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百岁老人是如何养生的?

百岁老人是如何做到健康、长寿的呢?相信很多朋友对于百岁老人的养生方法都是比较好奇的,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养生的方法可以起到延年益寿之功效,今天不如就跟着小编来看看百岁老人是如何养生保健的吧。

目录 百岁老人常吃15种食物 揭秘百岁老人的养生方法 百岁老人常用的养生小口诀 百岁老人的6个养生小妙招 百岁老人十个长寿秘方

1百岁老人常吃15种食物

  1.山药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山药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2.莲藕

  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3.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花生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4.小米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5.玉米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做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6.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某百岁寿星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7.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和血补中,营养丰富;宽肠通气,促进排便;益气生津,增强免疫;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8.豆腐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9.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10.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中医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11.胡萝卜

  胡萝卜也是老人的心爱物。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有经验的老人常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这样,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9%以上。切片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胡萝卜还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读书学习前吃一盘炒胡萝卜丝,有利于巩固记忆。

  12.番茄

  番茄中富含的番茄红素是一种超强抗氧化物质,它不但能保护男性的前列腺,还能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番茄红素还有助女性皮肤保持弹性,避免松弛现象。

  13.核桃

  核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各种抗氧化物质以及植物甾醇,对女性多发的乳腺癌、关节炎及抑郁症等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核桃还富含钙、镁、叶酸等女性健康必需的营养素。

  14.大蒜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大蒜扮演着重要的救命角色。以往行军时必备盐跟大蒜,盐用来补充矿物质,大蒜则用来杀菌和预防疾病。近来,大蒜也被发现可以降低胆固醇。但生大蒜辣刺激性强,因此胃炎、喉咙痛、痔疮、眼睛红、长青春痘的人,不宜生吃大蒜。

  15.松子

  珍珠般的松子,在传统御膳中运用广泛,向来被视为有滋补强身功效。松子丰富的油脂成份,不但可以帮助排便,还可以滋润皮肤。同时,松子是优质的油脂来源,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缓解发炎反应。松子热量较高,平时撒点在饭菜上,每次一小把。

2揭秘百岁老人的养生方法

  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3百岁老人常用的养生小口诀

  生活中如何养生?中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生态养生。而这种养生之道的主要原则分为三个方面,即养神、养性、养气。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根在养神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就在于养神。

  贵在养性养性的原则,无外乎仁礼、性善、知足、忍让、宽容这几个方面。此外,还要注意舒畅情志。读书吟诗,漫游山林,可畅情悦心,增添兴趣,有利于增寿。此外,还要注意舒畅情志。读书吟诗,漫游山林,可畅情悦心,增添兴趣,有利于增寿。

  重在养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老年人退休后的养生知识可以学习一下,因此,要想健康长寿,不单单是靠药物的治疗,而且还要保养人体的真元之气。养气要避免三种“气”:馁气、闷气、怨气。此外,生闷气对人体危害甚大。清代名人阎敬铭曾写《不气歌》以自慰,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够气中气,不气不气就不气。”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应该是中老年人排解闷气的灵丹妙药。

4百岁老人的6个养生小妙招

  要勤于咀嚼

  老年人由于或是部分脱落,不易将咀嚼得很细,影响了食物中的吸收。所以老年人进食应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勤咀嚼对牙齿保健以及延缓面部咀嚼肌萎缩也有帮助。

  要勤餐少食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以及心脏功能均有减退。要是一次进餐的量过多,会加重消化系统和心脏的负担,不利于保健,也易发胖。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吃七八成饱,胃、胰、肠、胆和心脏有病的人及肥胖者更应注意。

  要勤于叩齿

  叩齿是传统的养生之道,简便易行效果佳。据文献记载,1400年前梁武帝时的名医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明朝有位者叫冷谦,史载活了150岁。他长寿经验就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据说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即会感到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久、寿命长的皇帝,他的长寿之一也为“齿宜常叩”。所以说,牙齿不仅仅是用来咀嚼的,而且还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哦。

