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夏季游泳 小心疾病找上门!

盛夏高温,很多人选择到游泳池来避暑,游泳是一项很好的水上运动,不仅能“清凉一夏”,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对关节的损伤也很小。然而,每年夏天,因为游泳后出现鼻炎、耳病、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眼病、哮喘的都不在少数。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夏季游泳 小心疾病找上门! 夏天游泳小心妇科炎症找上门 夏季游泳的注意事项 夏季游泳后一定要认真做这5件事 宝宝夏季游泳安全指南

1​夏季游泳 小心疾病找上门!

  Top1、结膜炎

  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游泳时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可通过公共器具、洗漱用品、水等介质传染。多发生于游泳池消毒不严格的情况,同时在游泳池中又有人患结膜炎,那么这时感染结膜炎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临床表现多为双眼红肿、结膜充血、流泪、分泌物增多、不敢睁眼等症状,一般潜伏期为1~3天。

  防治秘籍:游泳的池水常常用氯来消毒,所以不免水中的氯气含量容易超标,一旦超标,就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有些人游泳之后会不自觉地用手揉眼睛,就是这个原因。但这样做是不对的,游泳后最好不要揉眼睛。所以,游泳最好能佩戴一副泳镜,游泳镜能起到隔离水和眼睛接触的功能,减少细菌感染的概率,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不受伤害。游泳以后最好能及时洗脸、洗澡,去除身上从泳池带来的细菌。此外,家中备一瓶氯霉素眼药水也是很有必要的,游泳后适当的滴几滴,可以减少感染结膜炎的机会。

  Top2、中耳炎

  细菌进入到人体内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在游泳的时候,由于鼻子呛水或者其他情况,泳池中的水或多或少的会进入到人们的耳朵里,这时候细菌就跟着进来了,从而导致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的发生。此外,由于孩子的咽鼓管发育不完善,所以孩子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发生中耳炎,当孩子出现耳朵瘙痒、流脓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防治秘籍:在游泳后如果能尽快恢复和保持耳道干燥,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中耳炎了。切记如果水不小心进入外耳道,可试着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一定不要用力掏耳朵,或者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耳朵,跳几下,慢慢让水流出后擦干。现在有游泳专用耳塞、鼻夹,也可以起到隔绝水的作用。

  Top3、鼻窦炎

  游泳池的水加了消毒剂,消毒之后水质是干净了,但是除了对眼睛、耳朵会造成刺激之外,对鼻子的刺激也不小。我们在游泳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将泳池中的水呛到鼻子里面了,就很容易将鼻腔中的分泌物和细菌带入到鼻窦,引发鼻窦炎。

  防治秘籍:因此,如果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最好少去游泳池游泳,因为鼻子很容易受到池水的刺激,引起急性发作。此外,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也应该少游泳,以免加重感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Top4、皮炎

  研究发现,用常用的消毒液消毒游泳池中的水,是可以杀死大多数病菌,所以泳池水中的细菌,直接通过皮肤传染细菌的情况比较少。除非是在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通过皮肤黏膜传染。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有的游泳池为了降低本钱,换水频率低,水质较差,在游泳之后也很容易患上皮炎。

  防治秘籍:首先,一定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泳池游泳。其次,由于游泳池中的水大多都会使用消毒剂,如果是过敏体质的患者,不适宜在池水中泡的时间过长,因为池水中消毒剂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等问题。此外,去外面游泳最好携带自己专用的毛巾和拖鞋,防止惹上传染性疾病。

  Top5、尿道炎

  尿道炎是很常见的游泳易感染疾病,大多是因为泳池消毒不彻底,没有达到卫生标准而造成的。如果感染上尿道炎,往往尿道口会出现局部发红、肿胀,并伴有瘙痒和分泌物等。

  防治秘籍:去泳池要有自己专用的毛巾、衣物、浴盆等,避免租借或使用公用物品。游泳用品要定期消毒,阳光下暴晒4-6小时杀菌消毒。同时,游完泳之后,最好能应先去卫生间小便,通过尿液将附着的细菌带走,并尽快用清水冲洗外生殖器,以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

  Top6、腹泻

  如果游泳池的水很久没有更换过,那么池水中的致病细菌就会急速上升,这时候不小心吞入池水的话,就很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尤其是体质弱的老年人或儿童,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其致病菌常见的有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同时,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而引起的腹泻也很常见。

  防治秘籍:游泳后要及时漱口,最好能带个牙刷,刷刷牙,将口腔中的细菌清除出去,这样能降低细菌通过口腔进入到胃肠道的概率。同时,游泳前不建议吃太多东西,游泳后不宜吃冷饮或者冰激凌,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夏天游泳小心妇科炎症找上门

