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了打个呵欠伸个懒腰、累了做个深呼吸……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在不经意间做些小动作,并认为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然而这些不为人注意的举止,却有着一些特别的健身功效。下面就来看看长寿不生病的九个小动作。
目录
1面部七个地方看你能不能长寿
1、眉毛与长寿 眉毛被称为保寿宫,可见它与人的生命有关系。神相全编中说道"眉毛长垂,高寿无疑"。就是说眉毛高长而眉尾下垂的人高寿无疑。
2、头骨与长寿 枕骨在脑后正中偏下的部位,由于睡觉时,它首先接触枕头,所以叫枕骨。这个骨头要连肉而起,不能过于孤零零地独露在外,脑后的枕骨丰满的人长寿。
3、耳朵与长寿 耳朵与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肾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到寿命的长短。耳朵要轮廓分明,垂珠贴肉,色泽鲜艳红润,耳门阔大,耳肉红而坚厚,耳形耸高而长,这样的人是长寿之人。
4、目与长寿 中医学的观点非常注重观察神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指观察眼中的光彩。太乙照神经中说"目有神光者寿"。我们常说的眼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5、鼻与长寿 相学中认为鼻子要丰满端正,鼻梁挺直,鼻梁骨不能有塌陷。太乙照神经中说"年寿隆起者寿"。年寿是指鼻子的中部,鼻梁中部隆起者可以长寿。
6、人中与长寿 人中者,沟渠之象也。只有深长体内的体液才能通畅运行,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利。神相全编中说"人中深而长者,长寿"。这个部位深长、端正而直的人可以长寿。
7、齿与长寿 牙齿的健康与否,直接观察出肾气的强弱和骨气的充沛与否。太乙照神经中说"齿排齐坚固者,为长寿"。牙齿排列得整齐,而且坚固不动摇,这样的人可以长寿。
2长寿不生病的秘诀九个小动作
动作一:常搓、揉、刮鼻子
鼻子是人体的呼吸管道,是脏腑与外界相连的门户。常按摩揉搓鼻子,能增强局部气血的流通,帮助肺脏滋润生养、预防感冒。
搓揉鼻子的动作是:先将两只手的大拇指相互摩擦生热后,再放在鼻尖处摩擦二十四次;而后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侧各十二次;最后用手指头轻刮鼻梁,由上往下十次。
动作二:生津吞口水
口水的多寡和人的寿命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师认为,一个人时时口水充足,并且能将满溢出来的口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地吞咽下去,就会有滋润五脏,让肌肤细嫩,使人青春永驻、长命百岁的功效。
首先放松心情,吸气时,要卷舌上扬,舌尖顶于上颚,尽量靠近咽喉组织;吐气后,将舌头平放置于口腔内,上下牙齿轻轻咬合,慢慢加压扣住,稍停轻放,当津液逐渐充满嘴巴后,做漱口动作五到十次,然后均分三次,把口水缓缓地吞下。每日练习生津吞口水的动作三到四次。
动作三:张大嘴巴一分钟
每天利用空档时间,以最大限度张开你的嘴巴,一开一合牵动脸上全部的肌肉一分钟,就能达到加速颜面血液回流,延缓局部组织器官老化的作用,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坐在椅子上,将嘴巴放轻松、有节奏地一开一合,每回做三十次,约为一分钟左右,每天早晚持续各做一回合,美颜效果不是盖的。
动作四:扭头、转脖子
经常做扭头转脖子的颈部,也能预防颈椎骨刺,是现代上班族、计算机族最需要练习的小动作。
坐在椅子上,抬头尽量后仰,再将头往前俯,直到下颚抵至胸前为止,让颈背的肌肉群拉紧后再松弛,此时身体向左、右两旁侧倾十到十五次后,起身将腰背紧靠在椅背上,双手抱握在颈后停留三分钟,如此反覆数次,包你有一张朝气十足、额头漂亮的脸蛋。
动作五:双手一紧一松的握拳法
将双手同时紧握成拳,全身稍稍用力一握之后,再松手放开。重复进行五十到八十次,每天早晚各做一个循环。这种握拳法能增强体内脏功能,气力倍增,并能长久保持旺盛的精力。
动作六:踮脚尖助心脏血液顺畅
经常站立或久坐的人,下肢常有痠麻胀痛的感觉,严重时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就会有静脉曲张的现象。为了预防下肢血液不顺畅的毛病,不妨每天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踮脚尖」的动作。抬起脚跟,踮起脚尖,这样的小动作能对小腿肌肉产生收缩、挤压的效果,每次所推挤出来的血液量,大概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所排出的血液量,而让下肢血液的回流更为顺畅,让人气血饱满。
从中医的经络角度来看,踮起脚尖走走,不但可以锻鍊小腿屈肌,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而把脚尖翘起来,用脚跟走路,是另一种锻鍊小腿前侧伸肌的方法,每天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动作七:经常按压腋下
经常按压腋下,可以活络腋下的淋巴结,调和气血,延缓老化。先将左右手臂交叉在胸前,左手按压右腋下淋巴结,右手按压左腋下淋巴结。以腕力带动手指有节奏地,以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拿腋下肌肉三到五分钟。早晚各一次,切记不要用力过度。
动作八:伸懒腰打呵欠
伸伸懒腰、打个呵欠、头部往后仰、两臂往上举,这样有益身心的懒腰操,对于消除疲劳有很大帮助。头部后仰,流入头部的血液增多,使得大脑得到较充足的氧气;当我们腰身后仰时,腰部肌肉得到活动,在一伸一缩地锻鍊下,让腰肌更加发达,还能防止脊椎向前弯曲形成驼背状,维持健美体形。
腰身后仰的动作,也让胸腔扩张,因而活化了心、肺、胃等器官的功能,让血液更加流通,不但营养得到充足的供应,连体内的废物也能加速排除。这种扩胸动作因为还能多吸进一些氧气,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能提高大脑和其他器官的工作效率,减轻疲劳的感觉。
动作九:轻拍耳朵永保健康
耳朵上分布有七十九个穴位,它和人体各器官的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轻拍耳朵,可以刺激穴位、经络,让人体的气血活络。不但如此,还能提神醒脑,让肾脏内气活跃,具有抗衰防老效果。每天轻拍耳朵,天天有元气。拍打时,以约十到十五厘米距离轻拍耳朵,每次拍打以一百下为一单位,千万不可太过用力,以免伤及耳膜。
