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对女性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女性每个月的生理周期总是会被一些妇科疾病带来一定的痛苦,其中痛经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总是会导致女性在月经期间特别的紧张和害怕,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痛经也是能很好的调理的,下面一起了解下能快速缓解痛经的方法是怎样的。
目录
1经常痛经是什么原因
1、原发性
有一半的妇女都有痛经,但他们都有原发性的,大概是50%,这是一个生理性的。月经出现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说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来月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而已。也就是说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
2、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身体虚弱
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4、精神紧张
一来月经就感到烦躁、焦虑、紧张和恐惧,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
如果病人有进行性痛经或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母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应早作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存生育能力。
2能快速缓解痛经的方法是怎样的
一、痛经快速解决首先要说的大家都忽视的,我们脚背上的太冲穴,位置在脚背大拇指和二拇指的尽头。
太冲穴是肝经要穴,很多人心里有忧思郁闷就会导致痛经,按了这个穴位就好了,特别是春季,最管用。
二、痛经快速解决不是那么简单,但对于宫寒的朋友来说,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使用,那就是带脉。
痛经快速解决还有一个家常方,那就是泡脚
就是跟肚脐眼平齐的一圈,来月经前后和月经中间都可以用吹风机吹暖风,可以很快缓解痛经,这个方法还可以暖宫、治疗妇科病。
三、来月经初始,喝两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
在这里说的不是泡的那种,而是熬半小时以上,或者微波炉里高热10分钟以上的那种生姜红糖水,喝完之后最好能睡觉,醒来痛经全跑了
痛经快速解决还有一个家常方,那就是泡脚,保持温度一直很烫脚的那种,泡20分钟,有微汗最好。
3治疗痛经药物种类
1、抑制排卵药物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前列腺素和加压素水平,从而缓解痛经程度。口服避孕药疗效可达90%以上。主要适用于要求避患者。
2、抑制子宫收缩药物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防止过强子宫收缩和疼挛,降低子宮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效率60%适用于不要求避孕或对口服避孕药效果不好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布洛芬、酮洛芬、甲氯灭酸、甲灭酸是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FDA)批准的用于治疗痛经的药物。
(2)钙拮抗剂可干扰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并阻止钙离子由细胞释放,降低子宫肌细胞周围的钙离子浓度,使子宫收缩减弱。常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
(3)维生素B6Mg2+不足可能为痛经的原因之一,而VB6可增加子宮肌细胞中Mg2+的流入,激活ATP酶,耗竭ATP使子宮肌松驰,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用药原则
1、西医治疗止痛药
(1)痛经的女性可以在来月经前服一粒布洛芬,然后根据包装上的服药指示连续服用几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每天1~2次,每次一粒;若为短效制剂,则需每天3次,每次一粒),直至痛经完全消失。其他止痛药阿司匹林片、甲氯芬那酸片、萘普生等。可于疼痛开始时服用,疼痛缓解后可停药。此类药大多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故有溃疡病者慎用。但可以采用栓剂,如双氯芬酸钠栓、萘普生栓(舒经栓)等纳入直肠2cm给药,15分钟内开始溶化并经直肠黏膜吸收,痛经的女性可以感到下腹部略微温暖,疼痛感随之减弱、消失。
(2)避孕药对于经期不准的女性,服用避孕药不失为一个有效抑制痛经的方法。用法是:炔诺酮2.5~5毫克,从经期第五天开始,每天一次,22天为一周期。服用避孕药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经间阴道少量出血、体重增加、血栓风险增加等,所以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该类药能够松弛平滑肌解除子宫痉挛性收缩,扩张血管,改善子宫供血,从而能够缓解疼痛。采用硝苯地平片10mg每天3次口服,连服4d(经期服),3个周期为1个疗程。
(3)其他药物治疗维生素E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适用于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维生素B能促进镁离子透过细胞膜,增加细胞内镁离子浓度,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通过降低外周血管收缩反应的药物如可乐宁,可以使痛经缓解;另外,一直延用的止痛经药物还有元胡素乙素、阿托品、黄体酮、乙底酚等。
2、中成药治疗
中药也有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痛经,痛经的女性应根据不同类型对症用药。
(1)气血亏虚型经期小腹隐痛绵绵,坠痛不舒,按之痛减,伴有乏力,心慌气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月经色淡、质稀、量少,舌质淡、苔薄白。治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益母丸或乌鸡白凤丸(口服液),早晚各1丸,温开水冲服。若用乌鸡白凤口服液,则早晚各1支。
(2)寒湿瘀滞型月经期间或经前小腹冷痛、绞痛,喜温喜按,得温而减,伴有形寒肢冷,恶心,呕吐,甚则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有饮冷及受寒史,经血色暗、质稠、量少,舌质暗,苔白腻。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早晚各1袋,或女金丹,早晚各1袋。
(3)气滞血瘀型经期或经前小腹胀痛,乳房闷胀,心情烦躁,经血色暗有块,行经量少淋沥不畅,舌质正常或紫暗。治宜舒肝理气。可用得生丹早晚各1丸;加味逍遥丸或七制香附丸每日1袋,分2次服;或益母草膏每日2次。
(4)肝肾亏损型平时腰骶酸痛,头晕耳鸣,经期后小腹隐痛或空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治宜滋补肝肾。可用坤宝丸或五子补肾丸,早晚各服1丸或1袋。
4痛经的类型及痛经的表现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与行经有关的下腹痉挛性疼痛。每次于月经数小时后,在下腹有难以忍受的痉挛性疼痛,呈一阵一阵的间歇性痛感,药物不易缓解,每次疼痛持续2~3分钟,间歇10几分钟,但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疼痛常可涉及到大腿前面,常有四肢冰冷、头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症,也可诱发支气管炎等。
2、膜样痛经
膜样痛经是子宫排出内膜样形态物时引起的痉挛性痛经。这种现象较少见,但疼痛剧烈,开始于经前数小时或一二天。内膜样物排出后,疼痛立即消失,排出的内膜样物呈三角形,大小为3cm×4cm×0.2cm~3cm×4cm×0.8cm。
3、充血性痛经
充血性痛经常伴有妇科病。病情轻者疼痛不明显,像盆腔炎在行经前及经期特别严重。盆腔部疼痛常常在经前一二天出现,经期较重,在月经干净时消失。经前一二天也可有乳房胀痛、头痛、便稀、下腹和背部胀痛等症状。
4、继发性痛经
由盆腔器官疾病诱发的称继发性痛经。痛经过程比较复杂,于经前不久开始,延续到整个月经期,至月经干净后才慢慢消失。常见的有盆腔炎、慢性宫颈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或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等。
5盘点3个最常见的痛经误区
1、痛经会自己痊愈
有一些已婚女性说,自己在生小孩之前经常痛经,生完小孩之后痛经就好了,这种说法靠不靠谱呢?专家认为,原发性的痛经如果没有发生病变,那么在分娩之后确实会有所好转,但是继发性的痛经是没办法通过分娩来改善病症的,而且继发性痛经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是有很大可能会引起不孕症的。
2、靠吃止痛药止疼
很多女性在痛经的时候会通过吃止痛药来缓解痛经,虽然吃止痛药可以有效止住疼痛,但是专家提醒,经常吃止痛药是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而且止痛药治标不治本,痛经还是要通过其他方法来调理。
3、痛经是因为着凉
很多年轻女孩子认为,之所以会痛经是因为在月经期间着凉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医认为,着凉只是痛经原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痛经都是因为着凉,但是在经前、经期避开生冷食物,做好保暖对于缓解痛经是有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