茶用于调理因痰湿阻滞,经血不得畅行而致的月经过少。

  胆南星香附茶

  材料:胆南星5克,香附6克。

  做法:1、香附、胆南星洗净沥干水分。再放入干净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

  2、将胆南星、香附连同清水一起倒入锅内,先用大火将其煮沸,再改用小火熬10分钟左右。

  3、滤取汤汁即可饮用。

  功效:胆南星可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香附调经止痛,可用于经血不得畅行所致的月经量少、色淡等症。

  郁金香附甘草饮

  材料:郁金6克,香附5克,甘草5克。

  做法:1、香附、郁金、甘草洗净沥干水分,再放入干净清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

  2、将所有药材连同清水一起倒入锅内,先用大火将其煮沸,再改用文火熬10分钟左右。

  3、滤取汤汁饮用即可。

  功效:此茶有调经止痛,益气补中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而导致的经行量少。

4月经量少食疗方

  1、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归地烧羊肉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5经期按什么穴位加快排出经血

  1、涌泉穴

  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轻轻点按涌泉穴能通过经络传递作用,调节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帮你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经血排出。

  2、足三里

  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轻轻点按这个穴位,能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

  3、中府穴

  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叁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静脉,强化淋巴循环,治脾肺两脏之病、气血不足,腹胀等,是调理内息经脉的一个重要穴位。

  4、天柱穴

  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且可以舒缓压力,通气补益,调理经络,帮助身体血液顺利流通,有利于经期时出现的腰痛腰酸等不适现象的改善。

  5、命门穴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按摩该穴位有利于改善压抑情绪,舒缓肌肉酸痛,还能有效地延缓衰老,养阴护宫,改善月经不调,推迟更年期,恢复青春活力。

  6、承扶穴

  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神经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有效直接地刺激到子宫颈壁的神经,帮助腹肌、骨盆肌收缩及放松,有利于经血排出更顺畅,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痛经作用。

  7、肾俞穴

  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手脚冰冻、腹胀酸痛有帮助。

  8、商阳穴

  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调理经期不适的作用。

  9、膈俞穴

  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嵴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进血液流通的效果,同时,可以刺激淋巴系统,有效地缓解肩周炎和颈椎疾病,此外,帮助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