3养神能得长寿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
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
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 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
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4长寿的六个科学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人生目的要正确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要明白人生一辈子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小家,对得起大家,对得起国家。不要贪图名利,不要私心太重。因为“人本洁来还洁去”,人生的目的地都是那一个地方,争来争去,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所以,要学会放弃,大舍大得,活着就该让自己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因此,人生目的正确是健康长寿的前提条件。
第二个要素是饮食营养要保证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多吃点东西,不一定是吃好东西,应当不偏食。当然过量饮酒相当于自杀,这个道理很清楚。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量饮酒。五谷杂粮都应当经常吃一些的,蔬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纯净水和饮用水都要喝的,大家都清楚水太纯净了,就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许多时候“细菌”与我们的健康长寿有着不解之缘,我理解这和种牛痘类似,所以我一直喜欢生喝自来水,从来也不闹肚子。因此,营养充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条件。
第三个要素是锻炼身体要坚持
生命在于运动,可是在运动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和和心理的双重运动,在生活中大家不仅要四体勤快,更要善于动脑。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首先表现在心理的健康上,心理运动就是要多学习,多想事,多思维,脑子灵活,身子骨才能反应敏捷。因此,喜欢运动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心情愉快要娱乐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快是生活幸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条件。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快是生活幸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条件。娱乐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我认为,上网不仅是心理和生理上的锻炼,而且是娱乐的最好形式。聊天、发贴、做游戏、打打牌等,都是很好的娱乐。不要闷闷不乐,不要躲避游戏。大人也有大人的游戏方式,这是生命的乐趣,更是长寿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心情愉快是健康长寿的必备条件。
第五个要素是:睡眠休息要充足
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大敌。当然也不是睡懒觉,更不是夜里不睡白天睡。不要贪黑熬夜,不要赖在床上。操劳过度或失眠是危害健康的大敌,所以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这是想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第六个要素是:生存环境要良好
尽管我们的生存环境在逐渐的被城市的喧嚣所淹没,但是我们要注意自身周围小环境的平衡,大家可以做日光浴,这些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尽管我们的生存环境在逐渐的被城市的喧嚣所淹没,但是我们要注意自身周围小环境的平衡,大家可以做日光浴,这些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5五种很少人知道的长寿秘诀
一、练习爬行
爬行是锻炼心肺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
常见的爬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壁虎式爬行,全身着地,腹部和地面轻微接触,有利于促进消化和改善睡眠;另一种是跪式爬行,四肢着地,可让人放松,改善膝关节的营养循环代谢。但注意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最好询问医生之后再做。
二、腹式呼吸
研究证明,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4厘米,肺的通气量大大提高。
三、吃粗粮,少食多餐
吃粗粮,少食多餐,不要让你的消化系统过于疲惫。
四、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春天多出门散步,吸收自然中的阳气;夏天晚睡早起,多出汗;秋天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冬天避寒就温,少出汗、多晒太阳。
五、心态平和
心态平和也是许多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从中医角度看,受了委屈不要怨天尤人;身处逆境时,多发掘事物积极的一面;坦然面对问题、坚定立场、学会沉默;学会换位思考,包容一切;淡泊名利,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