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的是老人患上的,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老人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其实是有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方法的,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的想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目录
1当家里老人得了老年痴呆后该怎么办
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其中老年痴呆就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当老人得了这种疾病,记忆力会急速减退,智商也会降低到小孩子的水平。这时候老人就需要儿女的精心呵护了,只有儿女们精心的护理,老人们才能在得了这种病后依然能够安享晚年。
以前总听人说老小老小,意思指人老了,就会跟小孩子一样,也需要人去照顾。
前段时间热传一个视频,里面讲一个老人总是指着某个东西问身边的儿子,儿子耐心回答了老人,接着老人重复地问了十几遍,儿子终于烦了,对着老人发怒起来,结果老人像个孩子样哭了......
老小老小,真的没有说错。但你有可能不知,老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重复问很多遍,可能是因为他病了,比如患上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也即过去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除了记不住东西,患上这个病的老人还可能出现脾气暴躁、打人骂人等。请不要以为他们很古怪!他们只是病了。
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你可以这样做
看到老人出现这些异常行为,你是不是也手足无措?想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建议这么做。
1、记录、观察
看到老人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家人或是照料人应该仔细记录患者症状,例如老人忘记关煤气,几个月出现一次,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耐心照顾
家庭人员也要学习了解这个疾病,由于每个人的家里情况不一样,在照顾方式上,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老人的照顾方式,耐心照顾。
3、训练记忆
患上这个病对患者的记忆力影响是非常大的,老人记忆不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帮助他们。
那么怎么帮助已经出现记忆力受损的老人去记忆呢?家人可以一起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通过书信、相片等来唤起老人的记忆,训练记忆力。
4、改变沟通方式
在沟通上,一些小的细节很重要。沟通时要选择他能理解的,最好简单直接点,例如问吃水果吗?可以直接说「吃苹果还是梨」。
老人有时候表达不出来,在选择上也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要耐心等待,给他反应和处理的时间。理解和帮助他,还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来跟他沟通。
5、安排活动
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家人还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他做得好的时候,适当得给予表扬。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有神奇功效。
此外,在饮食上,营养也要搭配得当。和照顾小孩一样,老人也要注意这些,如不要给他们用太锋利的餐具,吃得食物要易于消化,有汤汤水水的最好,就餐的地方光线也要好。
老人最怕摔倒,因此家居环境也要考虑到位。老人一摔倒,可能会打破身体各方面的平衡,惹来大麻烦,所以家中应有防止老人摔倒的设施。例如在洗手间设扶手,马桶圈以及一些防滑设施等,危险的物品要收走。
2老年人常喝哪些饮料能预防老年痴呆
预防老年痴呆的饮料
1.苹果汁:有助于大脑保持乙酰胆碱水平,该物质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学习能力。建议每天喝两杯(1杯约227克)不加糖的苹果汁。
2.茶:每天至少喝两杯茶的老人,出现认知问题的几率比不爱喝茶的老人低50%。茶叶中抗氧化剂可防止体内自由基损害大脑神经系统。
3.咖啡:富含咖啡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使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危险分别降低65%和19%。建议每天喝咖啡2—3杯。
4.葡萄酒:与滴酒不沾者相比,少量和适度饮用葡萄酒者(女性每天1杯,男性每天2杯),其记忆丧失危险降低53%。
2、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方法
一、铝制的炊具和餐具
如果用铝制的炊具或餐具盛放酸、碱性食物,会使铝元素游离出来污染食物。而人吃了被铝离子污染过的食物,会使铝在大脑、肝、肾、脾、甲状腺等多个组织器官中蓄积下来,这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并会加快人体的衰老,最终可引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以减少铝的摄入量。
二、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
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三、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
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四、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
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五、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六、吃饭要吃七分饱
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七、要勤动脑
“用进废退”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八、不要吸烟
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九、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可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十、吃食物时要多咀嚼
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十一、要积极地防治便秘
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二、要经常活动手指
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3如何检查老年痴呆
1、目前通用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测验记忆时间或者进行昂贵的脑部扫描,患者患病的确凿证据却只能在患者去世后对大脑进行检查才能得到。而新型老年痴呆检查方式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人的反应时间进行简单的测试。
2、如果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痴呆,就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改变饮食结构,多做锻炼等。快速检测也有助于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一些患者在及时使用新药后,或许能避免发病。
3、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快速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只要在40多岁时进行这个耗时仅30秒的检测,就能判断一个人以后是否会患上老年痴呆。
46个窍门有效缓解老年痴呆
第一、训练智力
想要缓解老年痴呆一定要勤于动脑,这样可以有效延缓大脑衰老。
有研究显示,经常动脑或者进行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有效保持头脑灵敏,而且可以训练脑细胞的反应速度,而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存在较高患老年痴呆的概率。
因此老年人也需要保持活力,要多动脑、多看书,更加要多接触新鲜事物培养生活中的各种爱好,这样才可以活跃脑细胞防止的阿瑙老化。
第二、避免脑部疾病
老年人存在更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因此一定要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而这种病症会诱发老年痴呆。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食盐,多进行体育端丽,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动脉粥硬化的效果。
第三、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概率,其实运动还可以促进生成神经生长素,可以有效预防大脑退化,而且有实践证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对健康有益,还有利于接触大脑的抑制功能,可以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不过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结合自身素质来进行。
第四、重视起居饮食
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不要经常变幻无常,中老年人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定时进食的好习惯,这样才可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预防老年迟到也有积极的意义。
第五、精神调养
中老年人更加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更加要注意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为陷入忧郁情绪患上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上导致老年痴呆的常见因素,也要避免谨慎刺激,防止因此而对大脑阻止功能造成的伤害。
第六、针灸预防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通过针灸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而且有很多穴位比如气海、关元等等,都可以达到补肾填精、防止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的效果。
5老年痴呆症危害大
1、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老年痴呆症最初征兆一般从健忘开始。再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或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症患者平均生存寿命仅6年。
2、加重了经济负担
治疗老年痴呆症不仅时间长,且必须花费巨大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人粗略的算过一笔账,假使以老年痴呆一般的存活期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来计算,一个老年痴呆患者10年的花费不少于40万,足以在全国二线城市买一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这里还不算起居、饮食等日常的花费。
3、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说,得了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的思维世界就会变得“返老还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都没什么感觉,最苦的其实是照料他们的家属。在众多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属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关键是那种无法沟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让很多家属深感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