  夏天炎热,游泳池“泡”满了人,游泳池里婀娜女性让很多男人大饱眼福,更觉清凉,可是看不见的隐形杀手正在一步步逼近女性朋友,阴道正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女性的尿道短,阴道和外界又是相通的,这就为病菌感染提供了方便之门。在游泳馆中,经常能看到有些女孩子,游累了就随意坐在游泳池边的地上或台阶上,同时地上和台阶上也有很多人光着脚走来走去,如果有脚气就会粘在地上,这时有人坐上去,就很容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因此为预防游泳时引发阴道炎,不要穿湿游泳衣到处乱坐,游泳后立即排排尿,起到清洁作用。游完泳后应仔细清洗外阴。

  更有一些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游泳。虽然女性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及自然防御功能,但是在月经前期,女性抵抗力相对减弱。如果此时到不清洁的水域游泳,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水就可以进入阴道、子宫和输卵管等生殖器官,引起细菌性阴道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

  一部分女性认为,只要放上卫生栓,经期照样可以游泳。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经血是病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地,况且处于经期的子宫是开放的,卫生栓被水浸湿后,病菌很容易透过吸附经血的棉层进入体内,造成生殖系统感染。由于冷水刺激经期游泳还会月经失调。

  游泳池在给女性朋友带来凉爽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阴道的“杀手”。因此,女性朋友游泳时必须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要坐在泳池边休息很多女孩在游泳池休息时,因为池边的地面经常被人们光脚踩来踩去,脚上的霉菌也因此沾在地上,坐在上面很容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所以,要坐在池边时不妨垫上浴巾,不要让皮肤直接沾地。

  二、有妇科病症状不能游泳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作息时间没规律、抵抗力下降等原因都会诱发妇科炎症,如果女性出现了妇科炎症,尤其是正在治疗期间,绝对不能游泳,否则很容易被水里的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三、不要直接接触公用椅凳公共游泳池的更衣室通常都比较简单,凳子、马桶、储物柜都是公用的,尽管游泳馆会定期清洁,但很难保证没有细菌残留。

  所以女性在换衣服的时候,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凳子,必须坐的话也要铺上干净毛巾,换下来的衣服要用干净的袋子装好,特别是内衣,最好裹在外衣里面装好,或者单独分装,在游泳过程中也不能大意。

  四、月经期前后4天别游泳从女性的生理特点上来说,女性的阴道和外界是相通的,这就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可能,月经期及其前后4天这段时间,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比较容易受到细菌侵犯。同时由于游泳池的水温多低于人体温度,刺激血管收缩,这种小血管的收缩会使经期血液排出不畅,血量减少,容易引起妇科疾病。

  游泳中要加强自我防护,即使没有妇科炎症,也没有处于经期的女性,游泳的时候也要随时注意,加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3夏季游泳的注意事项

  正值炎热的夏季,游泳成了人们解暑不可避免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很多人在游泳的时候却不注意眼睛的保护,这样会严重影响到眼睛的健康。

  这是因为游泳的时候,眼睛会与泳池内的水有直接的接触,而水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接触到眼睛容易引起急性结膜炎、沙眼等。

  尤其是戴着隐形眼镜的游泳者,由于镜片的移动会损害角膜上皮,病菌就会侵入伤口,造成发炎。因此,游泳爱好者在享受游泳带来乐趣的时候,也要慎防因游泳不当而引发的细菌感染。

  由于隐形眼镜有吸附性,游泳时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沉积在镜片上。经常配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睛本来就有轻微的受损,加上脏水的刺激,更容易诱发眼病。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游泳前摘去隐形眼镜,如果必须戴着隐形眼镜游泳,可以加戴一副游泳镜,即可以避免隐形眼镜丢失,也能够其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我一般游泳前都会滴一两滴珍视明滴眼液,因为它能够起到消除眼部疲劳和不适感的作用。

  大部分人去游泳都会选择共用游泳池,这些场所无法避免的缺点就是,池内会有游泳者的分泌物。虽然分泌物大多数是无菌的,但是当游泳者身体排出的分泌物以及身上的脏污同泳池中的氯结合形成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性,会影响到眼睛、皮肤与呼吸道系统。

  游泳后,常常出现眼睛发红、发涩,有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这是因为游泳池里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是一种消毒剂,有轻度刺激性,因为含有这些化学刺激有可能会引起非感染性的结膜炎。不过,也正是因为漂白粉,他属于一种消毒剂,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病菌,使水变得清洁,能减少传染性眼病的发生。所以说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水质达标的游泳馆,观察水质清澈再入水。

  最后跳水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拍击,以免发生鼓膜外伤。而且游泳时耳朵容易进水,如果游泳后不及时擦干净,耳朵里潮湿的话,会给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稍不注意卫生,就容易引发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炎症。会有耳朵疼、发痒或者流分泌物等症状。

