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的女性出现牙齿松动怎么办

女性到更年期后由于身体激素发生变化,导致会出现骨胳中的钙流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会有骨质疏松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也让女性的牙齿受到了严重的牵连,这就是有了牙齿疼痛和牙齿松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在女性更年期的时候保护牙齿是特别的重要的,在有了牙齿松动的情况后也要进行调理。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接下来,就让小编给你做相关的介绍吧。

目录 关于女性的口腔小常识 更年期的女性出现牙齿松动怎么办 更年期妇女如何预防牙病 更年期女性钙流失防牙病 更年期的8大常见症状

1关于女性的口腔小常识

  1、经期不宜拔牙

  月经期,女性的血液凝固性降低,如在月经期拔牙或做其他的手术,都可能发生大出血。因此月经期不要拔牙。同时月经期间妇女妇女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全身的抵抗能力相对下降,所以月经期拔牙会更觉得疼痛,而且易发生感染。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治疗牙病。

  2、青春期易患牙周病

  发育时期的少女易出现口臭,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等牙周疾病的症状,而且这个时期牙周炎发展的速度很迅速,易引起牙齿的松动、牙齿出现缝隙等,影响美观。因此青春期少女如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要及时的治疗,防止牙齿松动。

  3、用避孕药期间不能拔阻生牙

  因为避孕药使口腔局部抗感染的能力下降,阻生牙有比较难拔。如服用避孕药拔阻生牙。50%的人会发生口腔感染。

  4、怀孕前应治疗牙病

  据估计,80%的孕妇有牙疼,牙龈出血等牙科的并发症,如怀孕之前治疗牙病,怀孕期间就不会再受牙病之苦了。

  5、怀孕期间要防牙病

  怀孕的头3月和怀孕的后3月不能拔牙。怀孕期间拔牙,易引发流产,怀孕后拔牙易引发早产。孕妇可以在怀孕4——6个月治疗牙病。同时孕妇要严格的预防感冒。防止感冒影响胎儿的牙胚发育或造成其他疾病。

2更年期的女性出现牙齿松动怎么办

  第一、更年期女性口腔抵抗力减弱,更应注意坚持早晚刷牙,通过刷牙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以防止龋齿发生。

  第二、修复缺牙。缺牙后不仅会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影响语言和容貌,还会加快邻牙松动脱落。镶上假牙可消除缺陷,恢复牙齿功能。

  第三、睡前和清晨“叩齿”,可以按摩牙龈,防止牙龈萎缩,也可以转舌、鼓漱、咬紧牙关等。

  第四、经常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症。

  第五、很多人认为牙龈炎、龋齿不是什么大病,而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殊不知,这些“小病”反复发作就会损害牙齿健康,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女性更年期有牙齿松动的现象后在进行上述调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根据自身的情况让医生制定出保护牙齿和治疗牙齿最好的方案,这不仅对于女性的牙齿起到治疗和保护的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3更年期妇女如何预防牙病

  牙齿是生长在上下颌骨中的,牙齿周围的骨骼称为牙槽骨。女性更年期前后,随着骨骼中钙质的丢失,牙槽骨出现疏松和萎缩。其结果就是牙齿周围骨质萎缩,其表面的牙龈也出现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出来。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就会感到疼痛。暴露的牙根还容易发生龋齿,所以在更年期前后,妇女特别容易发生口腔牙病。

  更年期妇女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还容易发生口腔粘膜疾病,如口腔粘膜干燥、复发性粘膜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另外,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存在障碍,也容易引起口腔粘膜感觉异常。出现后舌粘膜烧灼感,或出现牙龈炎症加重等症状。

  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妇女,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坚持早晚刷牙,睡觉前和早晨醒后进行“叩齿”锻炼并按摩牙龈,这样可以减缓牙槽骨的吸收,甚至能促进牙槽骨的再生,防止牙龈萎缩。女性45岁以后,每年应看一次牙科医生,进行一次牙齿洁治,从而使妇女进入老年期也能保持牙齿稳固,让健康的牙齿为自己服务终生(其实不光女性应该坚持每年看牙医,只要条件允许的都应该坚持)。

4更年期女性钙流失防牙病

  牙齿是生长在上下颌骨中的,牙齿周围的骨骼称为牙槽骨。女性更年期前后,随着骨骼中钙质的丢失,牙槽骨出现疏松和萎缩。其结果就是牙齿周围骨质萎缩,其表面的牙龈也出现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出来。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就会感到疼痛。暴露的牙根还容易发生龋齿,所以在更年期前后,妇女特别容易发生口腔牙病。

  更年期妇女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还容易发生口腔粘膜疾病,如口腔粘膜干燥、复发性粘膜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另外,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存在障碍,也容易引起口腔粘膜感觉异常。出现后舌粘膜烧灼感,或出现牙龈炎症加重等症状。

  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妇女,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坚持早晚刷牙,睡觉前和早晨醒后进行“叩齿”锻炼并按摩牙龈,这样可以减缓牙槽骨的吸收,甚至能促进牙槽骨的再生,防止牙龈萎缩。女性45岁以后,每年应看一次牙科医生,进行一次牙齿洁治,从而使妇女进入老年期也能保持牙齿稳固,让健康的牙齿为自己服务终生。

