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对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逐渐减少,平时应注意在饮食中补充,以维持正常代谢功能,延缓衰老。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老年人要如何生活才能长寿
把生活节奏慢下来,“慢”养生助长寿:
慢餐饮
忘记时间,让食物在舌尖停留。医生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对于老年人,每口饭菜应咀嚼25~50次,每顿饭吃30分钟左右,才可以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多咀嚼,还可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
慢工作
不做办公室“子弹头”。80高龄的金庸先生就相信“乐观豁达养天年”。他指出,人要有张有弛,有快有慢。不着急,做什么都要徐徐缓缓,对健康很有好处。
慢运动
不求速度,只要精彩。慢生活的流行,使游泳、瑜伽、太极拳等慢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运动让疲惫的人群身心得到了放松。
慢休闲
不必扎堆,但求情调。休闲就是身体和灵魂放轻松,让平时劳碌的身体停歇,让紧张的神经彻底放松,让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钓鱼、画画、书法、跳舞、登山、园艺、出海、打高尔夫球等方式是比较适宜的“慢式”休闲活动。
慢睡眠
不要让别人打扰你的梦。慢条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闻着太阳味醒来,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慢读书
和思想一起跳舞,从阅读中追求优雅和舒适的生活。善待自己的生命,也用心守候着自己灵魂的家园。
慢音乐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休养气度,以消除疲劳、舒缓神经、解除抑郁、增进食欲、增强自信,并辅助治疗疾病。
2老人吃红糖可以长寿
一般老年人养生是需要饮食的保健的,但是老年人适合吃什么,如何吃,怎么吃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红糖的功效吧,很多人认为,红糖适合的人群是比较特殊的,一般是适合月经不调和刚生了孩子的女性吃。但是老年人晚年养生的时候是比较适合吃红糖的。红糖更适合老人,特别是适合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人吃。这是因为,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维生素和矿物质。
红糖按结晶颗粒不同,分为赤砂糖、红糖粉、碗糖等,因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
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及胡萝卜素。日本科研人员还从红糖中提取了一种叫做“糖蜜”的多糖,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对于抗衰老有明显的作用。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对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逐渐减少,平时应注意在饮食中补充,以维持正常代谢功能,延缓衰老。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其实,红糖的吃法很多。如可以加入银耳、枸杞、红枣或与红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加入桂圆、姜汁共煮,有补中补血效果;与红薯、姜汁一同煮,不仅具有养生功效,更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点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红糖。中医认为红糖性温,适合怕冷体质虚寒的人食用。另外,胃酸高的人,包括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痛,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食用红糖。
巧吃红糖助长寿:
1、小米红枣粥
煮小米粥时,放十几枚红枣。待粥煮烂,吃的时候,加入红糖。古人认为小米熬粥,上面的浮油可养阴益肾,红枣、红糖补血生血,适合面色萎黄、健忘多梦的年老体弱者服用。
2、红糖枣茶
红枣加水煮烂,放入红糖,兑入少许红茶(或绿茶)后频频服用。常喝此茶,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3让老年人长寿的6个习惯
1、少吃20%
意大利、日本、希腊、加利福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地区的人通常都能活到100、甚至100岁以上——这些地区的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那儿的人们通常所吃下的食物比我们少20%。
2、多吃蔬菜
以蔬菜为主的饮食不但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利健康的营养素,而且它们还有助于缩减腰围。日本冲绳岛上的一盘食物所含热量仅是一份典型的美国套餐的1/5。多吃蔬菜可以减少热量摄入。专家建议,把肉当做配菜,也可以用豆制品、豆角,以及坚果等食物来代替。
3、爱上健康食品
口味重,喜欢偏油偏甜食物的人或许很难解释满是蔬菜、豆腐、海菜的一餐。其实味蕾是可以训练的。很多研究都发现,只要你长期多吃天然健康的食物,你会慢慢喜欢上它们的。
4、放慢节奏
每顿饭都自己做确实很麻烦。但是即使是叫外卖,那也应该坐下来慢慢吃,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边走边吃,或者在车里吃。应该像法国人一样慢慢吃,吃每顿饭都花20分钟。这样你既能吃得少,而且还能获得享受。
5、站起来
长寿的人们都不会把运动当做一件短时间的工作。相反,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活动。像法国女人一样吧,饭后散散步。自己做家务,不要请小时工;多用楼梯,少用电梯。
6、走出去
长寿地区都以牢固的社会与家庭关系而闻名。除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外,他们身边还会有很多健康生活的朋友——研究显示,好的习惯是能互相传染的。让自己投入到社区活动里去吧。不论是教堂礼拜、小组园艺,还是志愿组织,这些社会关系都会有助你长寿的。
4老人怎么做能长寿 延年益寿的方法推荐
1、食物搭配合理。
老人的饮食要精心调制、烹调,各种食物有粗有细,荤素搭配,饮食柔软易消化吸收。
2、每口饭嚼20次。
嚼少会让人们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于消化吸收。
3、晒太阳。
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应服用10微克的维生素D,并晒太阳20分钟,能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4、深蹲。
