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妇科炎症

​老年人用药误区有哪些

同样一种药物,同样的剂量,年轻人服用了以后,可能没有什么过明显的不良发应,但是同样的药物用在老人身上,其产生的副作用及毒性则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人们用药更要谨慎,更不能太随意,否则可能会严重损害老人的健康。​老年人用药误区有哪些?接下来,就让小编给你做相关的介绍吧。

目录 七种老人不宜吃滋补中药 老年人用药有四种误区需注意 老人如何正确用药 老人吃药一天别超四种 最易伤害老人的十种常用药

1七种老人不宜吃滋补中药

  1、吐血、便血者

  当这种出血属阳盛、阴虚内热所致时,也不能用鹿角胶治疗。

  2、患胃肠疾病者

  表现为经常胃痛,胃中嘈杂,大便秘结,口臭口苔等,不能服用鹿角胶。

  3、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服用阿胶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以致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甚至恶心、呕吐等。

  4、肺中有热者

  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或痰典粘稠、口干舌燥。因鹿角胶药性偏温,故不适宜肺中有热者。

  5、患高粘血症、高脂血症者

  阿胶能加重郁带,使瘀血更为严重。另外,阿胶能使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管中脂肪微粒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血栓形成。

  6、患有表证者

  如在此时服用阿胶,容易导致食积,不但不能达到滋补的目的,而且会造成新的病症。因此,一旦外感风寒,应立即停服阿胶。

  7、肾阴不足、虚火内盛者

  表现为形体消瘦,自觉内热,口燥咽干,午后潮热,手足心发热,夜间盗汗,两目干涩,大便秘结,舌红苔少。由于鹿角胶偏于补阳,以热助火,使阴更虚,火更旺,所以有此症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2老年人用药有四种误区需注意

  一、多种药一起吃。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药的种类也不少。但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开药时一定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间隔开。

  二、偏听偏信。许多老年人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疗效,便更换医院、更换药品,或者偏听偏信,根据别人用药经验进行治疗,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滥用“祖传秘方”“灵丹妙药”。殊不知,很多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根据医嘱坚持用药,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能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三、不遵医嘱。主要有两种情况:超量服药和减量服药。前者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以为这样可以好得快一些,结果常常是增大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另一种情况是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担心产生依赖性或副作用,擅自减少用药剂量,甚至认为症状减轻就可以停药,结果却耽误了治疗。

  四、乱用补药。老百姓普遍认为,滋补品再怎么吃都对身体有好处。可实际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明确的虚证才需要服用相应的补品。也不宜久服,长时间服用会引起腹泻、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性欲亢奋、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

3老人如何正确用药

  1、剂量适当

  老年人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减退,或合并有多器官严重疾病,对药物耐受量低,用药要因人而异,治疗慢性病时一般要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对于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先从成人剂量的1/10或1/5开始,然后密切观察,以后视情况调整。

  2、种类要少

  严格掌握指征,用药少而精,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联合应用药物时的相互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一种用药起效时尽量不联合用药,尽可能将用药控制在5种以下。

  3、防副作用

  药物大多有一定的副作用,老年人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本身的年龄、病情及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慎重选用药物。要向医生详细问清药物名称、特性、药效、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克保健水平。服药后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家人和医生,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4、遵从医嘱

  老年人在选用治疗或保健药品时,要从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最好、疗效最高、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的角度出发,明智地选择最佳地治疗措施。坚持循证用药,不要凭经验和看广告用药,也不可道听途说,随便换药。

4老人吃药一天别超四种

  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专家介绍,究其原因,肝肾等脏器功能减弱,以及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物是主要问题。例如,老年人的肾功能约为年轻时的一半,对药物的排泄减慢。肝功能与肝血流量减少,使肝脏对药物的降解及解毒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注意:

  同时最多服4种药。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医生计算用药量不能简单地用“加法”,最好用“减法”。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一般不推荐同时4种以上配伍使用。

  不可滥用保健品。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轻信广告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还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看病记录别丢掉。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小病尽量别吃药。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此外,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对避免病情反复,减少用药机会非常重要。

5最易伤害老人的十种常用药

  1、布洛芬:有肝肾损害风险,忌用量超标

  老年人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在所难免。这时,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解热、镇痛功能的药物是最常用的。尤其是布洛芬,在百姓心中,几乎已成了解热、镇痛的代名词。感冒、头痛、牙疼,吃一片布洛芬,便万事大吉。实际上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一般服用剂量应为正常剂量的一半,超量服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的损害。

  另外,布洛芬还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便血等。如果饭后再服用布洛芬,则能够较好地规避此种风险。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则更应该引起注意。

  2、胰岛素: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

  很多老人早上醒来测量血糖,发现空腹血糖较高,便误以为是前一天胰岛素注射的剂量不够,没能有效控制血糖,于是便擅自增大了胰岛素注射的剂量。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降糖药物使用剂量不足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夜间血糖过低,擅自加大剂量十分危险。

