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困扰不少女性的问题,我们通常叫它生理痛,痛经严重的话是很要命的,可让患者痛得脸发青唇发紫,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同时对患者身心也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痛经怎么办?有什么快速解决的方?止痛经的方法很多的,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月经疼按什么穴位
很多女性会有痛经的现象,给女性的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要注意日常小细节外,还可以通过按揉穴位来缓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经前揉揉“三阴交”
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
方法是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以自己感到有酸胀感为宜。这样做的方法作用原理是能让经血下行。所以要在经前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会让瘀滞的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经期按揉”十七椎“
如果月经已至,则在经期可以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称为”背部奇穴“,别名又叫”腰孔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五椎棘突下,就是通常所说的”腰眼“。
寻找穴位时,可用手压一压,如果有明显痛感,就是找对了位置。同时,用拇指指关节加点力度,按揉该穴,感觉按揉时有轻微的痛感,不能只按,一定还要揉,才能让血脉畅通,大约3~5分钟,疼痛就能有所缓解。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痛经女性,通常只适用于寒性体质者,就是手脚通常冰冷、经血中有大量血块的女性。
2六种食物可缓解女性经期疼痛
奶制品。研究发现,补钙可有效缓解紧张和肌肉痉挛,甚至可以预防经前情绪烦躁等问题。因此,每天摄入酸奶、低脂牛奶或奶酪等高钙食物,有助于缓解经前不适。
三文鱼。三文鱼等深海鱼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保持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平衡,有助摆脱经前综合征易怒情绪。
葵花籽。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腹胀、痉挛、疲劳和情绪波动等。葵花籽是维生素B1的重要食物来源。金枪鱼、秋刀鱼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也应适当补充。此外,全麦面包等也富含B族维生素。
香蕉。镁对大脑中快乐神经传递素血清素起到调节作用。香蕉中富含微量元素镁,是抗抑郁的极佳食物。富含镁的食物还包括菠菜、豆腐和腰果等。
茶。很多茶都有助于缓解“每月中不快乐的那几天”。洋甘菊茶缓解压力和焦虑,薄荷茶防止反胃恶心。需要提醒的是,经期并不适合喝浓茶。
亚麻籽。亚麻籽不仅含有大量的欧米伽3脂肪酸,而且含有植物雌激素,有助于调节人体内的激素。每天吃一把亚麻籽可平衡女性体内各种激素水平,进而改善情绪,让心情更快乐。
3女人痛经快速解决方法
方一:生姜红糖水,对于有痛经现象的女性来说,在月经刚来时出现痛经的话,可以喝生姜红糖水,注意要熬开而不是用开水泡,至少熬半小时把姜味都熬出来了,然后加上红糖不,喝完睡一觉,醒来你会发现痛经现象消失了。
方二:红糖水,女性有痛经症状的可在来月经前的四五天时间里,每天喝两杯红糖水,直到月经来的第二天,坚持这种喝 法三四个月的话,痛经就会好。
方三:益母草鸡蛋,痛经者可到药方抓中药益母草和元胡适量,然后配上两个鸡蛋一起 加水同煮,鸡蛋熟了去掉蛋壳然后再煮一小会,去掉药渣吃蛋喝汤即可。可在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方四:食疗,这个食疗是针对血虚型痛经者的,可用生姜 ,红枣1 ,红糖各适量加适量的水一起煎服,可以起到补血温经的效果,对缓解痛经血虚型痛经有不错的效果。
方五:花茶治痛经:可用玫瑰花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起到活血散瘀的作用,对于经期腹痛、以胀痛者尤其适合。
痛经对女性来说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为了缓解症状,痛经者可选择上面的这些土偏方来防治,另外平时也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经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肚子着凉,避免生冷食物,对于经常痛经严重的,建议及时去看看医生,可进行中医中药的调理。
4为何月经前会浑身酸痛
1、不适宜有性生活:月经期因子宫腔内膜剥落,表面形成创伤面,如果发生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的感染。
2、不适宜食用太咸:过咸的食物,会使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3、不适宜喝浓茶、咖啡:这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4、不宜食用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饮料: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经痛。
5、不宜采取坐浴、盆浴:月经期子宫颈口微开,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进入子宫腔内腔导致炎症。
6、不宜穿紧身衣裤:臀围小的紧身裤会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压力,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阴部充血水肿。
7、不宜高声唱歌:月经期,呼吸道粘膜和声带充血,高声唱歌或大声说话,声带肌肉容易疲劳,导致声音沙哑。 8、不可过度捶打腰背:虽然经期容易发生腰背酸痛等现象,但不可随意自行敲打,这样会使骨盆腔进一步充血,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
510种月经谣言你相信了吗
传言一:生理期不固定,就不正常
其实,正常月经包括3个要素:周期21—35天;经期2—7天;血量30—50毫升。只要月经在上述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传言二:吃甜食能治疗痛经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吃太多甜食不但无法消除生理周期综合征,反而可能造成血糖不稳定,加重不适。
传言三:结婚后,痛经就会自然消失
国外文献报道,怀孕生孩子确实能为一部分女性的痛经画上终止符,其原因主要是怀孕引起的一些交感神经的改变。但不是所有女性都有这个好运气。
传言四:经期性爱激发女性活力
性生活只会加剧盆腔充血和痛经,且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此时性生活易感染生殖系统疾病。
传言五:生理期3天就完事,影响当妈妈
通常只要在2—7天内,都属正常。只要月经周期正常,单纯的月经量少不影响怀孕。
传言六:母女经期感受相似
月经初潮的年龄可能遗传,但痛经遗传并不是很明显。
传言七:经血颜色深、有血块,代表有妇科病
血块可能是因为久坐,经血不能及时流出而凝结成的,颜色也由此变深。
传言八:热疗,适宜一切生理期不适
热疗的作用在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坠胀,但不适合所有女性。
传言九:痛经吃止痛药就好
真的只能靠吃止痛药解痛的,应该去医院排除是否是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继发痛经。
传言十:生理期不宜运动
可以做散步、柔和的体操等轻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