  如果耳朵进水了,就把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左耳进水就右脚单腿站着跳跳,右边反之。游泳后应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排水时,头部歪向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拍打头部,就可将水排出。如耳内发痒,可用75%酒精棉轻擦外耳道,严禁用手挖。如感到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游泳后,用清水清洁身体的同时也要用清水冲洗一下眼睛,然后滴上几滴珍视明眼药水,能够消除游泳引起的结膜充血等其他不适症状。不过要注意每次游泳只需要下水前后各滴一次就足够,每次1~2滴,滴太多了反而不好,毕竟眼药水也属于药品范畴。它能够起到消除疲劳和眼部不适感的作用。

  说了那么多,爱游泳的你一定注意以上几点哦,做好细菌感染的预防,才能更加安心的游泳哦!

4夏季游泳后一定要认真做这5件事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喜欢去游泳池游泳消暑,尤其是小孩子,更是巴不得一整天都泡在泳池里面。众所周知,游泳池不会每天都换水,但是会每天加氯消毒,但是泳池里面的水也还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干净,尿液、汗液、口水各种乱七八糟的混在一起,导致泳池里面很多细菌,所以在游完泳后,你一定要认真做这下面5件事情,保持清洁!

  1.游完泳后,认真刷牙漱口!

  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喝到泳池中的水这件事情很难避免。泳池中的水含有大量细菌,游泳之后我们一定要记得及时刷牙漱口,及时清理口腔中的细菌,在去吃东西,避免一些病菌进入体内。如果不刷牙漱口就吃东西,那么病菌就会随着食物进入胃肠道,尤其抵抗力差的小朋友,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2.认真洗头发

  很多人在游泳的时候,会带上游泳帽。就以为头发很干净,不用洗头发了。其实不然,及时带着泳帽,头发浸湿后也很容易藏纳病菌,而且泳池中的氯化物会直接损伤头发,导致头发枯黄干涩。尤其是暧昧的女性朋友,游完泳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头发,最好再用护发素加强保护!

  3.认真洗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杆菌,每次游泳上来之后,总感觉身上好像有一层油附在上面,身上总是粘糊糊的!游完泳后,病菌很容易残留在皮肤上,所以我们在泳池游完泳后,最好用沐浴露认真的洗个澡,清楚身上残留的细菌,保持身体清爽!

  4.女性要认真清洗私处

  女性在经期时期,一定不要下水游泳。游泳池的水本来就含有很多细菌,在加上经期中的女性更加是敏感时期,所以最好是不要下水游泳!女性在游完泳后,最好能够认真清洗自己的私密处,避免细菌残留,感染病菌,得妇科病!

  5.保持耳朵清爽

  很多人在有用的时候喜欢闭气潜游,这样耳朵很容易进水。耳朵进水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让人十分不舒服,所以在游完泳后,大家要记得及时清除耳朵中残留的水。下面我给大家介绍3中清除耳内水的方法。

  1.单足跳跃法

  将头倾向进水的耳朵的一边,用一只脚作为支撑,单足跳跃,同时用手拉扯耳朵,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顺势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

  用手拉扯耳廓,或者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反复张口,使颞颌关节持续活动,就可以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水就可以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

  将消毒的脱脂棉或者细棉签轻轻地探进耳朵,当棉签碰到水,棉签就可以把水吸走。

  夏天游泳,又可以带孩子玩了,还可以锻炼身体,保持体态,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游泳是一种很好的减肥健美的运动!坚持游泳,保持年轻健美的体态!但是大家也要记得,游泳之前做好防晒工作,游完泳后记得做这五件事情,做好清洁工作,保持身体健康。

5宝宝夏季游泳安全指南

  夏天将至,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吸引力也逐渐超越了跑步。然而,相比于跑道,泳池或是公开水域,却暗藏了很多危险。

  近日,社交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小男孩游泳回来一周之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死”这现象,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的文章,吓坏了不少家长以及那些跃跃欲试跳入泳池的孩子们。

  在文章中,一位4岁的美国小男孩因为在戏水过程中误吸了水,几天后就上吐下泻,并且肩膀痛,最终不幸离世,而在救治得出的结论是,这也为小朋友死于“干性溺死”。

  在网络百科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干性溺死”也叫作“二次溺水”的科学解释,然而专业医生从医学角度上来看,误吸水或水中杂物进入气道,的确会导致剧烈呛咳,甚至喉痉挛,严重时可发生负压性肺水肿或呼吸停止,但这种情况多在呛水后立即发生,不可能断断续续拖一个星期。

  事实上,相比于“干性溺死”,儿童在泳池和开放水域的溺水更值得关注和重视。夏天来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游泳和戏水,是一门大学问。

  溺水,第一大死因

  在分析儿童正确游泳戏水的注意事项之前,有这样一系列关于儿童游泳溺水的数字,值得我们记住。

  据《齐鲁晚报》报道,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了“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每年近5万因意外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的儿童数量占到了60%之多。如此换算,每年溺水儿童高达3万人。

  除此之外,数据报告中显示,在中国1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样是溺水。其中,4岁以下的幼童因为溺水死亡的数量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2%;而5至9岁的儿童因溺水死亡则占到了23%。

  何时学游泳最合适?

