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人们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需要适当运动才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那么老人做什么运动养生呢?老人一天运动如何安排呢?老人养生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威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老人做什么运动养生
早上7点~8点刚睡醒时,身体的各种机能还处在僵硬状态,所以运动最好以中轻度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不能大,不能做力量型运动和过于剧烈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会造成人体血液黏稠,尤其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很容易诱发疾病。
早晨起床后,洗漱完毕,略带微笑,双足与肩等宽站立,上身放松,下身部分微微下蹲,足趾轻轻抓地,双目远眺。快走运动和散步都是早晨不错的运动方式,心率控制在96~102,达到微微出汗的热身效果就好。打太极拳也是再好不过的早上运动。
午饭后身体比较懒散,即使去运动也调动不起什么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伤身体。老年人午后休息比运动好。
傍晚5点~8点是运动的黄金时间,这时候人的神经异常兴奋、情绪高涨、全身放松,而且这时候运动能提高你的晚间睡眠质量。所以,这时候要做充足的全身运动。
体力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傍晚的运动要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做。在户外做运动,老年人傍晚主要以轻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为主,可以慢跑,或跳拉丁舞、交谊舞等,促进消化,加快血液循环,时间在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不要做剧烈运动。
2老人养生需注意的四大威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老年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而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社会地位下降以及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等。
丧偶提高死亡率
人到老年失去配偶的痛苦成了不少人必须直面的残酷事实。据资料统计,老人因丧偶导致心理失衡直至死亡的人数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的7倍。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憾心灵的事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空巢”成为都市老人通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要使自己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老人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尤其重要。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例如多接触外界,在社会上释放余热等。另外,学会自我调适,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也非常重要。
退休造成心理落差
不少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会有一定的失落感。这时如果不能够调整心态,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人可以多陪老人们参加文体活动,借此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一些如垂钓、种花、养鸟等集体活动。
抑郁成为“另类杀手”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心理障碍之一,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很常见,而老年人的自杀通常与抑郁心理有关。所以若发现老人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或就诊,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3老年人养生方法:要多练练深呼吸
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呼吸。但是,据我国呼吸科专家统计,城市中一半以上人的呼吸方式不正确。研究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对身体较弱、常常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更为重要。
经常做深呼吸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条件,使老人健康长寿。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呼吸锻炼可预防、缓解疾病,促进身体恢复健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被大家熟知的疾病,都是呼吸道系统慢性疾病,它们往往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长期坚持深呼吸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呼吸肌的收缩能力并使其恢复弹性,同时,胸部的扩张力及肺活量也会大大增加。
2.每天进行深呼吸锻炼能够充分调动肺泡工作,从而有效降低血压。在我们平静地呼吸时,只有一部分肺泡充分工作,其他肺泡则处于静息状态。在深呼吸时,绝大部分肺泡可充分参与运动。另外,由于肺泡在工作时会产生前列腺素,在深呼吸时,前列腺素可明显增加,进入血管之中,会使血管扩张,血压自然降低。
3.经常深呼吸能够放松大脑,调节神经系统,放松身心,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还可以促进肾的吸纳功能,从而达到养肾的目的。
那么,如何正确地深呼吸呢?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呼吸是否均匀、缓慢。吸气时,尽量用鼻均匀、缓慢地深吸,直至吸不进气体为止;呼气时,用嘴用力往出吐,想象自己在吹气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废气排出体外。深呼吸时还要注意放松身体、集中思想,最好坚持每日锻炼3次,每次10~15分钟。
深呼吸“禁忌”
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早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锻炼时间不要太早,最好在早8点后,也不推荐晨间在树林里深呼吸。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不宜做,容易加重心肌缺血;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深呼吸具有减压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每日进行2—3次。胸腹式联合的深呼吸类似瑜伽运动中的呼吸操,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
4老人养生多吃素
1、番薯
大家都知道,老人的肠胃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退化,所以特别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那么改善便秘的最佳方法就是食物,所以番薯就是首选。要知道,番薯因为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被称之为“肠胃清道夫”。除此之外,番薯还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抗衰老,最重要的是还有超强的抗癌功效,非常适合老年人。
2、燕麦
燕麦一直都被称为超级健康的食品,特别是可以作为主食食用。很多老人的胆固醇和血脂都是超标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吃一些燕麦来平衡了。燕麦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燕麦纤维,是其他谷物中没有的,这种纤维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还是超低热量,不仅不会发胖,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脏,减低血压和血糖的作用。
3、玉米
玉米也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食物,有我们人体所需的钙、镁、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各种维生素群以及纤维素。经常吃玉米,不但能改善便秘状况,还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防止因为血液过浓而造成的动脉阻塞。
4、海藻类
海洋类的蔬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热量低、脂肪低。这类型的蔬菜是最适合老人的。特别是像海带、裙带菜等等,都可以帮助减低体内胆固醇,调节血液平衡,还能清除体内残余的垃圾。还有海藻,对于身体也是特别的好。因为它本身含有很多独特的活性物质,可以降压、降糖、降脂,最关键还能抗癌,功效非常全面。
5、山药
山药一直都是被当做药膳来对待,可见它的价值了。山药本身含有独特的黏液蛋白,对于保持血管的弹性和抑制脂肪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它含有的多巴胺,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脏健康。
要知道,老人如果不注重饮食的话,是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毕竟年龄摆在那,不能因为贪吃而害了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日常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了,该忌口忌口,该养生养生,这样才能更加长寿。
5老年人抗衰老有妙招
老人抗衰老要避免六种心理
1、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患者,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见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2、抑郁
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无奈又惧怕,这种心态假如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引起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极容易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乏。因此这种人极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经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幻想
受身体渐渐衰老的影响,有一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经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4、怕孤单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常常对他人不满及报怨。久而久之,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单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单带来的痛苦。
此类老人既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又希望别人关心照顾,于是经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此会变得行为孤单、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5、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常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而而自暴自弃。
6、多疑
有一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便自己有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无可救药、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易加重其疑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