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失眠症的发病率也开始慢慢增多,常常会出现一些老年人睡眠不足,无力等。那么老人失眠的危害有哪些呢?老年人失眠的调理方法有哪些?生活中许多老年人被失眠问题所困扰着,假如长期失眠就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那么,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
目录
1老年人失眠六大因素
1、脑部器质性疾病
老年人随阗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2、全身性疾病
年老以后,全身疾病发生率也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随疾病出现的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老年人的失眠。
3、年龄因素
老年人由于主控睡眠的松果体素分泌减少,对睡眠的调节能力减弱,入睡时间延长,深睡时间减少,失眠发生率高。
4、精神疾病
在我们生活中,老年人一般初夏精神性的疾病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症状。比如说,抑郁症就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心慌症状。
5、外界环境的改变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环境变化,经济收入减少,或身体日渐衰弱,这样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他们的社交活动范围,就有可能使老年人与社会疏远,地位也为之退后,从而产生情绪抑郁、焦虑不安,导致失眠。
6、脏腑气机的紊乱
人到老年,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脏腑之间功能紊乱,而到老年之所以失眠是因为人体的阴阳失去了其所维系的动态平衡,引发了睡眠障碍。
2老年人失眠对身体的危害
一、消化系统疾病
老年人本身由于消化系统退化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失眠更是会雪上加霜。研究发现,老年人失眠可能会增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病几率。
二、情绪功能障碍
老年人晚上失眠会引起心烦、急躁、易怒、少兴趣、缺乏自信心等情绪活动功能异常症状,而这些症状又会加剧晚上失眠,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三、健忘
老年人容易出现健忘的症状,而这一症状与失眠夜脱不了关系。失眠的危害比较常见的就是健忘,这是由于长期失眠使脑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所致。
四、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比人们想象的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要高,而出现失眠的老人相比一般的情况患老年痴呆的几率更是大大增加。
五、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是每个人从中年步入老年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失眠症状的出现更是会加重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并且,失眠往往是更年期综合征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3老年人失眠解决方法
1、心理调理
老年人失眠患者的总是会质疑自己的睡眠质量,在夜晚来临时就非常的焦躁不安,认为这又将是一个不眠夜,所以患者会产生一种惧怕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会对患者进入睡眠产生一大障碍。
2、食物调理
酸枣仁、百合、龙眼、莲子,蜂胶都有解郁、安神的功效,首乌和桑葚有滋补肝肾之效,可治抑郁症、失眠、健忘烦躁等症。
3、加强锻炼
经常失眠、多梦的老人可以适当在早上做早操,如老年人舞蹈、太极,或慢跑等,和力量的运动,这些活动是适中,更适合老人。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老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放松一下老人的身心,让老人可以睡当你晚上睡觉到早晨。
4、注意关闭光线
睡觉时最好关闭所有的灯源,给自己营造一个暗黑的环境,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5、做些睡觉前的准备
最常见的是睡前泡个热水澡,15分钟即可。然后在枕边放上一段轻音乐,伴着音乐很快即可入眠。
6、改善睡眠环境
睡觉前,注意关闭家中所有电器,防盗门及卧室门等。可以开半扇窗户,保证室内氧气充足。睡垫可适当的加厚,保证舒适度。注意调整枕头的高度,不要太高或太矮。尽量减少不利于睡眠的因素。
7、规律作息时间
许多老人们会很早就上床睡觉在晚上,有时候睡不着,还是想早点上床睡觉,然后当他们早上醒来,睡不着了,容易打瞌睡当我在白天,焦虑,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所以老人也必须形成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不要这么早睡觉,你可以和我的家人看电视,或者看报纸,等待睡去睡时,它不仅会减少这种现象的失眠、老人不会醒来的太早,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4调节老年人失眠之饮食
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中独占鳌头,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柏子仁炖猪心:猪心一只,柏子仁10 克。将猪心洗净血污,然后把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服食。有良好的安眠效果。
热牛奶:安眠效果可与安眠药媲美。牛奶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产生困倦感觉的血清素(五羟色胺),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产生睡意(在睡前1小时喝)。
大枣:味甘性平,养胃健脾、益血壮神,为安中益气之良药,用以治疗倦怠乏力和失眠。把大枣炒熟掰开泡水当茶饮;或蒸熟随意嚼食。大枣核炒焦后泡水代茶饮也可助睡眠。
莲子芡实猪肉汤:莲子肉50克,芡实肉50 克,猪肉200 克。将猪肉洗净切成块与莲子肉、芡实肉一同煨汤,熟后用食盐调味食之。
5老年人失眠之运动
冬季寒冷,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过冬了,很多老人晚上常常会出现入睡较难、半夜惊醒等问题。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冬季更容易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喘等呼吸问题。专家介绍,老年人冬季可以通过吸氧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科学吸氧也有不少的讲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经常疲倦、失眠、气喘、腰酸背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中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采取间断吸氧,每次1-2小时即可,每天可根据病情多次吸;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的老人则应采取持续“小流量”吸氧,即0.5~1升/分钟之间。而已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人,并已经合并呼吸衰竭的,最好进行家庭氧疗,利用制氧机、氧气瓶等进行低流量吸氧,这样可以减少病死率。吸氧量最好控制在每分钟1到2升左右,每天坚持15个小时以上。
老年人要尽量选择在临睡前、早起后、运动前后这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吸氧比较好,特别是临睡前吸氧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较容易入睡,也减少心衰发作的几率。另外,早上起床后、运动前后也容易出现胸闷、喘气等症状,此时适量吸氧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