  关于儿童游泳,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泳最合适。

  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国家一级运动员、中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易梦觉就给出了他的专业看法——一般的游泳培训机构都会规定最小的学员应该从6岁开始学游泳,因为这个年纪,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学习的要求。

  然而,在易梦觉教练看来,“学习游泳”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在乎泳姿的戏水,而另一种则是正正规规地学习游泳。

  “其实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玩水’了,洗澡就算是一种玩水,在大一些的澡盆里,水温保持在32℃到36℃之间,泡上10到15分钟,这也是一个熟悉水性的过程。然后,等到长大了一些,再进入泳池游泳,这是比较好的过程。”

  张长存教授是中国的第一代游泳冠军培育者,曾制定了《国家游泳训练大纲》,他也曾多次提出,“婴幼儿从小就应该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最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熟悉水性,和水建立信任和亲近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提倡“从婴幼儿开始培养水性”的欧美国家,学习如何自救以及强化自救能力,是婴幼儿游泳训练的第一课。

  儿童游泳注意的4大事项

  不管是在泳池还是公开水域,儿童游泳都需要家长或者专业的救护人员在周围陪伴。但即便如此,危险还是依然存在,所以在下水前,孩子们自身也要学会如何去保护自己。

  1.游泳前务必检查身体

  孩子在游泳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某些疾病或发烧的孩子不要游泳。而例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的孩子也不应该游泳。

  2.准备活动必须做足

  游泳时,人体要经历一个从静止到运动和适应水温的过程,如不做准备活动,可出现头昏、心慌、恶心、抽筋等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游泳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例如一些动态拉伸,把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使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下水后游泳的需要。

  下水前先用适度冷水撩洒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使身体适应水的温度,避免下水后意外事故的发生。

  3.不要到水情不明场所游泳

  在水库或海边游泳,一定要先了解水情。哪里水深或浅?哪里流速快或慢?哪里有水草?哪里有漩涡?不要到深水区和急流区游泳。不要在不明水情的高处跳水,以免发生脑外伤等事故,造成水中昏迷以致淹溺。

  4.游泳时遇到水草、漩涡要正确处理

  游泳时,遇到水草不要继续向前游,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返回,以避免水草绕住肢体。万一被水草缠住了,不要惊慌,不要乱蹬,以免水草越缠越紧,可仰躺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缠在身上的水草。

  遇到漩涡时,应立即吸口气潜入水中,然后用力向外冲出,待游出涡心后再浮出水面,并迅速离开漩涡地区。

  儿童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其实,提醒孩子和家长在游泳时注意那4大事项,共同的目的就是一个,防止儿童游泳时出现溺水的状况。

  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溺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成都市第二人名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和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就强调,正确科学的紧急处理,是挽回溺水儿童生命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迅速脱水上岸。

  由于儿童在水中溺死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河里或塘里救上岸。若儿童是溺入深水中,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儿童的头托起或拉住他的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随后,从水中救出溺水者后,应使其头部低于身体,以防呛水。

  倾倒呼吸道积水,应将小儿俯卧救护人员肩上,头向下垂,使水自然流出;也可放在斜坡地面上倒立控水,然后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杂草污泥,其目的是恢复呼吸道通畅。

  紧接着,施救者应该促进呼吸,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用口对准小儿口吹气,为防止漏气须捏住鼻子,使小儿的胸廓扩张,然后松开手,使肺里的气体自然呼出。如此反复多次,每分钟大约做20次左右。

  如果溺水儿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对小儿进行胸部按压时,非专业和专业急救者均可采用成人胸部按压的方法,即单手或双手掌跟按压胸骨下1/2处(约为乳头连线中点)。

  注意不要按压剑突或肋骨,应根据患儿和急救者体型采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法,但无论采用何种胸部按压方法均应使按压幅度达到胸廓厚度的1/3~1/2。

  必须记住的是,心脏按摩每分钟100次。直到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当然,所谓的“二次溺水”确实存在,李和莅主任就强调,夏季的确有少数溺水儿救护数日后突然死亡,这多半是溺水后合并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