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来月经浑身酸痛怎么调理治疗

月经是女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其中很多的女性在经期的时候会出现腰痛的情况,有些人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因此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对此有人问来月经腰酸背痛怎么办呢?经期如何保健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目录 痛经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来月经浑身酸痛怎么调理治疗 痛经的5种类型 女性如何预防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表现是什么

1痛经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正常情况下,痛经通常都是发生在月经的前面两天,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月经前地12小时之内,而且来月经的第一天,疼痛都是比较剧烈的,接下来的2~3天,疼痛就会慢慢减轻了。

  痛经的程度也会有一些区别的,有些女性在经期的第2~3天,疼痛就可以减轻了,痛经程度是比较轻微的。很多朋友都觉得痛经痛了3天左右。不过,痛经程度比较严重的话,即使是经期的第4天,仍然会感觉疼痛,有些甚至要持续到月经干净,疼痛才会消退。

  有些女性在月经的第三天就会干净了,有些人女性要来5天才会干净,还有些女性甚至要等7天才会干净的。痛经持续的时间有时也会一直到月经结束才会消失的。所以痛经一般痛几天,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2​来月经浑身酸痛怎么调理治疗

  来月经腰酸背痛怎么办?

  1、热敷

  月经来临时,你是否觉得四肢冰冷,包括整个腰部都是冰冰的。此时在腰部放个温暖的东西瞬间能缓解疼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仰卧在床上,用温水将毛巾打滴(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2、补充钾、铁

  女性经期那几天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适当的调节饮食可有效补充身体所流失的营养、增强抵抗力。如吃一些含钾和铁的食物,钾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类、各种动物肝、蛋黄等。

  3、按揉合谷穴

  女性经期最需要的就是精心的呵护,但是对于如何安然度过经期很多女性都不太懂。像经期腰痛这种症状,其实可以按揉合谷穴,尤其适应于上班族无法休息的女性。

  穴位位置及按压方法:将你的食指和大拇指并拢,此时你会看到一块凸起的肌肉,这块肌肉的最高点处便是合谷穴。趁空闲时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稍稍用力按压合谷穴,每次保持5秒钟,再松开、再重复,这样反复按压3分钟。

  合谷穴有活血、行气、通经等作用,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因此女性在经期不防一试。

  4、按摩

  痛经困扰着很多女性,当疼痛难忍时有些女性为了缓解疼痛不得不吃止痛药。“是药三分毒”这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女性可以在经期腰痛时按摩腰部,这样可以缓解经期腰痛症状。具体方法如下:

  (1)、掌压腰骶部

  俯卧,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按摩腰背

  双手搓热掌心后分别贴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次,摩至局部温热为止,但掌心仍需贴在腰部3分钟。做时动作柔和,呼吸自然,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将动作和呼吸配合协调。

  (3)、揉筋结

  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1分钟。

  5、益母草煮鸡蛋

  大家都知道,益母草有活血、祛淤、调经等功效,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因此,后人为了充分发挥益母草的作用,在熬煮益母草时加入鸡蛋,熟后吃蛋饮汤,对于女性痛经、补血、润肤美容有非常好的效果。

  做法:益母草30克、鸡蛋2只,加水适量同煲。蛋熟后去壳,再煲2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

3痛经的5种类型

  痛经的5种类型

  原发性痛经是因为子宫本身因素所造成,也就是由于子宫基层或是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分泌过度所引起的。

  继发性痛经,是指源于骨盆腔的月经疼痛,一般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子宫肌瘤等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居多。只要是可以找到确切原因的经痛,们都称之为继发性痛经。

  1、自在型:月经来潮时无感觉,轻松又自在,一切生活照常。

  2、顺其自然型:下腹部虽有不适或疼痛,但并不需靠药物治疗。

  3、止痛药型:月经来潮时,需要一些轻微的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4、药罐子型:要用强烈的止痛药,才有办法克服生理性的疼痛。

  5、痛不欲生型:最强的镇痛药物,也无法完全克服这种生理性疼痛。

  患有以上3、4、5、类型的女人应看医生,需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4女性如何预防月经不调

  月经对女性很重要,但是有很多的却出现了月经不调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女性会出现头痛,头晕,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休息,危害很多,浑身没劲,有很多的并发症,所以,平时需注意预防事项,那么,女性如何预防月经不调呢?

  女性如何预防月经不调呢?

  一:若是经期的血液量高,而且持续在一天内,月经量都不减少,或者是月经量太少,这样的情况出现之后,都属不正常现象,所以,应该及时的去看医生,在经期,需注意保暖,避免被雨水淋到,这样很容易导致腹部受寒,所以,平时就应该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要注意多喝一些白开水。

  二: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情,若是在这期间,长时间的工作,熬夜,压力大,都会导致月经量的变化,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平时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受到劳累,生活规律起来,这样才能避免月经不调,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多补充营养物质,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尤其是在经期,可以多吃一些大红枣。

  三:注意自己的卫生情况,避免出现感染,尤其是不能进行性生活,子宫很脆弱,尤其是在经期,会导致细菌感染,而且也要注意内裤的选择,选择面料的,要勤换洗,在阳光下暴晒,这样有助于杀菌,多注意休息,不能吃生冷的食物,而且也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保证营养。

  温馨提示:在经期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卫生,避免引发各种疾病,而且在精神方面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注意休息,避免负重,禁忌生冷的食物,平时要有好的心态,避免影响到神经,导致自己出现痛经情况。

5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表现是什么

  女性经常的月经不调,会导致女性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是腰部酸痛,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到期不来月经,对于女性的心理也是一种困扰,平时需注意一些症状的变化,那么,月经不调的症状是什么呢?

  1)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月经不调的症状常见月经病的调治简介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O.5℃。

  2)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不调的症状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月经不调的症状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同样属于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的这五种症状。

  1、月经推迟:指月经周期经常错后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经1次,又称为“月经错后”。此症状主要因血虚致经血推迟来潮。患者可出现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小腹空痛、体弱乏力、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肤干枯、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2、月经提前:月经先期是指月经每月提前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月行经2次,又称为“月经超前”,多由于脾虚不统血导致。常见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小腹有空坠感,气血虚弱则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疲倦、气短心悸,舌质淡、脉弱无力。

  3、月经过多:指月经量多、过期也淋漓不止,因气虚致血液妄行而致。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

  4.月经过少:指月经量少,1~2日即净;或点滴即止。症见经色淡红、面色无华、皮肤干糙、头晕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温,舌淡、脉虚细。

  5.闭经:长时间月经不调可能引起闭经,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温馨提示:在月经期间,不要受凉,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而且少吃甜食,多注意休息,少干活,避免劳累,经常的这样,还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所以,平时要关注这种情况的发生,积极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