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以说是所有女性的“天敌”,许多女性因为痛经而害怕大姨妈的到来,然而导致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多见的还是一些日常的坏习惯所致。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甚至治疗痛经。那么治疗痛经的食疗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痛经的原因
1、原发性
有一半的妇女都有痛经,但他们都有原发性的,大概是 50%,这是一个生理性的。月经出现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说下腹痛都是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来月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只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而已。也就是说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
2、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身体虚弱
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4、精神紧张
一来月经就感到烦躁、焦虑、紧张和恐惧,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
如果病人有进行性痛经或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母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应早作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存生育能力
6、激素影响
月经一般是在卵巢排卵后的两周左右来潮,卵巢排卵以后逐渐产生黄体,黄体能分泌孕激素。孕激素产生过多能使子宫颈强烈收缩,影响子宫里的经血外流。子宫里的经血多了,刺激子宫,会引起子宫强烈耻缩,因此产生疼痛。
7、子宫颈管狭窄
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8、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
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9、子宫的过度收缩
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10、子宫不正常收缩
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11、运动过度
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12、妇科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13、空气不好
空气不好受某些工业或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经。
2治疗痛经的食疗方法介绍
1、益母草炖猪肉:此炖菜具有补中益气,活血化瘀,调经养血的作用。适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者。
做法:益母草洗净,用净纱布包好;猪瘦肉洗净,切薄片;将益母草纱布包和猪瘦肉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同煮。吃肉喝汤。
2、益母草蛋: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行血散瘀的作用,对于因血块淤滞所引起的痛经有舒缓的效果。
做法:益母草5钱~1两、鸡蛋一颗、红糖少许。将益母草和洗净的蛋与适量水同煮,等蛋刚熟时剥壳再入红糖,滚沸关火浸泡四~八小时。
3、山楂桂枝红糖汤: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做法: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4、墨鱼炖桃仁:此菜具有养血滋阴,活血通经的作用。
做法:将墨鱼在水中浸泡3小时,去鱼骨、内脏,洗净,切片;将核桃去壳取仁洗净;将墨鱼片与核桃仁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再必用小火煮熟,加精盐和香油调味即成。
5、桃仁猪肝粥:桃仁有活血通经、止痛、化淤的功能,而猪肝能补肝养血,可舒缓生理期引起的不适。
做法:桃仁2钱、白米半杯、猪肝100g、嫩姜丝少许、胡椒粉和鸡粉少许。桃仁及米洗净熬煮成粥;猪肝清洗干净后切片川烫;将川烫过的猪肝及嫩姜丝、胡椒粉投入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6、月季花茶:具有行气、活血、润肤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做法: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宜,泡之代茶。
7、红颜玫瑰饮:玫瑰能养血行气、安定精神帮助睡眠,而洛神花生津止渴、养颜美容、助消化,可熬煮当茶饮用。
做法:玫瑰20g、洛神花5g、仙楂5g、冰糖少许、水200cc。将药材稍做清洗后,一起熬煮三十分钟即可饮用。
8、黑木耳红枣饮: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美肤益颜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做法: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9、姜枣红糖水: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黄褐斑。
做法:生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10:姜汁薏苡仁粥: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做法:干姜10克,艾叶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八成熟,入姜、艾汁同煮至熟。
3痛经的治疗误区
1、不管不顾,认为经期过去就没事
对有些女性来说,婚后痛经确实会有所好转,甚至会在夫妻生活的影响下,逐渐消失。但对于原发性痛经来说,并不会因为忍耐或者婚后生活而有所好转。
所以真要痛得不行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2、凭经验胡乱吃止痛药
有句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更何况你是在不清楚自己症状的情况下,胡乱的吃药!如果是继发性痛经,如果用药不当,可能酿成大害。
3、摘除恼人的病痛器官
相信不到最后一步,女性朋友是不会做到这一步的。为避免有些人进入误区,有任何不适时,请听从专业医师的意见。
4、姻是痛经的休止符
婚姻是痛经的休止符,很多前辈说,结婚了就没有痛经了,痛经和结婚生育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些女性婚后痛经有所缓解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时期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5、温热疗法治疗痛经
对于虚寒型体质采用温热疗法治疗才有功效,而对于其他体质的女性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治疗痛经。
6、痛经会自动痊愈
如果女性的痛经并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则大部分人可能会自动痊愈。
7、多喝开水
开水如果有根除痛经的功效,那它就不叫开水了。
4痛经有哪些症状表现
50%痛经患者有后背部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及乏力;严重病例可发生晕厥而急诊就医。痛经在一般妇科检查时大多无异常发现,有时可见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度前屈、后屈以及子宫内膜呈管状脱落的膜样痛经等情况。
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5痛经的诊断
痛经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1、原发性痛经
根据初潮后一段时间月经转规律后,出现经期下腹坠痛,基础体温测定证实痛经发生在排卵周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即可诊断。
2、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诊断时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症状,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三合诊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及宫腔镜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