专家研究发现,深蹲能让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锻炼,老年人练习深蹲是预防摔倒的最佳运动。
5、爱种花草。
园艺劳动能保护心血管、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等,1小时的园艺劳动相当于散步5英里(约8千米)。
6、生病时喝酸奶。
生病时,体内菌群会失调,增加感染几率,如果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仅能保持肠胃健康,还能增强免疫力。
7、早点睡。
早寝以当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
8、吃洋葱防癌。
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葱,能降低患结肠癌、直肠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应,还能提高免疫力。
9、味道要清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10、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3~5餐有规律,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有节、食量得当,不过饥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都是少盐、少糖、少脂肪,多为清淡食物。
11、保持平常心。
一曰无事以当贵这告我们在心情上要潇洒大度,随遇而安,不要过分在意荣辱得失,往往考虑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还可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12、平衡膳食。
膳食热能不高,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充裕,满足人体需要。营养素的合理是因他们平衡膳食。老人们的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等。
13、吃够蔬菜、水果限量。
蔬菜和水果提供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有益健康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缓人体衰老,所以每天保证吃到1斤蔬菜,菌类和绿叶菜一定要吃。水果由于糖分太高,建议每天200g就够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5老年人如何才能长寿
1、保持良好的心态。
看电影情节中,常有患癌症的人,在最后一段日子,什么都不管,只做自己开心的事,结果意外地痊愈了。虽然戏中的场景不一定现实,但是也告诉我们,良好的心态是抗拒病魔最大的砝码。
老人到晚年,更应该保持这种心态,顺其自然,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钻牛角尖,这样也能延年益寿。
2、找到生活乐趣
与人相处,有开心当然也有矛盾。我们要学会把矛盾缩小,把开心放大。老人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小圈子里,多出去走走,结交朋友,可以做一些年轻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找到生活的乐趣,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3、有让自己变得幽默风趣
幽默感一般是天生的,后天培养幽默感也不是不行。老人在这个世道生活了几十年,为人处事自然比别人懂得多,但是跟人相处,也不免会出现矛盾。这里幽默就派上大用场了。幽默的语言能使人放松,更易与人交心,同时也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在家里,有烦心事时,老人也可以看一些笑话来缓解自己的心情。从幽默中吸收精神营养平衡心理,这样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能益神健身,使心情舒畅。
4、老人也要美容
人老了,难道就不能打扮了吗?错。老人也有美丑,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不要求多么精致,整洁、干净、舒适是最重要的。如果老人皮肤上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也应该及时找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你自然就比同龄人年轻得多。
5、书是老人最好的伴侣
很多老人都爱看书,自古就有“书有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人看书最主要的就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从书中领略大智慧,这样,你在与人交谈时,会带给别人更多的营养信息,提升你的自信。
除了看书以外,老人也应当学会看报纸,用电脑,能随时掌握最新消息,这样,跟晚辈交流起来,也不会有代沟。
吃长寿饭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人不吃东西不成,吃得太好、太多也不成。应北京金盾出版社的邀请。我主编了一套丛书《富贵病早防早治》共6册。什么是富贵病?就是吃得太好太饱造成的疾病,例如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均属于富贵病。一个人没有吃的或者偏食时。会患营养不良症。吃得太好、太多,又会患富贵病。目前全世界患这两种病的比率是4:6。这就是说,贫穷的国家患营养不良症者居多,富裕的国家患富贵病者更多,而且死亡率高。所以,吃饭不能只讲“吃的好、吃的饱”,更重要的是要“吃的科学”。怎样才能吃的科学?样样都要吃,样样不多吃。人一生能够不患病,肯定长寿。
走长寿路
有两句话要记住:“运动是健身之王”,“走路是运动之王”。意思很清楚,前一句是全面的,后一句的重点指的是中老年人。60岁可以慢跑,70岁最好走路,80岁最好散步。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运动量标准:脉搏不超过120次/分。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按时作息,睡眠充足,别累着。
享长寿乐
人老了想些什么?想死——此路不通。想死没出息,越想越霉。想活——而且要好好地活下去,这就对了。要好好地活,就要:①有个宽广的胸怀。古人云:“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跑开船”。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有了这样的胸怀,就什么事也想得开、装得下,就会天天乐观向上。自找乐趣。②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情。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这是十分科学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人类在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喜笑颜开、载歌载舞时,机体会产生一种内啡肽。这种物质能刺激调动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使身体健康。