  如果患者夜间血糖过低,在低血糖的刺激之下,体内的胰升糖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患者体内又不能相应地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以对抗这些升糖激素的作用,从而使血糖逐渐升高而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在这个时候,如果再加大胰岛素注射剂量,则会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夜间,如情况比较严重,很有可能会猝死。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剂量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去严格调节,一定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地高辛:心脏病用药,提防心律失常

  作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等的处方药,“地高辛片”的优势在于其亲民的价格。然而这种药治疗窗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使用时应留意用法用量,并及时进行药物血浓度监测。

  地高辛是种强心剂,能有效地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但若出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心律失常;此外,该药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引起视觉改变,如黄视(看什么都是黄色的)、绿视(看什么都是绿色的),这很有可能是地高辛中毒的信号。服药期间,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或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使用地高辛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从小剂量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足量,70岁以上老人用药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其次要注意个体差异,有的人吃一片作用就很明显了,有的人却不行。最后,由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甚相同,换药时一定要严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变化。

  4、硝苯地平:低血压症状难分辨

  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由于其对各类高血压均有疗效,与其他药品相比有很多优势。然而,高血压的药也会导致低血压危险。

  这种高血压用药后造成的低血压,患者会感觉比高血压还难受,但是在症状上和高血压类似,一般都会有头晕的表现,最好的办法是做好自我血压监测。一般每天需要量三次,如果有困难,起码晨起和晚上必须监测两次。有的高血压患者用此药后会有便秘的症状,可通过饮食调节、多喝水,多运动,如确实不耐受,应联系医生及时换药。

  5、扑尔敏:代谢时间长,老人服用可剂量减半

  除了抗过敏效果外,扑尔敏同时还具有镇静的作用,因此其潜在的风险也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上,例如镇静时间延长、嗜睡、甚至意识不清、谵妄等。这就有可能会让老人感觉头昏、视物不清或意识不清,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感冒而睡不着觉,老年人尽量还是不要吃含有这种成分的感冒药物。

  除此之外,扑尔敏本身的代谢时间比较长,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肾脏、肝脏都有所退化,药物在体内代谢及排泄时间长在老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无形之中便增加了老人的肾脏、肝脏负担。因此老年患者应尤其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

  6、地西泮:易有依赖性,半夜起夜要小心

  地西泮又被称之为“安定”,有镇静、催眠的作用,有的老人半夜起夜,而这个时候药品药效还存在,因而起床后会有头晕表现,在这种迷煳的状态下老人容易摔倒,甚至导致骨折,因而靠催眠药治失眠的老人,起床时要特别小心。

  这个药物还会让人有一定依赖性,一是身体的依赖,如有的人以前只需要吃一片,现在居然要五片才能起作用;二是精神上的依赖,觉得自己睡觉就要靠它,有时候自己能睡着了也要服用。

  为了让催眠药起到最好的疗效,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服用。不要在马上要睡下时才想起来服用,吃完药后还应该适当多喝点水,走动走动,这样能让药物直接进入胃里被吸收,而不是停留在食道。

  此外,长期服用此药时不能突然停止使用,而是要逐渐减量。

  7、万古霉素:安全老药,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万古霉素是抗感染的老药了,临床上已经使用了50多年,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与安全,这种药物主要用于针对的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作用。

  但这类药物,仍然有可能引发肝损伤、肾损伤,或是一些过敏样症状。例如万古霉素如果注射过快,患者便容易出现全身性的过敏反应,称作红人综合征,因此使用此类药物时,尽量应在医生在场的情况下使用。

  8、克林霉素:老年人慎用,必要时可用头孢代替

  在使用克林霉素时,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如说过敏,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高热、寒战、喉头水肿、唿吸困难等,或是肾脏功能损害的一些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脏功能衰竭或耳功能损害。

  因此,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应十分谨慎。而老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将自己的病史、身体情况与医生表述清楚,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抗细菌治疗。

  9、山莨菪碱:掩盖症状,长期使用有风险

  由于山莨菪碱能够解除平滑肌痉挛,在胃肠绞痛的时候常常被使用。此外,还用于脑血栓、脑栓塞等。这种药物年老体虚的老年朋友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由于此种药物作用于平滑肌,使用此药后容易导致前列腺充血甚至引发尿潴留。这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能够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正因为此,它同布洛芬一样,也会掩盖疼痛真正的病因,需要慎用,同时避免长期使用。这个药物有很多副作用,其中一种就是口干,这主要是由于药物抑制了唾液腺的分泌。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服用酸梅、多饮水来缓解症状。

  还有一些副作用包括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煳等,遇到这些副作用时不要过度担心,一般在停药1~3小时后能够渐渐消失。

  10、华法林:治疗窗窄,应慎重选择剂量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华法林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药物了。作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因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而受到了欢迎。但是,服用华法林的潜在出血风险应引起老年患者的注意。

  这个药的一个特点就是治疗窗窄。所谓的治疗窗窄,指的是药物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之间的距离很窄,用少了没有作用,但稍微多一些可能就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这种药物对剂量的把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