  要勤于交谈

  国外有一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孤独对人体影响实验。应试者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坐享其成”,生活两天后均出现呆滞、麻木的表情,且动作的协调灵敏性会大大降低。许多结果也表明,没有亲密朋友、参加社会活动少的人患病率更高,寿命也更短,而勤于动嘴交谈的老年人身体更健康。因此,老年人应常和他人交谈,以此舒畅气血,开阔心胸,有利身心健康。

  要勤咽唾液

  唾液内含有淀粉酶、球蛋白、粘蛋白、溶菌酶、生长激素等成分。认为,常咽唾液有“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皮毛”、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故有“咽津益寿”之说。老年人可以每天早、午、晚各做一次“咽津功”,舌舐上腭,将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数次,就能宁心静气。

  勤张笑口

  俗话说得好:“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好,也是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一帖良药。古今中外不少用笑话作为治病手段,对某些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医生说,笑可以被称为“超级”。有了笑,你才会发现这世界更加美妙,生活才更加美好。因此,老年人要常开笑口,若能如此,将有益于延年益寿哦。

5百岁老人十个长寿秘方

  1.社交很丰富。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位名为杰特 凯伊的108岁老人,常参加教堂和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总是在结交新朋友,老朋友也不会断了来往”。一项研究也发现,与没有社会交往或交往很少的人相比,社交活动频繁的人长寿可能性要高出50%。

  2.不怕出汗。美国疾控中心统计,与每周从事体力活动不到30分钟的人相比,每周锻炼约7个小时的人早亡风险会低40%。这条结论也适用于老年人。他们不需像年轻时那么卖力锻炼,只要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锻炼不必一定去健身房,对日本冲绳长寿老人的研究发现,他们都坚持了充足和持续的锻炼,如园艺劳动、跳舞、散步和太极拳等。

  3.勤用脑。老年人从事智力活动能降低他们患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长寿老人会像锻炼身体一样勤用脑,如打桥牌、做猜谜游戏和阅读。美国老年医学会健康老龄化基金会的主席迈克尔.威斯曼说:“大脑功能不用则废,保持思维活跃就相当于给身体各个部件都上了润滑油。”建议老年人积极收获新爱好(如绘画和编织),探险旅游,或是去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

  4.知足常乐。老年医学家对年龄在95~107岁之间的犹太人考察后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人生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幽默感十足。“全美关注百岁老人项目”的创始人林恩 阿德勒认为,乐观是长寿老人的精神支柱,他们从不轻言放弃,能很好得适应人生的每个重大转折点,接受失败和挑战,笑对老龄化进程。

  5.会放松。慢性压力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引发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和糖尿病等。长寿老人能控制住紧张和压力的侵袭,避免与人争论,保持冷静,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态。记日记、与亲朋好友交谈和从事能让身心放松的运动(如瑜伽和深呼吸、冥想)有助于延长寿命。

  6.调理肠胃。在日本冲绳长寿老人的饮食中,有大量新鲜的果蔬和海产品,热量低且营养充足;而且他们每餐只吃八分饱,让肠胃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这种进食方法平均每天能减少摄入300千卡热量,并避免了暴饮暴食,减少肠胃负担,保护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7.控体重。保持健康合理的体重对长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冲绳长寿老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常年保持在18~22之间。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老年人患上心脏病、中风、高血压、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呼吸系统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这些隐患都会缩短寿命。

  8.谨慎服药。虽然百岁老人并不讳疾忌医,但他们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万不得已不去医院,尽量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战胜疾病。因为他们知道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多,弊大于利,折损寿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应当取消年度体检或立即停止服用处方药,一些必要的治疗还是不能荒废的。

  9.闲不下来。很多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梦想着赶紧退休享受晚年生活,但真的退休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们醒来时会感到不安,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做什么,也没有计划。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身心健康。威斯曼解释说:“大脑就像上满弦的闹钟,突然停下来反而会出故障,最好每天不紧不慢地运转着,活着也有奔头。”

  10.睡得香。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的研究成果,如果经常每晚睡眠不到7个小时,会增加人们患病和早亡的风险。所以,如果你想健康长寿,最好能够把睡好觉当成生活中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