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中年人应该如何晨练?

晨练是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晨练主要指得是早晨进行身体锻炼。经常可以看见很多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公园或者广场或者江边锻炼,耍太极、跳操、舞剑、打腰鼓、慢跑等等,晨练对于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晨练也有一定的方法,中年人晨练应该怎么做呢?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我来为你介绍吧。

目录 中老年人的锻炼方法 中年人应该如何晨练 中老年人的运动误区 中老年人木桩晨练法好吗 中年人你的运动合理吗

1中老年人的锻炼方法

  1、散步

  在公园或是其他环境好的地方散步,既能锻炼心肺,还能欣赏景色,快走消耗能量多,并且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压力。

  2、骑自行车

  如果你想欣赏山川的美景,山地车可以帮你实现这一愿望。与徒步走和长跑不同的是,这项运动对关节的压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锻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运动。

  3、慢跑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锻炼,那么慢跑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小编建议,最好是和伙伴一起运动,因为老年人突发状况多,多个人一起做运动的话,当突发状况时,有个人可以及时求救。

  4、太极拳

  太极拳分有许多的派系,也分非常多的招式,就比如说简易二十四, 这是相对来说最简单易学的,但是每个派系的打法又各有不同,不过基本上还是差不了多少的,在新华书店可以买 到教练碟,每次五六分钟时间,在客厅、凉台上都可以打,我认为很适宜初学者。当然还有四十四式,八十八式等等,学好了基础你可以深造。

  5、太极球

  就是绳子一端套一个球甩打穴位,动作很优美,有的动作像跳舞,一般是女的玩得多,全国比赛时也是女的多。这种球在体育用品商店可以买得到,大约十块钱左右。估计书店也有碟,因为我是跟着别人学的,没买过碟。

2中年人应该如何晨练

  1、不宜起得过早

  清晨4时左右,血液粘滞性最高,流动性最差,易凝结成血栓,阻碍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疾病多发的时间。因此,晨练不宜起得过早,尤其是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在此时间内不要参加急剧的、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如果您有清晨锻炼的习惯,又不想改变它,那么也要在这段时间里,逐渐而缓慢地增加运动量。

  2、不宜在日出前到树林里锻炼

  夜间,树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大家都知道树木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气。经过一夜的呼吸,清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含量却很低。因此,日出前到树林里锻炼身体,会吸入较多的二氧化碳,严重时会出现头晕,甚至晕倒。只有在日出后,树木开始光合作用,树林里的空气质量才变得越来越好。

  3、不宜强度过大

  刚起床,身体各组织、器官处于抑制状态。突然剧烈运动,肌肉中血流量急剧增大,会加大心脏的收缩强度与频率,心肌会因供氧不足而过早疲劳,以至产生胸闷现象。另外,糖尿病病友也应防止因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的低血糖反应。

  4、不宜不专心

  晨练过程中,若同时还在听广播、录音,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持续稳定的兴奋性,造成运动情绪上的不规则波动,打破机体系统的调节规律,使晨练效果大打折扣。

  5、雨雾天不宜晨练

  因为现在雾气污染重,雾滴内含有大量致病菌和污染物质。同时,也不适宜在工厂附近、马路边、人群密集处晨练增肌,因为污染严重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中老年人的运动误区

  1、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尽量避免负重练习。

  2、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3、屏气使劲

  平时人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4、翻滚倒立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4中老年人木桩晨练法好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方兴未艾的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特别中老年人是晨练活动的主力军,他们追索着青春,恢复着活力,增进着健康,更得到了生活乐趣,中老年人参加晨练活动,还具有“一人晨练,带动全家,影响一片”的意义。

  因此,分析研究科学晨练对身体好处十分重要。在公园里晨练的人群里,可以看到有人选择一根结实的木桩或墙壁,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与之碰撞。

  在碰撞的过程中,肌肉、皮肤、筋骨、内脏受到了冲击和震动,相当于一种柔和的按摩,能使身体变得结实健美。

  具体方法有:最初练习时选择木桩为好,并且可以缠上布带,使它更柔软,防止头部等碰伤。练久习惯了可以去除布带,或选择墙壁练习。

  1、面对木桩站立,距离0.5~1尺左右,双脚脚掌着地、双足分开,膝盖略弯。先用肩部碰撞,再由后背、前胸、腹部、肋部、腰胯部等部位依次轮流向木桩碰撞。身体要放松,心情宁静自然,呼吸均匀,碰撞时不要屏气,可以用鼻吸口呼或鼻呼的方法。

  2、面对木桩站立,双足分开同肩宽,膝微曲。用上臂、肘部、前臂、手掌、手背分别轮流碰撞,身体两侧交换做。

  3、面对木桩站立后,用大腿的前面、后面、侧面以及小腿、脚各个部位轮流碰撞,尽可能地使全身各个部位都能撞到,用力不能太大太猛。后背、腿等肌肉发达的部位可以稍稍用力。

  这种功法应用得当可以强筋壮骨,增强身体抗冲击力,加强全身血液循环和内脏功能。碰撞时除了呼气,可以配合吐字发音。

5中年人你的运动合理吗

  1. 很多专家在媒体上讲过,走路就是最安全的锻炼,那我们上下班不开车,工作中经常走动,做家务较多,算不算运动?还需要额外拿出时间锻炼吗?

  应该算运动,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并非是真正有效的健身运动,因为没有相应的强度(速度),没有持续的时间,比较随意,达不到增强心肺功能等效果。

  2. 体态发福后,买了健身卡,虽然总没时间去,但这次体检前特意坚持去了两个星期,为何血象反而出现问题,肌酸激酶升高了?

  只要不是因为心肌出了问题,一般问题不大,反映出短期突击训练,肌肉的负荷过高,结合到全身肌肉酸痛等,应该在适当调整运动强度的基础上,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