5更年期的8大常见症状

  1、血管舒缩症状

  即潮热、夜汗、畏寒等,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外周血管异常收缩和舒张的表现。

  2、精神神经症状

  烦燥、抑郁、易怒、失眠、焦虑、多疑、头痛、头晕、健忘等神经精神症状常见于更年期,偶见惊恐发作。此类症状与社会、生理、心理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肩负职业重任、工作压力巨大、因退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睦、亲朋好友患病或离世、自身新患疾病、担心衰老等等,以及潮热、夜汗导致睡眠中断,均可诱发精神神经症状。更年期女性的抑郁、焦虑、失眠,增加老年期冠心病风险。

  基础研究表明,精神神经症状与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下丘脑区域,除含有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之外,还有调节情绪、摄食、睡眠觉醒、昼夜节律、激素代谢等中枢,参与机体多方面生理功能的调节。在神经递质紊乱时,这些区域的功能也发生可能异常,故出现相应症状。临床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抑郁症,改善相应症状,机理在于调节神经递质。

  3、心血管系统症状

  约1/4更年期的女性遭遇心悸、血压不稳定等症状,偶见胸痛、濒死感等严重症状,导致反复急诊就医。而经过多项专科检查,甚至包括24小时心电图监测、24小时血压监测、冠状动脉造影,也难以解释此类症状。

  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会令人非常忧虑。反复就医之后,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症”来解释这些症状,也难以令人满意,容易造成医患纠纷。事实上,心血管功能稳定取决于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协调,雌激素也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系统,起稳定血管运动的作用。

  4、骨骼肌肉系统症状

  竖脊肌酸痛是早期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后背靠近脊柱的两个长形、有力的肌肉,是维持人体不驼背的重要肌肉,俗称“里脊”。在早期椎体骨质丢失、骨质有被压缩的倾向时,竖脊肌为了保持人的外在形象,吃力地收缩,导致乳酸堆积,使人感到酸痛。晚期的、严重的骨质疏松则是动辄骨折,难以愈合,半数的患者因此畸形或终身残废。大、小关节的酸痛、僵硬,也可能与更年期相关。

  5、感觉异常

  皮肤蚁走感是更年期的典型症状。部分更年期女性感到局部皮肤寒冷或烧灼感,而皮肤外观并无异常。灼口综合症也与更年期密切相关。一些呼吸道、消化道的异常症状,如嗓子总难受、强烈的饥饿感,不能用生理情况或器质性疾病解释的症状,也应该考虑是否与更年期相关。

  6、生殖道萎缩和脱垂

  女性生殖道对性激素敏感。在性激素缺乏持续大约3-5年之后,可出现阴道上皮变薄、阴道弹性下降、阴道分泌物几乎消失、宫颈缩小、阴道穹窿变浅、子宫体积缩小、子宫内膜菲薄,彩超提示子宫经线变小、内膜厚度小于5cm。绝经后妇女常常有外阴瘙痒、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甚至有烧灼感,因此而影响夫妻关系。阴道内由于缺乏糖原,乳酸菌比例和活性下降,pH值升高,菌群失调,微生态环境变得“恶劣”,致病菌容易生长,进而发生老年性阴道炎,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异味、颜色发黄,甚至发生逆行感染,导致盆腔炎症。

  会阴部位的肌肉和筋膜是维持盆腔脏器位置正常的重要组织。由于妊娠、分娩、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失去力量,难以支撑,子宫、尿道和膀胱、直肠的位置逐渐下移,乃至脱出到会阴口外,即盆腔脏器脱垂。初始的脱垂并无不适;当脏器脱出会阴口时,会感到摩擦不适,晨起时可还纳,下午至夜间逐渐脱垂逐渐加重;脱垂严重时,上述脏器完全脱出于阴道口,行动极为不便,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7、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和急迫性尿失禁

  尿道、膀胱是生殖道的近邻。雌激素长期缺乏时,其周围支持组织、尿道粘膜均变薄,尿道上皮分泌的、具有抵抗细菌逆行感染的物质减少,容易发生逆行的泌尿系统感染。绝经后,阴道内致病菌较多,汇集于会阴部,是造成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约1/10的绝经后妇女,患有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女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迫性尿失禁是与雌激素缺乏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一感到尿意,便立即需要排尿;不少女性还没来得及如厕,已尿湿裤子。尿频、尿急是急迫性尿失禁的特征症状。神经中枢对尿意解答、排尿控制的功能下降以及会阴局部萎缩是造成急迫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8、皮肤变薄、乳腺萎缩

  乳腺是雌激素的敏感器官。绝经后,乳腺组织萎缩,乳房体积缩小,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下垂。皮肤的弹性依赖于雌激素,在雌激素缺乏时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比例下降;皮脂腺分泌依赖于雄激素,在雄激素减少时皮肤变得干燥。皮肤瘙痒、皮肤过敏,在更年期也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